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4周年纪念日,笔者专访了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李银桥,1947年8月至1962年4月任毛主席的卫士、副卫士长、卫士长。在北京万寿路的一栋住宅楼的单元房里,李银桥和他的夫人韩桂馨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向我讲述了毛主席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余玮 《党史纵横》2007,(5):5-10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这是毛泽东对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的一句话.毛泽东能够对此人发出如此感慨,足见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动怒     
1950年3月4日,离开北京达88天之久的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回到了中南海。 第二天,李银桥去香山接来了妻子韩桂馨。毛泽东特意在吃饭时让厨师多准备了几样炒菜,为韩桂馨“贺喜”。 饭后闲谈中,毛泽东向韩桂馨详细询问了香山的一些情况,韩桂馨无意中说起了一位领导干部在香山找了一处幽静的山坡,在给机关施工时顺便也为自己盖了一幢二层小楼,只是还没有住进去。毛泽东听  相似文献   

4.
1950年3月4日,离开北京达88天之久的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回到了中南海。 第二天,李银桥去香山接来了妻子韩桂馨。毛泽东特意在吃饭时让厨师多准备了几样炒菜,为韩桂馨“贺喜”。 饭后闲谈中,毛泽东向韩桂  相似文献   

5.
“拉出去枪毙!” 1950月3月4日,离开北京达88天之久的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回到了中南海。 第二天,李银桥去香山接来了妻子韩桂馨。毛泽东特意在吃饭时让厨师多准备了几样炒菜,为韩桂馨“贺喜”。 饭后闲谈中,毛泽东向韩桂馨详细询问了香山的一些情况,韩桂馨无意中说起一位领导干部在香山找了一处幽  相似文献   

6.
李红 《世纪风采》2007,(5):28-29
从1947年到1962年,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服务了15年之久。生活中,李银桥无微不至地为毛泽东服务,而毛泽东也给予李银桥多方面的热心关怀。两人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最感人的是,毛泽东还成人之美,当过李银桥的红娘。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领袖,也是情感丰富、乐于成人之美的月下老人。不管战斗生活如何紧,他都不忘关心战友、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婚姻大事,并且巧妙地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促成一对对美满姻缘。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这样的传奇佳话,且看,何宝珍与刘少奇、郑家钧与夏明翰、林月琴与罗荣桓、韩桂馨与警卫员李银桥……这一对对连理相结,都与毛泽东的关怀相系。  相似文献   

8.
1947年8月的一天,李银桥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当卫士。见到李银桥,毛主席亲切地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银桥小声说:“不愿意。”空气顿时有些紧张。过了一会儿,主席说:“嗯,你能讲真话,这很好。我喜欢你讲真话。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愿意在我这里  相似文献   

9.
余玮 《党史纵览》2013,(5):4-10
从参加红军时给毛泽东站第一班岗,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都是在毛泽东身边度过的。他曾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并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眼里,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常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  相似文献   

10.
余玮 《党史纵览》2013,(4):27-32
2013年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120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再现他的音容笑貌,本刊从今年第四期起将设立作家余玮的专栏,陆续刊登由他采写的"伟人身边人细诉伟人身边事"系列文章,通过曾在伟人身边工作过的普通人的深情回忆,向读者再现伟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展现工作人员对伟大领袖的深切怀念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1.
1947年8月到1962年4月,李银桥先后任毛泽东主席的卫士、副卫士长、卫士长,15年与毛泽东形影不离,堪称伟人身边的贴身侍卫。  相似文献   

12.
潘鈜 《党的文献》2006,(6):76-77
1960年12月25日,在自己67岁寿辰的前夜,毛泽东请他的几位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吃了一顿便饭。参加者有李敏、李讷、毛远新、王博文(江青的侄子)、汪东兴、叶子龙、王敬先、吴旭君、张仙朋、林克、高智、李银桥、封耀松。席间,毛泽东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种原因,江青这人令人真假难辨。我在写作《江青传》时不能不做许多辨伪工作,关于江青入党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江青的入党经过,有着各种说法。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其所著《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回忆江青在延安整风时曾对他说过的两句话:“那时,是个姓王的介绍我入党的,名字我忘记了。现在这个人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15.
马列1923年生于沈阳,1936年秋参加革命。1950年至1965年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外事秘书,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了15年之久。近日,马列来到河南省驻马店市进行调研,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位已79岁的老人。马列是一位十分可亲的长者,他朴素文雅,脸上总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每当谈起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往事,老人就十分感慨地说:“我这一生能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实在是我人生中的大幸。周总理高尚的人格,使我终生受益……”第一次随周总理出访1949年12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毛泽东就要访问苏联,说是给斯大林祝70大…  相似文献   

16.
一代伟人毛泽东人情味很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关心,经常对他们讲:“我对你们,比对我亲人还要亲,他们都有工作,各人都有各人的事,很少见面。你们天天和我在一起,我离不开你们。”工作人员刚到他身边时大都是年轻人,正值谈婚论嫁的年纪,他多次像慈父一样为这些年轻人的婚姻大事操心,或者出谋划策,或者直接出面促进,留下了不少佳话。  相似文献   

17.
童小鹏追忆从毛泽东身边到周恩来身边陈清泉毛泽东教导他:要向煤矿工人学习1936年8月13日下午2时左右,在陕北保安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一个二十出头,身材不高,眉目清秀,像个书生的小伙子站在毛泽东面前。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问他:"你为什么不愿意在二局工...  相似文献   

18.
正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那是1949年4月的一天中午,在中共中央进驻北京的第一站香山双清别墅内,毛泽东准备会见张澜先生,他吩咐李银桥说:"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李银桥在毛泽东仅有的几件"存货"里翻了又翻,选了又选,竟挑不出一件不破或者没有补丁的衣服。他苦笑道:"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却说:"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事能成,我相信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吴连登一生最值得记忆的就是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日子。毛泽东曾对吴连登说:《“你是我身边那盏不灭的灯”》。这让吴连登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20.
余玮 《党史纵览》2013,(6):4-10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毛泽东秘回故乡韶山、毛泽东畅游长江……伟人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一段段珍贵的回忆都被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上,而这些照片连着同一个名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历史学家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而钱嗣杰则是用相机真实地记录着历史。他家有一本特别的相册,里面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