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空前团结,标志着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短短4年间,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国民党政权便被彻底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取得了胜利,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历时8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宣告结束。人民在欢庆胜利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同近代中国已往历次反侵略战争相比,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由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以全民广泛参加为特点,以中国彻底胜利为结局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其深刻的历史动因,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坚力量,制定并实行了一条唯一能使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抗战路线,为抗战胜利并使之成为人民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本文试就坚持党的抗战路线不动摇的历史经验提出一些看法,以作为对杭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攸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抗战、坚持抗战到底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领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抗日战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由幼年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05,(9):3-3
6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5)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1938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年7月,就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一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为全国人民指明抗战的前景,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的历史责任。进入1938年,毛泽东一直在思考这件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怎样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毛泽东的结论是:"兵民是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7.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回顾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对于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闻涛 《党史文苑》2012,(12):8-10
抗战时期,基于夺取抗战胜利以及推动中国革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尤其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为维系、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团结争取的策略,并把他们看作合作抗日的友党。这促成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更加亲密无间,也为日后民主党派完全放弃第三条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的接收,是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在接收的过程中,由于国民党的各级机关和人员惊人的掠夺和腐败行为,把对沦陷区的接收变成了“劫收”,从而成为国民党政权走向衰败的转折点。一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了大捞一把,国民党内的各派系,展开了对受降权的激烈争  相似文献   

10.
李运昌,1924年投身革命,曾受李大到同志教诲,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广东海陆丰组织工农革命军,领导普宁农民暴动,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武装,参加了湖南秋收起义;在南方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在乐亭组建县委,1928年到河北省委,1937年到延安参加白区工作会议后,任省委书记;1938年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冀北大暴动,创建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受延安总部派遣,宰部出关东北,为我党我军先机占领东北,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不朽功勋.一、朱德急电1945年8月,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  相似文献   

11.
张万杰 《世纪桥》2004,(4):43-4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东北人民施行残酷、野蛮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饱受欺凌与蹂躏。但是不甘屈服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领导下武装起来,始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武装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这是北京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北平和平解放,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抗战胜利后,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争取和平的实现,并付出了艰辛的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很快被日军占领或封锁。这使香港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具有异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于1941年12月占领了香港,统治香港逾3年半。 日本侵占香港之前,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香港特殊的政治和地理环境,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积极争取香港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香港沦入日寇的魔掌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其武装在香港与日军英勇地斗争,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10)
正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长征是人民军队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也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长征的胜利,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经过80年的岁月洗礼,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更加凸显,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意义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福利会(简称“中福会”)是一个历史延续下来的特殊机构。它的前身是1938年6月宋庆龄在香港创立的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1941年底因香港沦陷而撤往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到上海,1945年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其早期功能主要足寅传抗战、募捐支援边区,救济难民、资助文化界人士、开展妇女儿童福利工作,并致力于解放区的医药卫生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扭转了百年来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举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起的转折点。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推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辟战场,发动并依靠人民群众,开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分析和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历史经验,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教益的。一、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近代中国以至世界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第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遭受帝…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全国性的抗战全面展开。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号召抗日的宣言,推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并带领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直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一伟大的人民战争,作为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经典战争而永载史册。在6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全面回顾和审视抗战胜利的丰富历史经验的时刻,感人至深而最具风采的亮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和必胜信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构成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创造人间奇迹的真正法宝,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源泉和伟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提法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之前,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并决心要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军队中起"台柱子"的作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在艰苦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作战,起了敌后抗战的核心与先锋的作用。到1941年,随着共产党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感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阶级力量的变化,毛泽东用"中流砥柱"概括了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时,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5,(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失败历史,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身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整个纪念活动及宣传工作都应当坚持重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