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出生在波兰华沙,1917年跟随父母移居中国。1931年后在英文《京津泰晤士报》和《北平时事日报》工作。1933年与斯诺相识,1937年在斯诺创办于北平的英文杂志《民主》从事编辑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美国台众社记者奔赴南京、广州、武汉及山东台儿庄前线采访。1938年应宋庆龄邀请赴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主持英文半月刊《新闻通讯》,积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并争取国际援助,  相似文献   

2.
里民 《黄埔》2008,(3):33-33
今年是《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我作为一名黄埔同学和参与创办《黄埔》杂志的编辑人员,心中自然是百感交集。杂志社领导约我写些回忆,记述当年创刊情况,无奈由于年老记忆力衰退,提笔忘字,只能拉拉杂杂地谈点记忆所及,与杂志同仁和读者们共贺《黄埔》20周岁。  相似文献   

3.
张稚  陈曦 《中国残疾人》2009,(10):48-48
9月6日,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残联的180位代表,参加了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委员会2009年年会。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委员会主任王乃坤出席会议并讲话。她首先对2009年全国“两刊”宣传发行工作给予了肯定,并着重阐述了残疾人事业宣传和《中国残疾人》、《三月风》杂志发行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一定要在办好刊、订好刊、用好刊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缅怀我刊的一位先驱者李伯悌本刊名誉总编辑爱泼斯坦李伯悌是本刊最早的编辑兼记者、1951年,周总理建议宋庆龄(孙中山夫人)创办并领导《今日中国》杂志(创刊时称《中国建设》),陈翰笙教授受命筹建工作,招募人员。他立刻想到了当时就职于新华社天津分社的李伯悌...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影响全国的著名事件《中国青年》事件《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创办的一份杂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刊。1978年9月11日,该杂志在复刊第一期上刊登了《革命何须怕断头》一文和童怀周编辑的一组“天安门诗抄”。《革命何须怕断头》介绍了19...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9月12日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编辑部主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编辑部、《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编辑部协办.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编译局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1997年2月5日,今日中国杂志社在北京集会,庆祝该刊45岁生日。1952年1月,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诞生刚刚两年多一点,一本以“社会主义建设为范围,以生活为内容”,报道新中国各方面情况的英文杂志《中国建设》(《今日中国》的前身),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刊物是在周恩来总理(1898-1976)倡议下,由中国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女士创办的。在长达29年中,她作为出版《中国律没》的中国福利会的主席,尽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许多全国性社会组织的重要领导职务,但她一直密切关注着这本杂志,亲自制定了刊物的编辑方针,为…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4,(5):F0003-F0003
2014年6月12日,《黄埔》杂志顾问、编委座谈会在黄埔军校同学会会议室召开。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黄埔》杂志名誉顾问林上元,《黄埔》杂志顾问刘凡、汪纪戎、解思忠,编辑委员会委员李建兴、陈宇、金志国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麦成坤 《黄埔》2008,(1):59-59
新年伊始,新一期《黄埔》杂志又和读者见面了。我作为黄埔同学和《黄埔》杂志的忠实读者,由衷地感谢辛勤工作的编辑们和作者们,向你们道一声:新年好!  相似文献   

10.
连仁 《人民政坛》2006,(4):25-25
在最近揭晓的第七届省期刊优秀作品、优秀栏目编辑奖评选会上,《人民政坛》杂志选送的《司法监督在晋江》(刊2004年第10期,编辑刘志锋)获优秀作品编辑奖二等奖;《失地忧思录》(刊2004年第8期,编辑张郁)获优秀作品编辑奖三等奖;《监督在线》栏目(编辑郑国锋)获优秀栏目编辑奖。  相似文献   

11.
丁汀 《楚天主人》2011,(2):55-55
近日,由省新闻出版局、省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湖北优秀期刊(编辑)奖评选揭晓,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楚天主人》榜上有名,荣获优秀期刊。这是《楚天主人》杂志自参加  相似文献   

12.
作品赏析     
《民主与科学》2009,(2):F0003-F0003
洪亮,又名传亮,号九牛。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杂志编辑,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3.
活出腔调     
前不久。我接到《中国残疾人》杂志编辑的约稿。对于媒体的邀请我本不想答应,但这次却半推半就地应下了。我对媒体的态度一直是躲避,甚至害怕,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记者:《读者》的发行量位居中国期刊前三名之列,今年又是它创刊20周年,这使人很想知道这本杂志是怎样创办的。据说它是由两名学理科的年轻编辑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做起来,您就是其中的一位。胡亚权:是的。那是在1981年4月,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年多,百业待兴。出版业开始复苏,报刊业动作更快,一些老牌报刊纷纷复刊,全国都在兴办新的报刊。可是甘肃因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人分散等弱项,办刊有点捉襟见肘。于是我们分析形势,试图找出一个切入点。经过调查研究,我们预计中国报刊将以数量翻番的速度发展,报刊多了,…  相似文献   

15.
在路上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这首歌是《赢在中国》的主题曲。在铸就一份影响精英的杂志的路上,《协商论坛》用心走过,20年磨一剑。这是一条由孕育趋向成熟的路,路走得很艰苦,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追光中默默的探寻,作为编辑人员我们更陶醉于走的过程,包括艰辛、烦琐,剪不断、理还乱的缠绕,始终伴随着我们。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国专题摄影大赛》征稿启事《今日中国》杂志(原名《中国建设》),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52年创办的综合性图文并茂的月刊。现以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中文六种文字出版,发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纪念创刊45周年,特举办...  相似文献   

17.
宋庆龄的传记已有多种版本问世,可是未见以宋庆龄后半生为内容的专著,实为遗憾。可以说,《宋庆龄的的后半生》是应运而生。作者尚明轩是长期从事孙中山、宋庆龄研究的著名学者;另一位作者魏秀堂则是长期在宋庆龄创办的《中国建设》杂志社工作的资深编辑,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国减灾》2013,(13):63
民政部救灾司领导和《中国减灾》杂志社为了表示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关爱,今年以来及时将每期《中国减灾》杂志邮寄给老同志,大家既兴奋又感动。老同志一致认为这本减灾杂志办得很好,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政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让人爱不释手。为此,我代表老同志向司领导和《中国减灾》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办好这本减灾杂志,老同志也会积极为杂志撰稿,希望为减灾救灾工作继续发挥余热。(北京王克俭)《中国减灾》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2,(9):39-40
一年一度的《中国妇运》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于7月9日至12日在美丽、凉爽的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通讯员聚在一起,有老相识,也有新朋友,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探讨《中国妇运》杂志的编辑发行工作。会议表彰了2011年度《中国妇运》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小康》2010,(5):35-35
《小康》杂志是由求是杂志社于2004年创办的一本新闻性政经类刊物。发行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市县。 自创办以来,我们一直以“影响一个民族与时代”为己任,服务于中国的和谐与发展,搭建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与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