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四次全國歸國華僑代表大會已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舉行。大會審議通過了上屆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並修改了全國僑聯章程,選舉了新的領導機構。莊炎林當選為全國僑聯主席,上屆主席張國基老先生被推舉為名譽主席。隆重其事第四次僑代會是關係到幾千萬海外僑胞的大事,更是幾千萬歸國華僑、僑眷關心的大事。江澤民、李鵬、萬里等黨政要員均接見與會代表,並合影留念。江澤民、宋平、姬鵬飛、葉飛等高階層官員和各民主黨派、羣眾團體負責人都出席了大會開幕式。江澤民並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作了重要講話,對廣大歸國華僑、僑眷及海外僑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强和國家經濟建設事業所  相似文献   

2.
今年七月,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在北京舉行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次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十五六個省、市、自治區的老中青僑史學者百餘人,匯集一堂,共同切磋僑史新轉折,氣氛異常熱烈。大會總結和交流了一九八一年底成立以來的僑史研究工作和成果;選舉產生學會第二屆領導機構;着重研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華僑、華人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戰後僑史的轉折在研討會上,學者們一致認爲,戰後華僑、華人確實發生了歷史轉折的  相似文献   

3.
有三個兒女在美國的中國致公黨常務副主席楊紀珂說:「五六月間,孩子們不停地打電話回來,問我們國內現在的局勢到底是怎麼回事,並要我們儘快設法去美國。」兄弟姐妹全在泰國的該党副主席王宋大接到的僑胞反應,則是譴責多於詢問。許多僑胞對國內發生的情况缺乏瞭解,因此產生了種種誤解。「不客氣地說,很多人因為不瞭解真實情况而喪失了信心,對國內政局觀望猶疑。這給我們的僑務工作帶來困難。」以歸僑、僑眷中的中、高級知識分子為主體的中國致公党上層領導中不少人有這種看法。那麼,应該怎样看待海外僑界的這種動向呢?全國政協華僑委員會在北京舉行了一次全體會議,与會委員們紛紛發言,他們認為一定要理解海外華僑、華人對國內政局的關切,  相似文献   

4.
北京華僑學生補習學校自一九五○年十月創建以來,已走過四十年的歷程。一九九○年金秋十月,我校隆重舉行了建校四十週年慶祝盛典。四十年前,新中國剛剛誕生,海外華僑無不歸心似箭,大批青年學生更爲急切,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紛紛投入祖國懷抱。為迎接歸來親人,面臨百業待興、百廢待擧局面的中央人民政府,廣集賢才,動用巨資,進行接待安置工作。在華僑事務委員會負責人廖承志先生的親自關心和主持下,成立了“北京歸國華僑聯誼會”、“北京歸國華僑學生補習學校”,為篗鈿w來的學子建立了溫暖的新家和求學之所。一九五二年,經政務院正式批准,在現今校址建立起北京華僑學生補  相似文献   

5.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出身華僑家庭,父親孫達成早年在澳門當鞋匠,叔父孫觀成則是病故海外的華工。孫中山十二歲就出國到檀香山,投靠經營畜牧業發家的長兄孫眉,是在海外讀書成長的。他久居海外,深悉僑情,‘凡我僑胞直接間接所受政治上之痛苦,罔不洞知’。長期的海外流亡生活和多次策劃武裝起義的革命實踐,使他對廣大愛國華僑懷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僅體恤華僑的艱難處境,而且更深切地體會到華僑與祖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可分離的關係,始終把華僑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他說:‘華僑是革命之母。’这與清朝統治者把華僑一概視為‘海贼’、‘莠民’,有着天淵之別。  相似文献   

6.
厦門大學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一八七四——一九六一年)出資興辦的一所大學,也是中國敎育史上第一家由華僑興辦的私立大學。今天,作為唯一一所地處經濟特區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厦大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在教育為特區經濟建設服務方面,它正努力扮演着“智力庫”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到過北京的海外同胞,大多都知道華僑飯店和華僑大厦,它們的服務曾給眾多的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人還結識了那裏的總經理許學政和副總經理黃景讓先生。他倆如今又新組一班人馬,在鼓樓外大街開設華北大酒店,爲海外僑胞及港澳台同胞開闢了又一處優質服務點。黄副總經理深情地說:“我們的飯店的宗旨就是爲海外同胞提供最佳服務,他們是我們的至  相似文献   

8.
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合作策劃,將拍攝電視連續劇《陳嘉庚》。年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舉辦了《陳嘉庚》電視劇創作研討會。陳嘉庚(一八七四——一九六一年)是海外華僑、華人的楷模。他出生在福建厦門市集美,十六歲到新加坡,後在馬來亞經營橡膠,成為“橡膠大王”。他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在家鄉興學辦教六十餘年,還領導華僑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中華民族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財力。毛澤東主席稱讚他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三十年來,許多劇作家和導演都試圖把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安溪、南安、永春三縣交界處的僑鄉華美村有五千人,歸僑、僑眷佔百分之七十多,旅外僑親達一萬五千多人,一半以上在菲律賓,其他的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港澳等地。華美村在外鄉親多,海外聯誼活動也多?逖Y成立了由歸僑、僑眷和退休老敎師組織的僑務小組。每逢僑親回鄉,他們就主動登門拜訪,與僑親座談,介紹家鄉建設情况和遠景規劃,傾聽僑親對故鄉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華美的旅外僑親,早年遠涉重洋,對故鄉的一草一木,無不魂牽夢繞。早在一九○九年,華美旅外僑胞就捐資辦起了華美小學,後又捐資創  相似文献   

10.
那還是一九八七年的金秋十月,山東省濟南十二中語文高級教師趙延吉的岳父、在日本經商五十餘年的愛國華僑田敦誥老先生回國探親觀光,來到女兒家裏,一家人沉浸在歡樂之中勗捴?老華僑出於對女兒、女婿的關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日本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僅次於牙醫,居各種行業的第二位,一個普通小學敎師可以用三年的積蓄來華旅遊一次。對比這種情况,我國教師的工資是否低了些?”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華僑飯店一樓一一三○室的門框上,掛着一塊招牌:「北京中醫華僑諮詢部」。這塊極不顯眼的牌子,却牽連着多少海外親人的心。三年多來,這個由全國僑聯和北京中醫學會合辦的醫療機構,已經接待了成千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天,在浙江著名僑鄉青田的甌江之濱,一座由華僑資助和當地政府撥款興建的青田華僑飯店大樓破土動工了。這一天,在热烈的掌聲中,一位童顏鶴髮的老華僑,登上動工典禮主席台。他說:‘我們在海外的華僑願為祖國四化建設出錢、出力,萬事第一要想到國家,第二要想到集體,第三才可想到個人……’ 這位老華僑就是知名旅日華僑林三漁先生,今年已八十三歲高齡了。我們在他的新寓所裹訪問了他。  相似文献   

13.
海外僑胞一旦事業有成,大多會回祖籍地熱情相助,繁榮鄕里,造福桑梓。造福鄕里近幾年來,晉江縣海外僑胞在回故鄕興辦文敎衛生公益事業的同時,積極把資金投向興辦合作生產項目。據統計,華僑投資用於興修農田水利、作農業發展基金、架電綫辦電廠以及添置小型生產設備等共達三千多萬元。不少僑胞投資辦三資企業(獨資、合資、合作經營企業),把盈利用來興辦公益事業;有的支持學校辦工廠,把盈利作為學校經費和獎教獎學金等。龍湖鄕旅菲僑胞吳修籍先生,籌資二百萬元,購置先進設備,由鄕里提供地皮、廠房,合辦龍華食品廠,生產各種高級麵包,年盈利一百冬萬元。吳先生是菲律賓退休老企業家,兒孫們也都  相似文献   

14.
近二、三十年來,海外華僑華人對他們自身歷史的研究日益重視。在美國,從六十年代初開始,當地的華僑、華人中的有識之士就認識到華人歷史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成立了美國華人历史學會、夏威夷華人歷史研究中心、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紐約華埠歷史研究社、美國西北華人历史學會、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等學術團體。上述團体的会員共有两千餘人。新加坡的學者對華族歷史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時代使命感。他們在南洋大學開設“東南亞華人史”課程,有計劃地開展“華族村史調查”,培养年輕的史學隊伍,並建立了檔案與口述歷史館。從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年,新加坡南洋學會先後在新加坡、台北、香港、厦門等地單独或聯合召開了五次大型的國際華人历史研討会,使新加坡華族史研究超越了本國的範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九八五年,馬來西亞全國華團文化工作委員会成立了“华人社會資料研究中心”。現在,該中心有職员二十人,资料檔案達四千五百個,舉辦各类專题演议一百多塌,已出版的三種語文的書刊近四十種。  相似文献   

15.
馬島僑聲     
馬達加斯加在南半球非洲東岸,是世界第四大島。在非洲各國中這裏的華僑最多。筆者曾寫過一篇《馬島的華僑敎育》投登於貴刊,是前年的事了。最近接編輯部來信,說馬島華僑衆多,世界華人很是陌生,希望寫點介紹文章充實海外之聲,筆者受到鼓舞,将所知所見的僑情僑務寫出來,與内外同胞交流聯繫。  相似文献   

16.
在中國,除了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以外,還有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它們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饧泳哂薪y一戰綫性質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各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是參政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於一九四八年一月一日,是由中國國民黨民主派  相似文献   

17.
南陽市是河南省重點僑鄉之一。南陽市僑辦、僑聯注意解决歸僑、儒眷的實際問题,使他们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早在一九八四年,南陽市就安置了四户二十九位從蒙古回来的華僑在厂礦就業,並爲他们免費提供了较好的住房及傢具、自行車等生活用品。南陽捲煙厂的蒙古歸僑唐士和夫婦有七個子女,生活比较困難,僑辦主動和厂裏商量,每月除工资、獎金外,另補助他一百元。在僑辦的多方帮助下,學校免去了他幾個子女上學的學雜费;煤建公司破例發給他家兩個煤證,保證了他全家的生活用煤。爲了解决旅美華僑吴梅芳女士的家庭房産  相似文献   

18.
自日內瓦會議達成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協議以後,美國、蔣介石賣國集團和法方當局便有計劃地對河內、芒街等地華僑進行劫奪和迫害,並公然派遣飛機、船艦劫運華僑到海防、西貢和台灣。被劫運到海防、西貢去的華僑受證了流離失所和飢餓、疾病的痛苦,有的並遭受毒刑和殺害;被劫運到台灣的華僑青年、學生,則被蔣介石賣國集團强  相似文献   

19.
不少海外僑胞或許還記得,以前回鄉探親,馈贈親友的物品只能肩揹人抬過海關,然后還得長途运輸,不但備嘗艰辛,而且又有損坏之虞。所以對開展「在外售券、境內提貨」的業務極表歡迎。中國華僑旅遊僑汇服務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僑總公司」)因為向僑胞提供在探親旅遊過程中的購物方便,已與他們結下情誼。有讀者來信問及這家專門為僑胞服務的公司的業務情况。為此本刊記者特地走訪了中僑总公司總经理李葆林。下面是答問記錄:问:中僑公司可為哪些人提供服務?答:本公司是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成立的,以華僑、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外籍華人、居住在中國的外國僑民、出國探親的中國公民以及歸僑、僑眷為主要服務對象。問:貴公司可以向他們提供哪些服務?答:本着「顾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本公司的業務是根據顧客需求而不斷增加  相似文献   

20.
我愈喜歡北京大學,就愈加懷念華僑補習學校。正是八年前在補校學習的四十天,奠定了我走進燕園的基礎。那是一九八二年春,在中國僑辦的幫助下,泰國第一批華文學校的十位教員(我在其中)有幸來到北京華僑補習學校參加為期四十天的師資班學習。早晨,天剛蒙蒙亮。何惠通老師已在宿舍門前教我們打太極拳了。正練得起勁,班長陳秀琳又催我們:“快吃早點去,不然就沒有力氣迎接上午四節課了”。“老師(Si)早,老師吃(Ci)飯了嗎?”“不對,發昔不準確,應該‘老Shi,Chi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