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岸英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曾担任苏军坦克连指导员.这一说法,我现查到最早是金振林在所著的《毛岸英》中所写的.此外,还有郭智荣所著的《毛岸英之歌》、毛新宇所著的《我的伯父毛岸英》等,电视剧《毛岸英》也持同一说法.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1,(9):33-33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矗立在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3.
单劲松 《湘潮》2013,(12):4-7
1949年10月,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收到一封来自湖南老家亲人的信,信中提到杨开智想在长沙谋取一个厅长职位,请求毛岸英帮忙。杨开智是杨开慧的哥哥,毛岸英的亲舅舅。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09,(5):61-61
《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彭德怀看见毛岸英手里捧着一本书,嘴里哼着歌曲,不解地问:"岸英,你究竟是在看书还是在唱歌?"毛岸英回答:"彭总,我是在研究《国际歌》  相似文献   

5.
张硕 《学习导报》2010,(24):24-24
最近,电视剧《毛岸英》热播。该剧真实再现了毛泽东之子毛岸英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在观众中,特别是在青年人当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毛岸英短短28年的人生旅程是一本令人回味无穷的大书,是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1,(3)
“法律是要每一个人都遵守的,你毛岸英、刘思齐也不能例外!”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毛岸英住在东柏坡,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毛岸英竟赤着一双脚丫子,来到了毛泽东的院子里。毛泽东见他光着一双脚丫子,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穿鞋呢?”毛岸英对他说:“我没有鞋。”  相似文献   

7.
曾任彭德怀机要参谋的吴一平回忆:我在西柏坡和北庄时就认识了毛岸英。在平常接触中,毛岸英绝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曾向我们谈起在苏联学习和见到斯大林的一些情况,如曾参加苏联红军,并接受过斯大林赠送的一把手枪。志愿军入朝后,毛岸英成为"八一办公室"成员之一。他生活俭朴,酷爱学习。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毛岸英安慰一次战事失利的我38军军长梁兴初,并曾表示愿去38军工作。大约在1950年11月中旬,我方对美军战俘进行了一次审问,毛岸英担任英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对志愿军总部进行轰炸,毛岸英不幸牺牲,我亲历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央视一套正在热播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献礼片、电视剧《毛岸英》。赵南起每天晚上8时起就守在电视机前。忆及毛岸英的牺牲,他  相似文献   

9.
吴同 《湘潮》2021,(2):32-33
毛岸英是湘潭人,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时刻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8岁时,毛岸英就随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曾在上海街头流浪。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毛岸英参加了苏军大反攻。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在吴家枣园“劳动大学”进修,向农民吴满有“跟班学习”,了解农村和农民情况。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献礼片、电视剧《毛岸英》。共和国上将赵南起每天晚上8时起就守在电视机前。忆及毛岸英的牺牲,他心底隐隐作痛;对自己与毛岸英相识、相处的情景,他记忆犹  相似文献   

11.
杨锡联 《学习导报》2013,(20):38-39
2006年5月,我任中国驻朝鲜武官时,接待了访问朝鲜的毛岸英烈士亲属扫墓团,并陪同毛岸英烈士生前的妻子刘松林(原名刘思齐)谒访了毛岸英烈士牺牲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也谈毛岸英兄弟赴苏过程中的相关史实》一文提出几点疑问,并做了解答,认为当时还在董健吾家的毛岸英、毛岸青的出国赴苏,是董一手发起,张学良出资赞助,上海地下党批准同意并组织实施的。在极为危难的条件下,董健吾及其家人在完成党所交付的掩护、抚养毛岸英兄弟和送他们赴苏的任务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人民骄子     
电视剧《毛岸英》拍摄得好,它带我们走近并认识了毛岸英,在他身上至少闪耀着三束光芒。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毛泽东与毛岸英在北京香山。40年前,毛岸英回到了离别25年的故土韶山。他虽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却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眼望江南湖南刚刚解放,毛岸英就急不可待地向父亲提出了回湘省亲的要求。毛泽东自然满口答应。如果说毛岸英回乡心切,毛泽东思念故乡之情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15.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0,(12):13-19
当下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献礼片、电视剧《毛岸英》。共和国上将赵南起每天晚上8时起就守在电视机前。忆及毛岸英的牺牲,他心底隐隐作痛;对自己与毛岸英相识、相处的情景,他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1950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的大儿子、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毛岸英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往湖南长沙,到板仓祭奠他的生母杨开慧,到韶山看望故乡的乡亲父老。没想到,毛岸英的这次故乡之行,竟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旅行。 这天,毛岸英在舅舅及舅妈的陪同下,从长沙登上火车,沿粤汉线南下至白水站下车,风尘仆仆地步行40里,来到了生母杨开慧墓地所在处——棉花坡。  相似文献   

17.
1991年3月17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时看到一封信 ,特意叫随行人员复印一份带回北京。后来 ,江总书记曾意味深长地说 :“我看了这封信 ,感慨系之。假如我们所有的干部对子弟都能像毛主席对待毛岸英一样 ,我们的党一定兴旺 ,我们的党一定为群众所拥护。”这封信是1949年9月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写给表舅向三立的。毛岸英的舅舅 ,杨开慧烈士的哥哥杨开智在新中国即将诞生时 ,产生了要“做官”的念头 ,想在湖南“谋个厅长”位子。他不好意思直接向毛泽东说 ,便想 ,表弟向三立与外甥毛岸英从小要好 ,关系甚密 ,通…  相似文献   

18.
莫艾 《党史博览》2007,(10):24-27
1946年元宵节,毛主席带着毛岸英来到了南区合作社 1946年2月16日,是农历的元宵节.这天上午10时半左右,毛主席带着毛岸英,在一些警卫人员陪同下,乘坐一辆改装过的旧汽车,来到了南区合作社所在地柳林子村.  相似文献   

19.
李德顺 《世纪桥》2010,(22):44-46
2010年11月25日是毛岸英烈士牺牲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美军突然空袭志愿军司令部,毛岸英以身殉国,年仅28岁。为了缅怀这位为和平和正义而牺牲的战士,本刊选登介绍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最后的岁月的文章,以餮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郑一俊,是早年留法勤工俭学的元老,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前辈。提起郑一俊,必须先说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二人在苏联的那段生活。现在的中国人,差不多都知晓有位无微不至照顾他们、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杨至成。毛岸英曾在杨至成归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