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河县武桥镇界沟村位于县境最北端,处于两省三县的交接处。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活比较贫困。近年来,界沟村党总支以蛋鸡养殖为致富突破口,实行"党员干部带动,教育培训带动,专业协会带动,结对帮扶带动",蛋鸡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农民  相似文献   

2.
周鑫  罗娜  曹阳 《新长征》2012,(3):41+40
柳河县积极开展组织帮扶、项目帮扶、济困帮扶、心理帮扶等相关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分类推进社区"三帮扶"工作。实施"组织帮扶",让薄弱社区"活起来"。针对薄弱社区干部队伍现状,通过"选优"把那些"政治可靠、品德优良、积极肯干、作风正派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两委班子。  相似文献   

3.
《支部生活》2006,(8):18-19
在新农村建设中,江阴市积极推广华西统筹发展的经验,因地制宜,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富帮穷、共同富裕的特色之路。针对目前305个行政村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江阴学习华西帮扶薄弱村的经验,筛选出一批年村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富村”与经济相对薄弱的村“联姻”,促进60个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与此同时,他们加快推进行政村优化调整,引导大集团、大企业向薄弱村发展。2005年,江阴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1881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就业13564人。他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各类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5家。还着力构建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五道保障线,11.6万名老年农民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  相似文献   

4.
<正>村党支部在辖区内与企业以及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共同建立党组织,让党的组织优势和企业市场化经营有机结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根据巴彦淖尔市委织密专业合作组织中党建网络的要求,临河区在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中,采取"村企共建""村社共建""社社联建""村社企联建"四种模式,因势利导,灵活设置,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现了党建增活力、农民得实惠、企业促发展的目标。目前,临河区已在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75个,有党员1735名。  相似文献   

5.
徐密成  陈立伟 《新长征》2011,(12):10-10
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三帮扶”工作和“三项工程”活动深入开展。扶余县委采取四项措施。加大薄弱村帮扶力度。  相似文献   

6.
正桃城区将纪念建党97周年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在扶贫一线举办"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性意识,增强了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开展一次到村宣誓。组织全区50个帮扶工作队200余名区乡两级帮扶干部到所包村与村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提振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开展一次专题党课。组织帮扶队到帮扶村讲一次党  相似文献   

7.
正工作队帮包的3个村,群众多以种花椒、地瓜和外出打工为生,收入来源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产业项目,村"两委"缺少干事创业活力,整体发展较为落后,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治乱、治穷、治散"的工作思路,协助帮扶村选优配强班子,筹备帮扶产业项目,促进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丹 《新长征》2012,(6):31-31
“三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德惠市朱城子镇党委在采取注入资金、部门联动等方式强化外力帮扶的同时,注重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激发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多渠道、多角度加快薄弱村转化步伐,使重点薄弱村西兴村迅速摘掉落后帽子,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5,(12)
<正>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委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系列指示精神,努力探索"群体帮扶"、"资源共享"、"产业带动"模式,构建党员帮扶群众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格局,拓展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8):57-57
<正>四平市在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坚持走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自力更生与外部帮扶相结合的自主发展之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发展成果共享的致富之路,村集体实力有所增强,村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广泛采用村党组织及党员领办、创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村集体有形、无形资产分红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从江县税务局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带动作用,利用税收政策培育企业发展壮大,让脱贫后的帮扶村有组织能带动,有产业能增收,有技能能致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4月23日,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从江县税务局榜上有名,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锦屏县河口乡按照"一乡一业"党建扶贫工作思路,推行党领村、村建社、社带民的"党社联建"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社联建",把合作社建立在党支部,成立1个乡级合作总社、17个村级背景合作分社,以"合作总社+党支部+村合作分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入社抱团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12,(12):42-43
互助会采取三种模式分类组建。一是村党组织主导型。组织创业有成的党员与有创业意愿的低收入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二是党员中心户带动型。三是产业合作互助型。互助会一般由村党组织书记或创业大户党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担任会长,下设项目推进、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服务组,以党员创业中心户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注定是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中卫村改变发展进程的一年."双联"行动开展后,中卫村被确定为张掖市建设局的联系帮扶村,通过近一年的真帮实扶,中卫村清晰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发展后劲,提升了发展信心,正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 广集民意,深研细访绘蓝图,"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张掖市建设局班子成员先后7次到中卫村调研村情民意,4次与镇、村、社三级干部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针对该村产业发展目标不明晰、老百姓致富信心不足、发展找不到突破口、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状,制定了"规划先行、产业带动、项目支撑、整村富裕"的帮扶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模式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背景密切相关。井研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出现的独具特色的主体模式、带动模式、途径模式,伴随着从"联合"到"合作"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创新。权益合理分配是井研县专合组织创新模式的关键。同时,文章对专合组织创新存在的问题和相关选择等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以来,东光县探索建立了"一册一卡三平台"模式,指导帮扶、督促落实、深化管理,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以"一册"为指导,指明帮扶方向。按照省、市委要求,东光县提前对88个帮扶村调研走访,初步掌握帮扶村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帮扶方向,制发了《东光县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手册》,内容包括:驻村工作要求,帮扶村情况简介,驻村工作组、乡镇联  相似文献   

17.
正义县重视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头羊"作用,从提高"双带"能力入手,积极推行"政策促动、培训推动、平台拉动、典型带动"四项举措,引导、帮扶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自主创业、带领群众致富,激活了村级党组织的内在动力。一是"政策促动",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县委和各乡镇党委要求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  相似文献   

18.
自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以来,海安县委把加强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条“组织保障、产业引导、典型带动、发展惠民”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教育党员更有效,服务群众更直接,推动发展更有力的目标。坚持因社制宜,优化组织设置,构筑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台账,根据不同专业合作组织的党建类型和特点,通过单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建率。整合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形成的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党组织,在“一村一品”形成的产业链合作组织建立党组织,对人员分散、不易管理的合作组织,采取村党支部下设特色种、养殖党小组的形式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建立大公镇山羊协会、雅周镇草绳协会、周垛村朗德鹅业合作社党支部等40多个党组织。党组织依托专业合作组织这一平台,有效发挥了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党员和群众的作用,探索了一条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牢牢夯实了党在农业产业发展链上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13,(13):15-16
正建立干部联系群众机制。"三同"干部与帮扶的农户、学校、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名干部联系1-2户困难户进行固定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干部联系群众、固定帮扶困难群众的形式,努力走出一条以"三同"实践锻炼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建立调查研究机制。"三同"人员  相似文献   

20.
大兴区委采取的"党支部 合作社"的党组织设置新模式,不仅确保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党组织的覆盖面,还带动了农民驶上了致富增收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