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2007年5月,法国选举出了战后出生的年轻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九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6月。法国又选出了新一届国会,法国总统萨科齐所在的右翼政党——"法国联盟运动"赢得了议会中的过半数席位,这一胜利为其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特别是他所承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缅甸曾于建国初期、1990年和2010年后三度尝试建立选举民主,前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当前的选举制度由军政府主动精心设计,出发点是通过向心性的制度化方式,在为反对势力留出一定活动空间的同时,保证军人对政治权力的控制。缅甸现行选举制度受制度设计理念以及传统制度"路径依赖"的影响,主要呈现出总统选举与联邦议会选举联动、对候选人和选举人资格设置特殊条件、对不同行政区划级别实行差异化选举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对政党格局和政治权力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涉及民选政府与军方之间、缅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对选举制度变迁的考察有助于理解缅甸所处的政治制度环境,并洞察缅甸的政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5月5日19时,法国的媒体网站上出现了全世界关注的数据。当天举行了法国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在登记的41184290个选民中,共有32828098个选民在全法国的6.4万个投票箱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31062801张有效票数中,代表法国中右政治力量的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获得82.22%的票数,代表法国极右政治力量的法国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只获得17.78%的票数。这种力量对比的悬殊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选举历史上没有先例,千百万人两个星期前的焦虑得到了缓解,红白蓝三色旗所象征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传统价值观又经受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4.
6月17日,伊朗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由于去年2月议会选举中保守派重操议会大权和前不久伊与欧盟关于伊核问题谈判陷入僵局,本届总统选举倍受国际社会关注,被认为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最重要的选举之一,关系到伊朗未来的发展方向.新一届总统选举不仅将反映伊朗国民对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意愿,而且将直接体现伊朗人民对伊朗在未来国际政治大格局地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对选举制度的研究从来就是政治学的重要课题。自政治学在中国大陆恢复以来,尽管对选举制度的研究方兴未艾,产生了不少成果,但多集中在对发达国家选举制度的介绍、分析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举制度的成长状态和发展路径的探讨,而对民国时期的选举制度及其发展却鲜有涉及,成果寥寥。现代选举制度发端于欧美,并在清末民初被引进我国。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区域在内的民国时期的选举制度的发展,构成了我国现代选举制度的重要渊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颖博…  相似文献   

6.
2009年年初,在总统就职演讲中,奥巴马宣称,美国在迎接一个新的责任时代的到来。实际上,很多美国人也确实认为新时代到来了。但通过对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美国全国选举研究》关于2008年总统选举前后的民意测验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决定奥巴马当选的社会政治背景并没有超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所形成的社会政治势力基本格局,经济、群体关系和国家安全仍然是围绕美国总统选举的三个长期性主题。综合来看,  相似文献   

7.
2017年修宪公投后,土耳其启动了从议会制到总统制的转型,这是土耳其历史上又一次深刻的政治体制变革。在转型过程中,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充分发挥选举制度赋予的政治合法性优势,利用其在长达十余年的执政过程中积累的政治经济资源和民意基础,从2014年总统直选、2017年修宪公投取得成功到2018年总统制下首次总统选举胜出,通过渐进方式较为顺利地实现了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此次变革强化了总统权力,使得正发党与民族主义行动建立的"人民联盟"赢得执政权,政府权威得以重塑,同时也为埃尔多安总统实现再次连任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政治转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土耳其政治发展中国内政治分裂、政治波动和政治两极分化的历史痼疾,也将对土耳其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等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举制度不仅涉及如何实现人民主权和民意的真正而有效表达的问题,而且涉及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政党的切身利益.比例代表制被认为是“最民主”的选举制度,对比例代表制的调整和变革一般都是为了加强权力结构的稳定性,实现政治统治的有效性.二战后,法国选举制度经历过数次重大变革,基本确立了单选区两轮多数制,完成了从偏重民意代表性向偏重统治有效性的转变.在这种有利于大党或政党联盟的选举制度的影响下,困扰法国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政党力量分散化的格局有望得以改变.地方议会选举制度和欧洲议会选举制度的安排上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全国议会选举中单选区两轮多数制导致的民意代表性缺失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刘辉 《当代世界》2013,(12):56-59
政党政治是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为获得、保持、夺取权力,通过公开定期选举赢得执政地位,组织政府进行施政活动的总和。[1]作为制衡性政治制度[2]的运作工具,美国民主党自诞生之日起,有22位[3]民主党人赢得了总统竞选胜利,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于民主党能够长期活跃于美国政坛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仅结合美国政党执政的社会历史背景,从民主党预选制度作用及民主党意识形态内涵演变对于政党执政影响两方面加以分析,以期寻找规律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6月14日,伊朗即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这是在美西方对伊打压制裁不断升级、伊内外形势特别是国内经济民生问题更趋严峻的背景下举行的一次重要选举,是伊政坛各派力量围绕治国理念、发展道路和政治权力的一次激烈较量,也是继2009年伊总统选举引发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后伊当局面临的又一次艰巨考验。  相似文献   

11.
法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阵线集中体现了崛起中的欧洲右翼民粹主义的典型特征。它鼓吹新种族主义,反对和仇恨外来移民;主张封闭的民族主义,反对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宣扬民粹主义,否定现存政治体制,试图用竞选和议会斗争的合法手段颠覆现存制度,与企图用非法手段复辟专制制度的新法西斯主义相呼应。法国国民阵线的选举政治表现说明,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右翼民粹主义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频繁动作,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而作为主流政党,只有及时适应社会和政治生态的变化,不断提出合乎民意的政治议程,励志改革,才能掌握选举政治的主动权,维护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谁将坐上哈萨克斯坦总统宝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4日,哈萨克斯坦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作为已经实行多党制和总统直选制的国家,在现任总统任期已到的情况下,选举新一任总统本是正常的事情.可是,哈萨克斯坦的情况却有些不同.早在几个月前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国际社会就对该国总统选举问题议论纷纷,有的国家甚至以不同的方式施加影响.之所以如此,是与哈萨克斯坦的特殊地位、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亚地区形势以及该国国内政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对法国人来说,2002年是十足的选举年,总统和国民议会选举都将于年内举行.根据法国宪法委员会确定的日期,今年4月21日和5月5日将进行总统选举的两轮投票,6月9日和6月16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由于总统和国民议会选举事关重大,特别是由于法国总统同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入主爱丽舍宫历来是各党派竞争的目标.因此,尽管离大选时间尚早,但各党派早已跃跃欲试.截至去年底,已有1 7人宣布参加总统选举,创下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左右翼摩拳擦掌,相互激烈抨击,竞选硝烟日渐浓厚.  相似文献   

14.
5月5日,法国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法国右翼政党保卫共和联盟候选人、现任总统雅克·希拉克以82.21%对17.79%的得票率的压倒优势击败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当选为法国第五共和国以来的第八任总统,这是希拉克自1995年任法国总统后再次问鼎爱丽舍宫.5月16日希拉克宣誓就任法国新总统,任期为5年.  相似文献   

15.
政党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运行的推动者,政党关系结构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美国的政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是围绕着选举展开的。考察美国政党结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相互关系,分析美国政党政治运行的特点,对于我国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建设,尤其是通过选举制度改革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基层党组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扩大妇女参政比例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变化中的法国政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近十年中,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否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能令人感到有些唐突: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该国的法律、特别是宪法决定的。第五共和国自1958年建立至今已有38年,在这期间,除了在1962年就总统选举方式问题修改了宪法及1985—1986年间短命的选举制改革外,法国的公法并没有多大变化。1981年和1995年政权在左右派之间的两次合法更迭更证明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最引人瞩目的选举莫过于法国的总统选举了.从去年的11月一直到现在,它不仅拨动着每一个法国人的心弦,也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议会和总统选举制度自初步确立以来,一直处在不断的修改补充之中。民主转型是俄罗斯选举制度的基本特点,超级总统制对选举制度的发展构成了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5月间进行的法国总统选举中,极右势力勒庞制造的"地震"让欧洲乃至世界震动.在近年来欧洲政坛右转的"政治同步化"背景下,极右势力显著抬头将对欧洲一体化建设带来一定阻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特有的总统选举制度,选举人团制度是一个长期备受争议的政治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虽然美国民众以及自由主义政治精英要求废除选举人团制度、实行总统直接选举的改革呼声强烈,直选改革提案也一度几近在国会两院通过,但反对力量借助修宪程序阻止了改革.选举人团制度改革本质上是两党政治问题.鉴于民主、共和两党对选举人团制度本身的认识分歧、两党政治与种族政治问题的交织,以及与该制度直接相关的选举利益,两党难以就直接选举改革达成共识,导致改革难有实质性突破.在此背景下,新的改革运动全国普选票州际协定试图从州层面逐步实现直接选举.这虽不失为一种潜在的改革路径,但围绕于此的争议表明,改革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