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房价收入比实证研究及发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妍汐  唐焱 《中国发展》2010,10(5):37-40
房价收入比是中国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项通行指标。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幅度超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导致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居民购房压力过大。该文从房价收入比的内涵界定、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房价收入比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等方面回顾了中国自提出住房商品化政策以来房价收入比这项衡量居民购房的承受力和支付能力的综合指标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房价收入比在中国实际运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郭文婧 《小康》2010,(5):8-8
在几大民生问题中,房价是今年最让老百姓揪心的事情。房价越来越高的一个原因是土地出让价格越来越高,“地王”不断出现,房价水涨船高。我们应该认识到,房地产是普通居民的住宅产业,不是纯市场性的产业,应该还具有公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住房价格过高已经成为大多数城镇居民街谈巷议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城市的房价,在四五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三番乃至更多;以绝对数来说,每平方米达到五六千元以上,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万元、两万元的"天价"。过高过快增长的房价,相对于城镇居民的年平均收入而言,实在是难以承受的了。  相似文献   

4.
彭鸿斌  任宏 《求索》2010,(1):24-26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居民对房价购买承受力的指标,本文在构建商品住宅市场价格收入比模型的基础上,试图确定北京市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并进而对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水平进行评估。本文认为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出合理区间,房价收入比已超过大部分人的承受限度。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购房需求是由少数高收入阶层和大量投机群体所支撑的,商品住宅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5.
石霞  简玉婷 《人民论坛》2010,(9):170-171
如果说大中城市高房价影响了居民的安居乐业、影响了农民工成为市民,那么,县城房价上涨,将堵了农民进城最后的路,这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有效控制县城房价,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云 《辽宁人大》2007,(2):18-19
自从广东省建设厅否决了人大代表提出的公布房价成本建议后,社会上对此做法的批判之声日渐高涨,而江苏盐城公布楼价的举措似乎也是顺应了民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布房价成本虽然给人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但却违背了政府应承担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而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房地产市场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11)
正对于住房的产权年限问题,多达78.1%的人表示担心,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或将会在几十年后集中出现,因此,用法律手段解决好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迫切前段时间,温州一批只有20年土地使用年限的住宅到期,在居民前往国土部门续期的时候被告知需要缴纳一笔土地出让金",价格接近房价三分之一甚至还多"这样的解读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量极大。紧接着,各媒体都争相采访各路专家解读"70年土地使用权"。事后,当事方温州国土局回应道:"土地证续期需缴数十万元占房价三分之一"系媒体误读。  相似文献   

8.
<正> 政府不能不管炒房行为"杭州房价是被炒高的。"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土地专家张海旺分析认为:一是高价位房屋比重过大,杭州长期以来新增高档房屋占据主流,中低档房屋严重缺乏。二是房价炒作和投资性需求过度。据有关机构在杭州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1%的居民购房的目的为居住,其余均为置业投资或居住兼投资目的。住房事关国计民生,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容易产生价格操纵行为,这正是房地产市场需要政府外部监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图表     
正高房价拉动了GDP作为中国人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房价疯狂的走势对不少人而言成了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不断高升的房价,居民只得加大杠杆购房的力度。如果说房价的初步上涨是因为供需失衡,那么后来的疯涨则有货币的作用。受困于制度管制,高储蓄率的中国人投资渠道较少,在有限的选择中房产成了较好的投资工具。房地产开发不仅对建筑、建材等行业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因为涉及土  相似文献   

10.
<正> 杭州的房价之高在全国是出了名的。杭州打出了"创业在杭州"的口号,也出台了提供住房补助等引进外来高级人才的政策,但过高的房价仍然吓退了许多"创业英雄"。生命中不能承受房价之重杭州想打造"IT杭州"、"软件杭州",不少公司在杭州安巢扎营。一些公司为筑巢引凤,答应给某些人才30万元人民币的安家费。但是,当"人才"们面对杭州动辄每平方米一两万高价的房价的时候,发现光房子就得支付一二百万!虽然他们会有10万左右的年薪,但算下来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居民购房负担过重,抑制了居民的普通消费,增加了城市的生活成本,加大了青年人才的生活压力,使得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降低,城市综合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城市的良性发展。同时,房价过快上涨也加剧了地区之间和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当前,稳定住房价格已经成为改革的目标之一,而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就是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房价上涨的预期决定了我国房价的高歌猛进,而房价上涨预期强烈又有着关键的特殊因素.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征、政府调控的有限性、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异性、国企地王热、政策的隐性担保等,构成了我国房价上涨预期强烈的特殊因素.管制垄断开发商的定价行为;落实和加大保障房的供给,降低居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限制国企进入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3.
舒富民 《小康》2013,(9):59
房地产调控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城市化人口流动的趋势及城市定位,按照城市发展规律及人口流动规律增加土地供应在十年房产调控的打压下,中国房价却越挫越勇。2013年上半年"国五条"高调入市剑指房价下行,然而半年之后,7月全国房价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北京尤以18.3%的涨幅居首,"调控"俨然成为房价的助推器,然而反思历次房产调控,房价越  相似文献   

14.
视点扫描     
《新疆人大》2010,(8):2-3
房价的"特区效应"暗藏隐忧自喀什地区设立特殊经济开发区的消息传出后,内地炒房客蜂拥而至,喀什市房价一路上涨。从今年3月到现在,房价平均上涨了20%-30%,其中商铺涨幅达30%-40%。房价的"特区效应"暗藏三大隐忧,如得不到消除将影  相似文献   

15.
<正>调查结果90.4%受访者认同房价击鼓传花、泡沫必将破裂,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化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对未来三年内中国房价的走势,34.0%受访者"看涨"房价,50.4%受访者"看跌"房价80.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房价对家庭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39.2%受访者选择"沦为房奴",13.9%选择"买不起房,只能租房"53.2%受访者认为"如果中国房价泡沫破裂,房奴将是最大受害者"51.1%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难敌土地财政诱惑"是房价上涨过快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07,(4):16-17
比上一年度的62.4分提高1.3分城市房价考验居民承受能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所占比重偏低  相似文献   

17.
房价波动、住房保障与消费扩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地产价格波动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房价上涨对拥有住房的家庭具有财富效应,促使其消费增加,但对没有住房的家庭会形成预算约束效应,导致消费减少。如果房价下跌,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住房保障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使房价稳定,从而通过财富效应渠道,扩大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同时,住房保障对于中低收入阶层具有显著的消费扩张效应。因此,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稳定房价,尽力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是扩大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促使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增进社会总福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郭煦 《小康》2019,(10)
正此前,燕郊一直被视作北京房价的"晴雨表"。受北京副中心以及房价猛涨的影响,燕郊房价一路飙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后因限购,极其敏感的燕郊房价急转直下,而今房价又仿佛"入春"。坐上了"过山车"的燕郊楼市真的迎来了真牛市吗?1月19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挂牌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京市新行政中心相距十公里的潮白河对岸的燕郊突然沸腾起来。一月份,从三河市政府公布的最新一期商品房预售项目及价格来看,燕郊港中旅海泉湾项目二期单价在2.4万元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房价持续较快上涨,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几个月来,国家和地方采取了多项措施抑制房价,但争论仍然很多。房价上涨利弊几何一方面,房价过快上涨是有害的。首先,它改变人们的消费预期,挤压居民对非住宅商品的消费,导致非房地产经济部门增长乏力。其次,在储蓄和其他投资方式收益不大的情况下,房价过快上涨将助长投机心理,时事报告38吸引大量现金集中于房地产部门,导致全社会金融风险增加。第三,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影响企业竞争力。第四,加剧购房困难者和富裕阶层之间的矛盾,破坏社会和谐。另一方面,持续、适度上涨是正常的房价中长期…  相似文献   

20.
闫建 《重庆行政》2014,(1):45-47
正近年来,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重庆市社区卫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逐年增加,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但不可否认,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践行群众路线、办好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HS)主要是指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