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论志愿失灵及其治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象越来越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并把非营利组织作为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为第三领域的活动主体——非营利组织同样存在着失灵现象——志愿失灵。  相似文献   

2.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平台,非营利组织是社区多元合作治理的重要一极。西方国家先后兴起的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志愿失灵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与第三方治理理论等,从理论层面证实了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治理的必要性。美英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治理的现实呈现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政府购买服务已成为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模式。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离不开政府法律、政策与经济的支持。这些历史与现实经验对当前中国社区多元合作共治的理想模式追求、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探讨了市场的失灵到底应该由谁来解决,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两者的边界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志愿失灵理论由萨拉蒙提出,该理论阐述了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失灵现象,认为政府是对非营利部门的固有局限性而作出回应的派生性制度。我国非营利组织也广泛存在着志愿失灵现象。准入制度缺陷是导致非营利组织志愿失灵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加强非营利组织准入制度建设作为解决志愿失灵问题的一条路径,提出了准入制度建设的两个层面:一是完善资格审查制度,二是完善资格培育制度。  相似文献   

5.
非营利组织也存在失灵问题,即志愿失灵。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失灵表现为资金严重不足、营利性倾向严重、欠缺独立性、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效率低下。其制度原因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缺乏市场约束、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外部监督乏力、人事、就业、福利保障等配套制度还不完善这六个方面。因此,应当采取以下法律对策加以解决:以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为主,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明确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属性,限制其营利倾向:改革双重管理体制、强化市场约束;以理事会为核心,规范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多元化的外部监督体系:尽快建立起科学统一的非营利组织专门的人事、就业、福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杭州基督教青年会社会服务项目及其社会意义的分析,提出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社会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组织志愿活动,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增进人际和谐,整合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寄托于政府和市场之后,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是目前以及未来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政府和市场都有失灵的时候,那么“第三部门”也会有自己的运行弊端,唯一的办法是艰苦组织学习。目前国内还没有人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学习,国外也是刚刚开始。该文将给学术界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中国非营利组织现状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理论上看非营利组织一般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参与性和多元性等基本特性。与此相对比 ,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非政府性较弱 ,较多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存在难以割断的关系 ;非营利性模糊 ,一些非营利组织还具有赢利行为 ;非营利组织缺乏吸纳志愿者的有效渠道 ;非营利组织的多元性还受到政府的较多限制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是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是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提供者,政府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非营利失灵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论述了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这一功能的优越性及局限性。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和互补,将逐渐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非营利组织生发范式,既有自上而下体制内生成路径,又有自下而上体制外生成路径。体制内生成路径表现为对政府明显的路径依赖,行政色彩浓厚,导致非营利组织缺乏独立人格和尊严;体制外生成路径则面临资金、人才短缺的困境,导致非营利组织处在“有心无力”的志愿失灵状态及缺乏力量和尊严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获得力量和尊严,非营利组织必须依靠政府的全力支持:一方面需要政府为其提供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推动政事、政社分离;另一方面又需要政府在制度供给、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关怀。这就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双赢博弈、非营利组织获得力量和尊严的法团主义之道,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论社区治理中的多元权力互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理的权力向度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它强调协调而不是控制,强调权利主体责任的模糊性和相互依赖而不是彼此孤立和封闭。治理理论在社区管理中具有实证的经验依据和现实必要性。党组织、政府组织、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都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主体的持续互动,是增进公共利益、促进社区良治的基础。而党组织和政府组织则是社区良治的领导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政府组织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办非企业单位的形式存在,具有组织性、民间性及准政府性、公益性或非营利性、自治性的特征。我国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政府与社会互动的桥梁,在弥补政府、社会、市场不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非政府组织通过寻找服务空间、参与决策、降低政府服务成本、加入公共服务过程、协助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等途径参与社会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若干因素导致市场失灵,以及对公共产品的供求双方的推动,使得政府所直接生产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范围大幅度扩张。但过度的垂直一体化使得公共物品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成本上升,并造成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低下,政府规模膨胀和严重的财政支付压力。为此,要求推动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变革,最终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形成政府、私人和非盈利组织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无等级的合作: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合作伙伴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突发事件中,为实现公共服务目标而在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模式可以为低效率的官僚制管理提供另一种选择。对911事件的实证研究表明,各级公共部门之间及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间加强沟通和协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共行政领域正在进行新的变革,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出现和发展是这一变革的重要体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征、界定、管理体制和法律地位,成立条件、程序、内部制度以及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是当前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Evidence shows that gay men hold fewer government jobs in the US than their share of the population would predict. Two large surveys of Canadian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indicate no lack of interest in public sector jobs among gay, lesbian, transgender and queer people (GLBTQs). This article explores data on the differing perceptions, 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GLBTQ students of public and nonprofit employment. We find that (1) GLBTQs are more likely than heterosexuals to prefer public and nonprofit sector employment; (2) GLBTQ career goals and work values predict stronger desire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sector jobs than heterosexuals; and (3) GLBTQs expect to pay a smaller penalty for working in the public and nonprofit sectors.  相似文献   

17.
垄断行业管制体制的再改革是中国深化市场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政府管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重要基本职能,但政府管制作为一种自由裁量权很容易被滥用,从而出现管制失灵的问题。因此,有效的政府管制必须以有效约束政府行为为核心,实现法治,消除利益集团的阻碍和行政体制运行的内耗,从而建立有效的管制治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区是一种以和谐为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当代人为实现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理想而实施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和谐社区建设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当前我国和谐社区建设面临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立足于政府、社区居委会、非营利组织这三个社区建设主体,积极探索适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