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行选任干部“全额公推、全程差额、全员竞选、全部公开”,在公推直选、规范提名、差额选任、竞争选拔、一线锻炼等工作中.着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创新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竞争性选拔干部是近年来受干部群众欢迎的改革措施之一.近两年来,江西省九江市把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途径,在选人用人中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一盘棋走活",积极探索创新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和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模式,不断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构建党政干部公推差选机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两轮公开推荐、三轮量化测评、四轮差额选拔"的公推差选工作新机制,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有效增强了干部人事工作的透明度,有效提升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一、创新思路,寻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新作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习近平同志对选什么样的人;选人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坚持什么样的用人导向;用什么办法选人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中央组织部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中央精神,探索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选人用人公信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是近日人民日报《选用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一文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基本估计。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防城港市大力推行"阳光选才"工程,对干部公推公选从初始提名到最终人选产生全过程进行"阳光操作",从源头上遏制了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先后作出批示,对防城港市阳光推荐选拔干部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下半年以来,象州县着眼于不断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分别拿出5个科级领导和5个科级非领导职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推差选,努力探索公推差选干部“三化三度”新机制,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罗祖高 《当代广西》2012,(15):41-41
2011年来宾市兴宾区实行“公推差选”以及用“三张卡”考察干部,真正实现了“领导干部满意、组织满意、群众满意、邻里满意、家庭满意”的“五满意”目标。在2012年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群众对兴宾区的干部选拔任用、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满意度均排在来宾市第一名,名列广西前茅。今年,兴宾区又一次性拿出19个科级领导干部岗位面向社会公推差选,不断完善和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和考察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杨维超 《传承》2011,(1):13-13
公开差额选拔干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选拔优秀干部的有效途径,是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的又一次突破性实践。  相似文献   

9.
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可程度,既体现被选拔任用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同和信任程度。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因素有:选人用人的出发点、工作的透明度、能岗匹配度以及选用干部的政绩是否突出等等。干部"带病提拔"源于:政治生态的浑浊(或破坏)、选人用人动机的背离、体制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选拔任用环节的疏漏、选拔方法上的程序化和简单化等等。净化政治生态、秉持正确导向、深化制度改革、打造"干部之家"、加大追责力度是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杭组文 《今日浙江》2009,(16):14-15
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在全省首开先河,采用“两轮推荐、两轮票决”的方式,经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从279名符合条件的现任市管副职中选拔出了6名市管正局级干部拟任人选。目前这6名人选均已获得正式任命,社会反响良好,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省委书记赵洪祝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杭州市‘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市管干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首次用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干部选拔的价值取向。基层党组织要遵循考评结合、量化选拔、全程纪实的原则,用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探索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运行机制及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方向、原则、标准和价值取向。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同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14.
沈祖轩 《今日浙江》2009,(16):10-13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就是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过程。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大实践创新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选人用人质量的第一关口。辽中县探索实施的"六推三考"模式,有效提升了选人用人的公认度、参与度、准确度、透明度及公信度,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干部选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呢?  相似文献   

17.
陈景飞 《今日浙江》2010,(12):48-48
选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选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如何让有为者有位、有位者有为成了党委选任干部的重大课题。2009年底,庆元县委以推进干部选任初始提名科学化建设为目标,在充分运用县直机关单位、乡镇届中考察结果的基础上,实行“四轮差额推荐提名法”,即干部群众海推提名、组织部门差额分析提名、全委(扩大)会议差额圈选提名、县委差额酝酿提名,在符合条件的15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中,产生了拟提任正科级党政正职提名人选30人,最终按照干部任用程序提拔14人。此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组织工作满意度明显跃升,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这  相似文献   

19.
王京凯 《前进》2014,(8):42-42
<正>"唯票、唯分、唯GDP和唯年龄"问题,是长期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实问题,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也关系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要从提高选任民主质量、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等方面入手,建立"四位一体"选人用人机制,着力破解"四唯"难题。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解决"唯票"问题。采取投票形式选人用人,是广泛发扬民主、征求群众意见的重要形式,但也助长了一些地方、一些干部拉票和  相似文献   

20.
秦斌 《当代广西》2010,(21):38-38
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是我党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武器。组织部门是承担党委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