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24):25-25
今春以来,阿拉伯多国政治动荡经久未歇,近日,《南风窗》记者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走访了中国阿拉伯研究的著名学者朱威烈教授——这次中东的变局,应该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不仅触动了处于伊斯兰世界核心地位的几个阿拉伯国家,而且波及整个伊斯兰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2.
今春以来,阿拉伯多国政治动荡经久未歇,近日,《南风窗》记者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走访了中国阿拉伯研究的著名学者朱威烈教授——这次中东的变局,应该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不仅触动了处于伊斯兰世界核心地位的几个阿拉伯国家,而且波及整个伊斯兰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旺强 《学理论》2011,(28):59-60
自公元9世纪到15世纪,阿拉伯数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15世纪后逐渐走向衰落,为什么近代数学没有在阿拉伯产生?通过对数学发展两种动力的分析,说明阿拉伯不具备两种动力中任何一种所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诞生之前,我国西域已经有一条沟通东西往来的大道——“玉石之路”,传递的主要物品是和阗玉。这条“玉石之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6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把和阗玉传入中国各地,流传到中亚、欧洲。这条道路同丝绸之路一样,在我国古代史上闪耀着文明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示威浪潮从北非穿过整个中东直抵波斯湾,全世界都拭目以待”。是什么撬动了阿拉伯变局?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穆斯林的语言。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阿拉伯语。但是掌握标准的阿拉伯语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一些阿拉伯语专业学生而言,阿拉伯语听说方面的学习还存在一些困难,若想克服困难,掌握标准的阿拉伯语,除了学生本身的努力之外,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寻找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应对困难。  相似文献   

7.
梁丽营 《学理论》2009,(25):68-69
现代中东国家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是以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教义为思想基础的、以阿拉伯民族统一为主要对外目标并争取实现阿拉伯各国统一的具有中东特色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其实质上是经过"本土化"的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张维秋 《党政论坛》2011,(20):20-20
自从今年年初以来,不少阿拉伯国家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大动荡,并导致了一些国家政局更迭。这场大动荡如此突如其来,让人始料不及。人们不得不深入探索,引起这场大动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站在不同的视角,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古语赞日“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那么简练地刻画出中东历史名城大马士革的美丽多姿。当日历翻到公元2013年元月,越燃越旺的战火正在无情地吞噬着这座秀丽的古城、这片丰腴的土地和这群勤劳的人民,6万多人失去生命,60多万人被迫逃亡他国,250万人流离失所。在每天枪炮声、战斗机轰鸣声和巨大的爆炸声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为生存而苦苦挣扎。大批老百姓在面包房、加油站等服务机构外彻夜排起长队,停电断水已成家常便饭,缺吃少穿也渐渐习惯。  相似文献   

10.
示威浪潮从北非穿过整个中东直抵波斯湾,全世界都拭目以待"。是什么撬动了阿拉伯变局?民生问题亟需解决突尼斯菜贩布瓦吉吉因为遭受了警方的殴打和羞辱,选择点火自焚,在2010年12月17日,他手中的火柴无意中点燃了阿拉伯世界的抗议浪潮。  相似文献   

11.
中亚地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独联体的中亚诸国,急需与外界建立新的经济联系。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亦有同中亚诸国进行合作的需要和愿望。以非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国家为主的中亚经济圈正在形成。这引起美国和西方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殷罡 《党政论坛》2012,(20):37-37
埃及民选总统穆尔西就职不足60天,外交搞得有声有色,令人刮目相看。 穆尔西就任总统10天后的首次出访,去的就是沙特阿拉伯。不仅仅是给沙特吃了定心丸,还清楚地向伊朗表明,在阿拉伯人同波斯人的对峙中,无论谁在埃及掌权,都不会向伊朗示弱,都不会听从波斯人的调遣。穆尔西回到埃及,不仅完成了安抚海湾长老们的使命,还拿回了10亿美元的贷款和5亿美元的无偿援助。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3,(14):28-28
解决叙利亚危机困难重重,大国、多国的博弈在加剧。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学者马克·皮里尼认为,阿拉伯国家的动荡带来了地区格局的变化,同时也把土耳其推向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首先,叙利亚是俄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之一。倘若莫斯科在紧要关头背弃大马士革,那将是对所有其他伙伴发出的信号:不能指望克里姆林宫。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3,(18):40-40
埃及国内对军事政变评价不一。说实话,什么结果意义都不大。军事政变这一事实本身就使埃及失去了建立稳定的合法民主政权的最后机会。无论埃及的穆斯林与世俗居民谁胜谁负,国家都将面临经济衰退。伊斯兰民主被封杀穆兄会被推翻,实际上封杀了“阿拉伯之春”带给这一地区的政治模式伊斯兰民主。因种种原因,阿拉伯世界尚未准备好实行这种简化的民主形式。俄罗斯中东研究所所长叶夫根尼·萨塔诺夫斯基说:“阿拉伯世界正在坍塌,它正处于奥斯曼帝国建立之前的样子:各帮派、大家族、少数族裔、宗教团体和犯罪集团纷争不断。”  相似文献   

16.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在今天的世界,任何国家都面临挑战,社会动荡甚至更有可能发生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国不会步阿拉伯世界的后尘,最主要的是体制上的因素。第一,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转型没有做好,某些领导人可以统治几十年。而中国领导人换届已成惯例。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3,(20):36-37
原因一:人口多工作少。许多研究人员都认为,中东专制政权制造了人口爆炸。在1970~2010年的40年里,阿拉伯国家人口增长了近两倍:从128亿增加到3.59亿。  相似文献   

18.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在今天的世界,任何国家都面临挑战,社会动荡甚至更有可能发生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国不会步阿拉伯世界的后尘,最主要的是体制上的因素。第一,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转型没有做好,某些领导人可以统治几十年。而中国领导人换届已成惯例。  相似文献   

19.
王者觉仁 《各界》2011,(1):41-45
一 哥舒翰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他的前半生基本上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混。他是西域突骑施人,父亲哥舒道元官任唐朝的安西副都护。由于父亲官位高,家境富裕,所以哥舒翰成天游手好闲,领着一帮纨绔子弟到处瞎混,除了喝酒就是赌博,几乎没干过一件正经事。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2,(2):5-5
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在阿拉伯盛宴上方徘徊三大幽灵。文章认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困扰阿拉伯未来民主的三大幽灵之一。另两个幽灵分别是宗派主义和民粹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