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昌华 《各界》2014,(6):1-1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今年108岁了。他是我们的乡贤。友人提议,周老茶寿人生难遇,我们送副寿联“意思”一下。我说周老不喜于此,不妨折中一下,送副嵌名联吧。友人遂撰一联,曰:  相似文献   

2.
“总统先生,我实在不愿意打扰你休息。”普雷斯说。“肯定是发生了危机。”卡特判断道。“不是。我正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相似文献   

3.
毛彦文 《各界》2014,(2):94-96
闺蜜充当红娘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某日下午,昔日湖郡女校刚学朱曦突然造访,同时告诉我,她姑丈秉三先生(熊希龄,字秉三)于前日由北平来上海,住在她家,要我明天去看他。我一向尊敬秉公,探望长者是一种礼貌,三四天后即找一下午去朱家,朱曦坚留我吃晚饭,秉公同席。  相似文献   

4.
清代乾隆朝,有位江宁人名叫秦大士(涧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游杭州西湖,一路笑谈,不知不觉到了岳庙、岳坟一带。大家一想,坏啦,怎么来这儿了?这里庙内有岳飞的塑像,坟前有秦桧和夫人王氏的跪像,而且那脖子上还分别挂着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5.
文明的距离     
最近在瑞士的一次经历使我终身难忘:那天早上,我在经过一条空寂的马路时,见绿灯亮起,便信步往马路对面走去。不料,右侧有位老人指着他脚下的横道线对我说:“here,here(这里,这里)。”  相似文献   

6.
史永利 《各界》2011,(8):89-90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生于1860年,1901年结婚,3年后,1904年,便离开了人世。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契诃夫那么晚,41岁才结婚?最近,我浏览了《契诃夫文集》第14、15和16卷(书信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汝龙先生翻译),跟着他的一封封书信,走过了他的一生。他自己说的话给了我答案。  相似文献   

7.
褚家玑  何瑛 《各界》2013,(5):6-9
沈尹默先生是我的大姑父,出生在陕南(今陕西汉阴),一VI地道的陕南话伴随着他的一生。陕南那质朴的民风、厚重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他的沉稳个性、包容万象的修养。我大姑妈褚保权是我爷爷的大女儿,排行第二,浙江余杭人。她个性开朗、好学、聪明。  相似文献   

8.
陆魁宏 《各界》2011,(10):16-19
1977年4月,我和郭叙编出差北京,去《红旗》杂志修改一篇约稿。当时的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同志(第一书记由华国锋同志兼任)知道我要去北京,把我叫到他家里,要我去看望胡耀邦同志,并当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我带去。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9.
法国现代雕塑大师马约尔(AristidcMaillol1861-1944)的作品简洁洗练,纯朴庄重,他以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体为基础的创作方式,及其所略具抽象意义,则来自他的美学削减手法。马约尔崇尚古希腊艺术的单纯和静穆,并说:“我只有几个主要部分(侧面),就这些也嫌太多。我喜欢像原始艺术家那样,只有两个部分。”比马约尔小二岁的我国同时代著名国画家齐白石,也是位善于以削减手法将画面处理得简洁抽象的高手,“例如他画虾,为了造型上的单纯,早些年有意删除一些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为了形象的单纯,后来又删掉了一部分不损害虾的…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三题     
读书三题申泰(一)《战国策·秦策二》记载:曾参以前住在费地。有个与他同名的犯了杀人罪。有人跑到曾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绝对不会杀人”,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还是不相信,...  相似文献   

11.
吴思 《各界》2013,(9):80-83
一 《明史》上记载了皇帝和监察官员之间的一个你攻我守的故事。 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刚刚当皇帝。当时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讨论国事,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这是宋朝传下来的一句名言,国民党垮台前也被提起过。据说,如此就可以保证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12.
好人曾令刚和他的字●黄永厚文图一)好人受欺、好人受气这是不争之说。我用好人做了题目、又隐去他受欺受气的故事,会不会有损行文的仗义呢?我想不会。第一,好人在单位是士民众庶有口皆碑的。第二,好人不舒心的事都归清官难断那一头管着,别人替他着急吧,他都嘿嘿一...  相似文献   

13.
悼蹇先艾     
李乔 《瞭望》1995,(13)
悼蹇先艾李乔去年(1994)九月中旬是被鲁迅先生誉为“乡上文学作家”的蹇老八十八岁诞辰,心中油然而生了怀念之情。我不怕献丑,写了一首拙诗寄给他:“八八春秋一老松,植根高原红壤中,绽开异卉香文苑.无人不称乡土翁。”不久,来了复信:“祝寿诗奉到,痴长八八...  相似文献   

14.
看沈迈士     
看沈迈士黄永厚83年夏天在上海河南路上碰着了老柯(柯文辉,电视里《老科说国画》那大胡子变成老科了),我们怎样打发这暂短而又匆匆的相遇呢?他提议去看“五四”以后最后的一位北大元老。“你同行,不看就看不着了!”──他说。单凭这句“看不着”我就愿意奉陪。路...  相似文献   

15.
树柔  平丽 《瞭望》1998,(48)
蜀山客(StuartSchonberger)(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直接投资部副总经理):80年代初,美国人说去中国就像去月亮上一样。小孩子在地上挖地玩,你问他挖什么?他会告诉你:“我挖到中国去的洞。”这些在今天听起来像天方夜谭,都确实发生过。我来中国...  相似文献   

16.
封五昌 《各界》2013,(3):29-32
我国著名戏剧活动家、教育家、导演、剧作家封至模先生(1893-1974)是我的叔祖父,因排行第六,故我管他叫“六爷”(以下简称“先生”)。  相似文献   

17.
赵畅 《党政论坛》2008,(17):58-58
胡耀福是胡耀邦的胞兄。他是湖南省浏阳县中和乡苍坊村一个农民。1992年9月6日,他在老家溘然长逝,享年83岁。在胡家设置的灵堂中央,李昭(胡耀邦夫人)率儿女献的花圈非常引人注目,而最惹眼的还是挂在大门两旁那副挽联——“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作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民。”  相似文献   

18.
1984年7月29日,周氏三兄弟中最小的周建人在北京逝世,他在三兄弟中是做官做到最高的。(出版总署副署长、高教部副部长、浙江省省长、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和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常委和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  相似文献   

19.
杜顺安  王丰 《各界》2010,(4):16-19
如果蒋介石在崛起过程中,少了杜月笙,少了青帮、军统局,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蒋介石果真递过“红帖子”,拜在杜月笙的门下吗?杜月笙究竟为何事与蒋介石渐行渐远?为何大骂蒋介石拿他当“夜壶”?为什么1949年不愿跟随蒋介石父子到台湾?对于昔日被誉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其长孙杜顺安(其父即为杜月笙长子杜维藩)回忆他的祖父晚年种种,并解开几许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7,(41)
中美关系大事记(1972年———1997年5月)埃德蒙·马斯基(华盛顿第一联合国家银行副董事长):我父亲曾任四届参议院议员,后来在卡特总统期间出任国务卿,他多次访问过中国。我作为银行家,也将很快去中国访问,为此我感到很高兴。中国地大物博,市场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