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理解蒂利的理论,应该结合他一生关注的三大问题,即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蒂利认为,战争导致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各地强制和资本发育状况的差异造就了三种迥然有别的国家形成轨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蒂利在研究政治抗争时,均强调宏观背景的影响。此后,他提出了抗争政治理论。蒂利晚年将民主纳入到抗争政治的研究框架之中,提出民主是大众政治抗争的意外结晶。在思考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时,就暗含了他对民主起源的思考。在研究这三大问题的过程中,其关注视野又从重视宏观历史转向了强调微观机制。究其原因,这与美国社会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亨廷顿在考察分析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时,深入研究了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亨廷顿认为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具有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基础,但是经济发展又不是导致政治民主化的唯一因素,文化传统对民主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他认为新教文化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而儒教文化传统则妨碍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本篇论文是对亨廷顿的民主理论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欧洲的经验表明,构建现代国家与民主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过程的角度来说,欧洲现代国家构建内在包含着民族一国家构建和民主一国家构建的双重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一国家基本制度框架的形成在时间上早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在逻辑上优先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从国家构建动力的角度来看,民主化抗争是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民主转型,而且促进了众多的民生制度建设。从国家能力与民主化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强国家能力是公共权力民主化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公共权力民主化是增强国家能力的重要条件。欧洲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经验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的启示在于:现代国家构建与公共权力民主化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能够达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政治层面的体现。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把民主看成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天然产物,孤立地看待社会主义民主,甚至把民主仅仅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严重忽视民主的实现形式,使我们在民主化进程中经历了曲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加快民主化进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取得了成效。推进民主化进程是21世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作为政治变迁的基本形态,"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本为硬币之两面,但在理论研究中却呈现出重前者而轻后者的现象。政治发展研究笃信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内在地认为可以凭此避免政治衰败,一枝独大的民主化范式即倾向于认为西方民主化道路是后发国家通向"善治"的唯一途径。民主化范式内含着经济发展、精英政治、民族国家建构、民主巩固及其与民主化关系等四大命题。然而,理论与现实的张力反映出该范式存在"线性发展观"和"政体二元论"两大内在局限,导致其愈来愈难以解释现实政治变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长和科技革命的发展 ,世界范围民主化的浪潮正在兴起。对此 ,西方的一些学者将其称之为近代以来的第三次民主化的浪潮(以下简称“第三波”)。怎样看待“第三波”的到来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切实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第三波”的由来及实质谈到“第三波” ,不能不提到亨廷顿。因为关于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看法 ,虽然西方许多学者都有论及 ,但却集中表现在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著的《第三波———20世纪晚期的民主化》一书中。众所周知 ,亨廷顿是著名…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族际和谐是当今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对和谐的族际关系。但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一些影响族际和谐的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构建和谐的族际关系,是当今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晚近西方兴起的以解决多元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协商民主理论为我国构建和谐族际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协商民主所强调的平等协商、沟通交流、互助合作等原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族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的民族问题,既要重视历史的因素,更要深入分析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和国内各民族间相互关系的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对民族问题带来的影响,从中探索和正确把握新世纪初我国民族  相似文献   

9.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发展机遇、多种挑战、社会风险并存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类矛盾更加突出,这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一、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1.民族问题的正确处理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与民族的存在相伴而生,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对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是…  相似文献   

10.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中共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特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落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要超越1954年以来把政治协商理解为“咨政”的观念。咨政是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民主政治可以用咨政,非民主政治同样可以用咨政。咨政与民主政治没有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政治协商是决策程序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所在,能够影响决策的进程和方向。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以“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为目标,充实人民政协参与决策的职能,既能有效提升人民政协的协商质量,又能促进我国人大的权力制约,并促进我国政治协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其制度改革和转型的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1.
族际政治整合是多民族国家的一套维持机制。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需通过族际政治整合来协调族际关系以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族际政治整合的展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应坚持异中求同、刚柔并济、稳中求进、多维互动的原则,坚持以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统一与稳定、族际关系的和谐、边疆的稳定与民族的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可从地域、民族、文化等三个层面上开展讨论,其较低的认同度则根源于农村经济、民族文化、区域政治等多因素的影响。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保持高度政治觉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等,成为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度的有效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普赛特认为民主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有赖于认同、价值等社会心理因素为其提供合法性支撑,有赖于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充分互动。后发国家的外生性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异常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既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经济高速发展,亦有赖于基于共同价值和认同的政治文化作为支撑,还需要在“强国家-强社会”结构的互动中实现多元主体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推进政治民主化,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但是,制度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要以大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其主观指导上不能采取民主浪漫主义的态度和“漫灌式”全面推进,考虑到“成本“和效率,就有一个着力点的选择问题。 一、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关系上,必须把着力点放在经济发展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寻求政治民主化的具体目标和途径 经济是政治最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源、因素、缘由、原因,对如何用和谐的民族关系汇聚正能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国政治民主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内部发生了阶层分化,已分化成五大社会阶层.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家治理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政治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一元主导与多元共享紧密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路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实践与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一丰硕历史财富是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部署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基础。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以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力为基础建立的统一的国家政权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解决了各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治诉求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成功破解了所谓民族国家建设这个困扰人类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魔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也成功解决了历史上长期困扰中国政治发展的中央政权与边疆民族地方之间的国家组织关系问题。目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需要从国家制度层面加以调整以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体制转型来更适应特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一部分(该国、该地区)现代人的生活的一种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与政治现代化内含的价值相比,政治现代化模式本身只是实现其价值的工具和手段,但模式的选择却影响着每一个民族、国家找到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本文从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民主政治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中西政治现代化模式的不同之处,以期吸收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合理内核”,在立足本国国情的情况下去寻找真正属于我们的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德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沿着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祖国的统一,建设强大的国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何冠一 《外交评论》2009,26(4):94-100
“民主和平论”在冷战后影响日益增大,特别是在一些西方民主国家,甚至成为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虽然该理论的基本论点即民主国家的性质决定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或很少打仗,显得颇为雄辩和自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公认的民主国家的定义问题和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好战的问题。除了揭批其理论本身的瑕疵,本文拟从一个罕见的现代民主国家之间军事冲突的例子——英国和冰岛之间的“鳕鱼战争”出发,通过论述民主和平论在此冲突中的失效,着重说明:如果没有其他体系因素的调节,民主因素不足以阻止冲突的发生,民主国家之间同样存在走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