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根据反社会行为纵向发展的持续性或稳定性,可将其划分为限于青少年期型和持续终生型两类。限于青少年期型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并不代表严重性;在发展趋势上,这类行为较集中地开始于青春期,停止于成年前后,缺乏贯穿儿童期、青春期至成年期的持续性。研究表明,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反社会行为是一种群体性社会现象,并不代表个人程度的越轨,限于青少年期型反社会行为并不是犯罪预防的重点。我们应正确认识这类行为的性质,以对之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暴力的泛滥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认知、反社会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探讨传媒暴力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心理分析,以期从政府、社会、家庭寻求控制传媒暴力的有效机制,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体因素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能发生直接影响或与其他因素发生交互影响而促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变项,诸如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心理需求、情绪、压力、生活适应、智力等因素,生理因素是指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形。健康的身体以及愉快的生活,使未成年人偏差及犯罪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抑郁性、焦虑、自卑、不安、自制力、攻击性等人格特质使未成年人偏差及犯罪的可能性增大;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低会增大未成年人偏差与犯罪的可能性;情绪稳定性低、自我控制力差会增大未成年人偏差与犯罪的可能性。个体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各因素的核心,其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并与未成年人的个体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集群犯罪是因人群聚集演变而成的具有巨大社会破坏力的犯罪,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从集群效能发展为集群行为,再由集群行为恶化为集群犯罪,这是现阶段集群犯罪演进的一般规律。集群效能构成了集群行为的心理兆因,激发了群体的行为动机。群体因为集群效能的作用不断得到稳固和凝聚,最终从心理层面跨入到行为层面。集群行为与集群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为后者的爆发集聚了必要的人数要求和心理条件,但集群行为仍然在法治框架下运行。集群犯罪的发展过程须经历"萌芽期→发展期→爆发期"三个阶段。现实生活中的集群犯罪看似一触即发,事实上在爆发前,反社会性暗示早已悄悄改变着集群行为的性质,借助集群的特殊心理不断将这种反社会性暗示弥散至整个群体,改变集群行为的走向,最终将群体推向集群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5.
对校园学生暴力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日渐增多,已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有识之士呼吁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样一个困扰教育发展、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严峻社会问题。笔者从校园暴力的危害;校园暴力频发及家庭、学校、社会应负的责任多个方面反思了校园暴力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条件和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若干理论,对家庭中的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残缺的家庭结构、恶化的家庭关系、恶劣的家庭气氛、父母的反社会倾向和不适当的管教方式都对青少年行为造成重大影响,并从家庭的角度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宏 《法制博览》2015,(6):72-73
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会受到忠恕和自我力量的制约,由于个人现实际遇带来的不平衡,个体会通过贬低受害人和犯罪认同进行犯罪心理准备,当现实际遇扩大后,个体通过夸大委屈和抬高自尊将心理状态推向犯罪行为的临界点。犯罪心理的饱和状态是认知的过度说服和能量的绰绰有余。个体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是不断地进行经济性评估的过程,个体的基本公正观念、自我价值、自我一致性在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发的学生刑事被害现状显示,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对防范犯罪存在盲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存发展教育几为空白,因此开设防范犯罪侵害课程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的重大教学改革。其课程主要内容应涵盖安全觉警意识、防范犯罪知识、自救能力培训和生命安全情感的培养,突出对拐骗型、财产型、暴力型及性犯罪等重点犯罪类型的防范教育。在教学方式选择上应注重与青少年心理特点、社会实践和网络特征相结合,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时效性、可行性的防范犯罪侵害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与女性犯罪的上升幅度呈超出犯罪总数上升幅度趋势,其中,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女青少年违法犯罪占有一定的成份,并且,由于早恋行为造成的个体和一定范围的群体间的“越轨”行为──—亦称“前犯罪现象”,更成了女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应当对青少年的早恋行为予以应有的重视,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施以必要的教育。一、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造成女性犯罪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早恋行为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探讨近年来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上升原因,就不能不分析早恋行为的犯罪学意义。恋爱行为实…  相似文献   

10.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犯罪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的发生机制与外界环境相关。传媒暴力具有正负社会效应的两面性,决定了社会应对传媒暴力的策略。调整传媒暴力的社会需求与降低传媒暴力对少年犯罪的激励作用,是社会控制中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法律拟制的抢劫罪,转化型抢劫及其加重情节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也应当以其严重的侵犯财产权利及人身权利这一法益侵害的后果为标准。对于转化型抢劫及其加重情节的认定应当在保障人权和罪刑相当之间保持均衡。因此,可以通过对转化型抢劫罪基本犯罪的认定,并对转化型抢劫中的暴力或暴力威胁的手段程度、使用目的以及关联性等进行考量,在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下进行利益保护平衡的双重性考量与禁止重复评价等规则的考量,对转化型抢劫加重情节进行司法认定。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在满足转化型抢劫的情形下,应在违法性阶层以转化型抢劫罪对其行为进行评价,进而将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与他人共同犯罪情形下的教唆犯或帮助犯以转化型抢劫论处,以实现罪刑均衡。  相似文献   

12.
李莹 《南风窗》2010,(18):89-90
日本只有20%的校园暴力侵害行为是个体实施的,在教室中发生的群殴行为经常会覆盖全班同学。有调查显示,日本首都圈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有过欺侮他人和受欺经历。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中国的帮会团伙呈现出犯罪国际化、活动隐蔽化、纠合方式多样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特点。作为一股反社会的犯罪组织,帮会团伙犯罪成员主要以男性青少年为主,女性青少年犯罪近年呈现增长之势;从职业来看以无业失业和流动人员为主。帮会团伙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诸多社会消极因素综合反映,流动人口、失业人口,贫富分化严重,价值观念失范,社会控制和管理存在漏洞等是帮会团伙犯罪的诱因。控制帮会团伙犯罪必须从治标与治本两方面着手,才能使社会发展协调有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对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女子监狱1994-2003年度收押暴力型未成年犯的情况以及目前在押近千名暴力型未成年犯的犯罪情况全面调查入手.力求如实地将十年来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状况、特点及发展趋势反映出来,旨在透析新时期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发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预测和展望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少年暴力犯罪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综全治理青少年暴力犯罪,以及为犯罪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媒介的道德谴责上,而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放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上,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暴力型犯罪少年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宜采取以下矫治对策: 一、心理距离缩短法。犯罪少年由于他们的特有经历及这次被判刑所遭受的打击,一般对所有人都持怀疑态度,不讲真心话,不信任管教干部,这显然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流氓团伙是指三人以上经常纠集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组织、策划、指挥下共同实施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团伙。在当前新形势下,流氓团伙具有多人、多次、多种犯罪,上升幅度之大、涉及之广、危害之严重,都是前所未有的,是当前严厉打击的重点。湖北省南漳县公安局1991年至1993年仅逮捕的流氓团伙就有27件89名,占全部刑事案犯的11.5%,1993年逮捕39名,比1992年上升30%,比1991年上升85%。流氓团伙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主要形式之一,本文试图就流氓团伙犯罪特点与治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一、流氓团伙犯罪特点 流氓团伙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发生的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是流氓团伙反社会意识的外在表现。团伙成员在畸形的处世态度和对社会颠倒评价中类聚一起,聚集犯罪能量,向社会挑战,形成一股反社会势力。流氓团伙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紧密相关,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的解析,尽管组织未成年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中的盗窃、诈骗、抢夺等行为是由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完成,但由于本罪侵犯的犯罪客体主要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管理秩序,盗窃、诈骗、抢夺等行为也被限定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因此,本罪的犯罪主体不可能构成间接正犯。同时本罪的犯罪性质也决定了一旦“组织”行为中的暴力胁迫等行为超过一定限度、造成了未成年人不应有的伤害或死亡结果,应当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进行处理,而不能依照转化犯、包容犯等来处理。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犯罪者背后到底是什么动力使其形成犯罪需求。犯罪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实施犯罪的内部动力。犯罪人的需要与犯罪诱因是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的主要来源。同时,青少年的个体心理因素,家庭教育以及当前的学校应试教育都影响着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近年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一些未成年人卷入黑恶势力犯罪,虽然总量不大,但影响恶劣,令人痛心。一是虽然未成年人的年龄、心智等因素,决定了其在黑恶势力犯罪组织中多处于从属地位,鲜见有组织者、领导者,但实施非法拘禁、故意伤害、强迫卖淫等暴力型犯罪较为突出,且犯罪过程中常常不计后果,危害严重;二是参加黑恶势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数是被黑恶势力犯罪分子利用。一些黑恶势力犯罪分子为规避刑事处罚,利用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刑事政策,专门将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