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WTO协定的国内适用——以反倾销司法审查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条约在国内法中的法律地位:一元论与二元论之比较毋庸质疑,WTO《反倾销协定》对于各国反倾销法和反倾销司法审查的影响是巨大的,欧盟的反倾销法基本是沿用了WTO《反倾销协定》的规定,而美国也根据该协定修改了自己的反倾销法。其他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的反倾销法也主要参照了反倾销协定的规定。同时,由于WTO《反倾销协定》作为多边条约的法律约束力,各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不能不考虑到反倾销协定在国内法院的效力问题。这就牵涉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就本文而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国内法院是否应该以及是否能够适用反倾销协定这样的国际条约,如果可以,又应该如何适用国际条约的问题;二是国内法和国际法在冲突的时候相关优先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瑞  姚家儒 《法治研究》2008,(10):23-2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资源优势导致的市场份额急剧扩张使得全球各国特别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起诉大幅上升。笔者通过对美国反倾销法的本源——反垄断法和呈现贸易保护主义的《伯德修正案》的深入分析,概括出WTO规则与美国反倾销法宏观趋同及微观冲突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法因果关系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标准是反倾销法的一项重要内容。GATT/WTO的《反倾销守则》曾经采用“主要原因”关系标准 ,美国则一直坚持“原因之一”关系标准。前者的出发点是强调贸易公平 ,而后者则更倾向于贸易保护。“原因之一”关系标准并不符合WTO的原则精神。我国的反倾销法及其到目前为止的实践说明我国采取的是“主要原因”关系标准 ,代表了国际反倾销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加入WTO以后 ,应与其他国家一道 ,促使美国放弃“原因之一”关系标准而改采“主要原因”关系标准。  相似文献   

4.
刘静 《中国律师》2002,(4):29-30
一、入世后中国行政法治的转变据统计,在WTO的23个协议中,有21个与政府有关,WTO主要义务的承担者是成员方政府,其约束的主要对象和被提出争议的主体也是政府。入世后中国政府必须依照中国《入世议定书》、《工作组报告》以及《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的有关要求,进行行政法治转变,以使其符合WTO的有关要求。一个法治约束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枢的作用。(一)入世后中国行政法治转变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一,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行政法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在中国目前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立法中的实质性阻碍损害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荣 《法学杂志》2006,27(1):145-147
对国内产业的实质性阻碍损害是反倾销法中损害认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终确定是否采取反倾销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无论WTO《反倾销协议》还是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反倾销立法及实践中对此都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在分析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后认为,我国反倾销法中的实质性阻碍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尽可能早的损害发生阶段、做广义解释的“新建”产业、倾销对国内产业影响的宽泛解释。  相似文献   

6.
欧盟是针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指控与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欧盟针对中国而实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贸易,也成为中欧贸易关系正常发展的一大障碍。欧盟反倾销法一方面带有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另一方面较WTO《反倾销协议》,其立法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系统研究欧盟反倾销法的特点,对中国企业积极应对欧盟反倾销指控,争取有利的应诉结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WTO反倾销协议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面对反倾销法的使用出现了被滥用的现状,对反倾销法的探讨已经深入到整套制度的合理与否与发展趋势。完善各国的反倾销法律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国际社会的统一行动。文章分析了WTO反倾销协议的改革路径,指出比较现实的途径是对现行的WTO反倾销规则进行修改。修改国际反倾销法应该切实遵循以下原则:1.限制反倾销措施的使用;2.促进公平竞争;3.提高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4.考虑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作者对修改反倾销协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WTO反倾销法的宏观分析——以国家利益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TO反倾销法主要指与 1 994年关贸总协定有密切联系的《1 994年实施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下称《反倾销协议》)。本文从国家利益的视角 ,注重从宏观和内在动机以及国际经济相互竞争与依赖的现实 ,扼要地分析了WTO反倾销法的主要功能和体现的国家利益 ,指出 :一国制定与实施反倾销法 ,不仅要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实力与对抗性措施的制约 ,而且也要与国际性法律规范和国际公共利益相协调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反规避规则是反倾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研究对我国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反倾销反规遥规则的基本内涵及其立法演变,论证了国际反规避规则统一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明了反规避规则统一化在WTO法律框架内不断发展的情况,最后以中国为视角试图探讨反规避规则制度的基本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李金泽 《律师世界》2001,(11):11-15
一、WTO法律制度对我国现有银行法制的冲击 WTO法律框架中直接涉及银行领域的法律文件主要有《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附录(包括两个附录)、《有关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协议》、《金融服务协议》(包括框架协议及具体的承诺)。我国目前尚未公布加入WTO的具体承诺,银行法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WTO的一般性法律制度中。将来,与各成员方所进行的一系列谈判成果及具体承诺,也随着我国成为正式成员而直接地影响我国银行法制。由于现有银行法制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法律的基本原则、内容以及法制形成与发…  相似文献   

11.
WTO下行政补贴的原则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下的行政补贴原则应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框架下 ,充分吸收WTO基本原则的有关内容 ,并纳入《SCM协定》的有关规定 ,以使其内容具体明确。据此 ,应包括平等原则、比例原则、公开原则、国家辅助作用原则。平等原则着眼于对竞争者公平竞争权的保障 ;比例原则着眼于补贴措施与公益目的之间的均衡 ;补贴公开原则着眼于对行政主体在补贴领域裁量权的程序限制 ;国家辅助作用原则着眼于控制补贴行为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外反倾销法的两点比较王志华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如何利用反倾销法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笔者认为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形容更为妥贴。下面,笔者就反倾销立法的基本内容与国际反倾销法及有关国家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和“反规避”问题已成为国际反倾销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结合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法律以及WTO《反倾销协议》中的相关规定,指出了我国现行反倾销法中公共利益条款与反规避条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反倾销法在乌拉圭回合后的立法变化沈伟乌拉圭回合《反倾销协议》(以下简称"协议")通过后,各国反倾销法作了相应的修改。由于该协议在美国不是自动实施,以及美国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挠,美国政府通过了《乌拉圭协议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对美国反倾销法作了部...  相似文献   

15.
反倾销法领域研究的拓荒成果──评《反倾销法研究》张韬反倾销是当前中国对外开放中遇到的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性问题。在反倾销于国际贸易领域为各国普遍采用的同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窘迫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在境外屡屡遭受倾销指控并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案件行政复审、行政复议与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清  马军 《法学杂志》2003,24(3):27-30
WTO《反倾销协定》及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法都规定了行政复审的法律制度。反倾销行政复审与行政复议在法律性质、设置目的、审查对象等多方面存在不同 ,二者不应混淆。我国《反倾销条例》规定了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审查机制 ,对行政复审决定不服的 ,可申请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我国面临着来自外国产品倾销的严重态势。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WTO《反倾销协议》,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实行贸易救济的手段之一,被认为是国际反倾销法的一次重大革命,虽然它主要是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立法为蓝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根据WTO《反倾销协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称《反倾销条例》)。但中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同欧美的反倾销制度相比,在设计上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本文将从"替代国价格""司法审查","反倾销规避"等方面对中国反倾销立法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WTO反倾销司法审查规则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法院必然面临一个对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审查问题,因此,对WTO反倾销司法审查规则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是一项极为必要而且紧迫的工作。WTO反倾销立法的简要回顾WTO反倾销司法审查的立法与国际反倾销法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WTO反倾销司法审查立法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反倾销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英国与荷兰等10个欧洲国家签订了一个关于共同防止和抵制多种食糖倾销的联合行动,这是具有国际法意义的反倾销法的开始。不过,这也仅仅是一种区域性的反倾销立法尝…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入世看WT0协议在中国法院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中国政府分别与美国和欧盟达成了加入WTO的双边协议。随着中美、中欧加入WTO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为期不远。WTO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条约,从条约的角度看,国内法院无疑是执行国际条约的重要部门。因此,一旦中国入世,法院也将面临WTO协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WTO协议规则是指各国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时所达成的WTO一揽子协议,包括《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其各种附属协议,统称为WTO协议,为WTO所有成员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协议,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货物贸易多边…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替代国条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法之中的替代国制度是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惯用的手段 ,我国外贸行业领教已久 ,可《中国入世议定书》仍规定WTO其他成员方对中国可继续适用这一制度。本文探讨了替代国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多边立法依据 ,比较分析了各主要发达国家替代国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译例了我国《入世议定书》的替代国条款及其它实施条件 ,并就中国今后如何合理合法地直面外国的替代国制度提出了全面又有针对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