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山市提出打造"内陆型"国际旅游目的地,旨在解决过去旅游特色不够明显、旅游深度挖掘不够、旅游要素尚不齐全的问题。为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乐山应该实施实施"4个一、二、三、四"旅游发展战略,从政府层面到市场层面都服务全市旅游发展,鼓励全民参与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全景乐山,实现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2.
目前乐山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存在基础设施应用性较差、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弱、全方位服务的信息少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推动旅游相关信息互动终端建设,加快旅游商务平台的建设,打造独特旅游信息化品牌,支持在线旅游创业创新,推动乡村智慧旅游建设,让"互联网+"给乐山旅游插上智慧之翼。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种理念、路径选择和发展模式。酒店业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大众游客幸福感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坚持特色创新——建立本土特色品牌、模式创新——构建跨界融合的共享合作机制、服务创新——提供有"温度"的酒店记忆等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中关于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中必须设有旅游娱乐场所和旅游购物场所的要求,乐山需要规划建设一条旅游文化街,同时也是适应乐山旅游层次发展的需要。 一、建设乐山旅游文化一条街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乐山建成生态城市、旅游大市和经济强市的跨世纪发展目标,振奋人心,抓住了发展乐山经济的特色,完全符合乐山发展的实际,全市人民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建旅游大市必定要大力发展我市的旅游经济,使其  相似文献   

5.
铜仁市地学旅游资源丰富,级别较高,开发利用早,地学旅游的学科体系、资源类型及旅游产品对铜仁全域旅游的支撑作用明显,目前铜仁利用地学旅游资源建设了或获得了一批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且发展势头良好;未来铜仁地学旅游研究及发展应从为国家公园建设服务、为提升旅游品质服务,为研学旅游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出发,进一步推动铜仁全域旅游发展,从而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美丽铜仁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基本内涵就是海南面向全球搞旅游自由化服务贸易活动,主张对外实行“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政策。其目标在于实现“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景区零距离、产品零距离”,把海南建设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法律特色,有旅游服务业开放化、旅游市场国际化、旅游项目高端化、旅游文化多元化等。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法律地位集中体现出国际旅游岛是我国旅游服务业的“先行区”、“实践区”、“试验区”和“校验区”。  相似文献   

7.
锦州笔架山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特色鲜明,交通、服务具有区位优势,但旅游产品却处于较低层次,深度开发不够。本文概括了笔架山旅游资源的特色,浅析了笔架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开发水上旅游活动、体育探险旅游、整合区域旅游线路等深度开发与利用笔架山旅游资源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进贵州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要深挖贵州的人文和时代精神,将其深度融合到文化旅游发展体系中,又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既要突出贵州的旅游文化特色,又要探寻促进其融合的多种路径并厚植贵州的文化旅游土壤,为新时代贵州推进文化名省、旅游强省建设,共筑"多彩贵州"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要紧紧围绕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完善环境友好的服务供给体系,构建面向全球的营销推广体系,创新高效顺畅的运行管理体系,切实增强乐山旅游的国际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德建设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提升乐山旅游城市的形象,有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基于乐山市民公德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国际旅游目的地视野下市民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市民公德建设,践行乐山精神、加强市民公德教育,制定乐山市民公约、加强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旅游职业学皖是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旅游高等院校,是中央专顶资金"支持高职学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顶目院校、重庆市旅游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抓练计划"项目院校、重庆市"雨露计划冈职教扶贫"顶目院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作为乐山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区,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全力做好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提升市中区在四川省旅游版图中的份量。深入实施"旅游+文化",构建国际文旅产业。深入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开发特色精品旅游线路6条。集中打造张公桥美食街、嘉州长卷、天工开物文化旅游区、上中顺·嘉州集  相似文献   

13.
华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俗称“西岳”,又名太华山。华山以其雄奇俊秀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今中外华夏儿女的仰慕。华山在陕西旅游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鲜明的特色。在西部大开发中,华山旅游业应在保护、管理、规划、建设、宣传、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使其达到现代化的国际旅游标准,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展现风采。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重要论述,鲜明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属农"本质、"美丽"品质和"富农"特质,深刻回答了乡村旅游是什么、为谁发展、怎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创新运用和生动诠释,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意义。在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与有效载体的背景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重要论述,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坚守乡村旅游农本主色、突出乡村旅游乡土特色、提升乡村旅游质量亮色、鲜明乡村旅游为民底色。  相似文献   

15.
峨眉山市旅游通道沿线城镇建设要通过实施"建设符溪新镇,构筑产业服务基地;发展东部新区,创建最佳旅游城市;打造峨山古镇,建设休闲度假目的地;强化路网建设,夯实交通支撑基础"等举措,将旅游通道沿线四个城镇建成全市经济发展强轴,并以此推进峨眉山市双宜旅游城市打造,实现山城一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实现文化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旅游进入了"文化+""旅游+"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市以"一带双核"为龙头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这既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铜仁建设"一区五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河源具有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绿富双赢"、壮大县域经济可谓意义重大,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亟需政府主导、规范管理,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内涵,走特色发展之路,要立足于现状,整合资源,防止不利因素出现,还要和当前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依托市场,形成精品线路,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8.
张霞 《社会主义论坛》2020,(5):F0003-F0003
云南省临沧市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丰厚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创新文旅服务模式,深化以文促旅,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为基本路径,形成民族文化魅力,推进文化和旅游项目融合。依托临沧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深化以文促旅,把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开发中。  相似文献   

19.
论青岛国际旅游城市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市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首先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这是旅游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市场结构促进青岛旅游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入世后国际大旅游竞争的重要举措。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必须树立旅游业适度超前的战略,制定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规划,强调特色意识和形象意识。具体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搞大手笔,建设旅游精品;要进一步提高可进入性,完善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信息系统,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0.
建设乐山旅游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跨世纪发展重要战略决策。建设乐山旅游城市,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二、三产业。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需要,更是旅游城市建设的需要。弄清旅游城市辖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环保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乐山旅游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配套措施,对于加快乐山旅游城市建设和实现全市经济跨世纪腾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