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充分行使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努力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 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是指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举证、质证意见及辩护、代理及辩护言论受法律保护,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因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举证、质证意见及辩护、代理及辩护言论而追究律师诽谤或包庇等刑事责任。赋予律师享有庭审言论豁免权,能有效保证律师在履行辩护时可以无顾及地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意见,可以在法庭上就案件直率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公诉人、被害人展开激烈的辩论,不用担  相似文献   

2.
律师思维是指律师在办理案件、提供法律服务时的思考方式和具体方法。在律师思维中,法律方法处于主体地位。法律方法对于律师办理案件、提供法律服务有重大意义。律师在实践中应该合理地运用法律方法解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已正式入法,对被告人的律师辩护权的保障构成其正当性的重要基石。以北京市187份贪污贿赂案件判决书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被告人消极应对庭审,律师为辩护效果的取得起到突出作用。这表明,保障了律师参与缺席审判,就在形式上具备了实现"有效辩护"的可能。指派的律师参与庭审,既有利于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更能为缺席审判提供正当性依据。为此,必须对指派的律师进行制度规范。例如可从庭审细则制定、高准入选拔、异地指派、量刑文书、卷宗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规范,从形式上和实质上助力缺席审判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技术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很多刑事案件中的律师于庭审程序之外发布的各类言论获得了比其庭内言论更加广泛的关注,这一现象在近年来的热点刑事案件中频频出现。针对刑事案件中律师庭外言论,无论是域外法治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司法界都在讨论和探索如何规制律师庭外言论,但规制的逻辑前提是律师庭外言论需要被规制,这也应当是所有讨论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从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和法益冲突的视角探究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依据应当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13日至15日,中德澳经济纠纷案件庭审模式比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德国柏林司法局、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和北京市法官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市法学会的中外法官、律师、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模拟庭审及学术研讨。由于与会代表的法律文化传统不同,对法律精神的领悟不同,中德澳三方经济纠纷案件的庭审模式存在可比性,并由此呈现出研讨会的学术价值。中德澳三方法庭精彩的审判与深入的交流,使各方代表获益匪浅。本刊特约担任本次研讨会翻译工作的颜九红副教授就此作一专题述评,以增进读者对相关问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编者提示] 2004年9月13日至15日,中德澳经济纠纷案件庭审模式比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德国柏林司法局、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和北京市法官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市法学会的中外法官、律师、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模拟庭审及学术研讨.由于与会代表的法律文化传统不同,对法律精神的领悟不同,中德澳三方经济纠纷案件的庭审模式存在可比性,并由此呈现出研讨会的学术价值.中德澳三方法庭精彩的审判与深入的交流,使各方代表获益匪浅.本刊特约担任本次研讨会翻译工作的颜九红副教授就此作一专题述评,以增进读者对相关问题的了解. ……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但技能是律师改变命运并创造财富的关键。因此,必须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跨越。中国律师业务推广的困惑,西方律师经历过且已成功解决。律师在律师业务推广上要清楚:谁会聘请律师?他们如何聘请律师?什么时候聘请?在哪里聘请?为什么聘请?应懂得并运用教导式营销和杠杆关系网,应充分借鉴律师业发达国家成功律师的业务推广秘诀。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行动,科学地征服客户。就诉讼律师而言,不能仅追求业务推广成功,还应掌握娴熟的出庭技能。出庭前,应充分熟悉案情;应熟悉与本案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其他相关知识;应熟悉法庭或仲裁庭规则;应明确诉讼策略;应制作诉讼提纲。在庭审过程中,应尊重法官的权威并尽可能取得法官的信任;应结合庭审情况适当调整诉讼策略并修正诉讼提纲;应充分注意发言与技巧;应善于用证据构筑堡垒和摧毁证据堡垒;应善于运用法律,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但不是照搬法律条文。等等。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中国认罪案件律师参与"案多人少"的矛盾,在反思域外律师参与认罪案件模式的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为扩大获得法律帮助的认罪案件的范围提供可能,另一方面需要保障侦查讯问阶段律师在场、程序选择阶段律师建议、定罪量刑阶段律师协商功能,通过对认罪案件重要结点的着重规范,提高律师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公开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庭审的过程也是体现司法公平与正义的重要环节。从最初通过电视等媒体对庭审过程进行报道,到互联网时代中通过网络对的庭审活动进行直播,再到“自媒体”兴起后庭审活动的微博直播与互动,我国法院的审判工作透明化程度日益提高;司法公开的含义远大于庭审直播;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与公正,包括庭审在内的法院工作的公开,需要在合法、合理地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0.
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认罪的合法性、合理性、自愿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值班律师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法律要求值班律师有系统的阅卷权、会见权、协商权,但是在司法实务中值班律师阅卷权、会见权、协商权行使受限;法律将值班律师定性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帮助者。同时由于认罪认罚案件所带来收益较少,很难吸引优秀律师参与其中。究其原因,是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缺失。为此,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值班律师的诉讼地位,保障值班律师相关的权利行使等,使得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民事庭审语言是民事法官和律师语言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构筑双方谐调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法律效力由应然进入实然的重要媒介。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民事庭审语言呈现出不规范的现象,导致了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的缺失。从构筑民事庭审语言理性模式的角度出发,民事法官的庭审语言须做到程序、实体和调解语言三方面的规范,律师的庭审语言应突出事实性、规范性、简明性、智慧性。此外,民事法官和律师都应注重对声调、表情、肢体等非语言交往符号的规范运用。通过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的达成,共同塑造良好的司法职业形象,共同维护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目前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在认罪认罚的视域下,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具有协商性、帮助性和重心前移的特点。值班律师为被追诉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有利于提高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质量,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推进程序的顺利运行。我国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在认罪认罚的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法律帮助虚化风险。明确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者的角色,并且结合我国印发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的最新规范,进一步从值班律师的地位、权利和相关机制,探寻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律师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在庭审中发表代理意见,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因此,代理意见的观点是否鲜明,适用法律是否准确,证据是否充分、有力,直接关系到代理的效果和案件的胜败.律师的代理意见也只有本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据理驳辩,以理服人,才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一、检察机关规范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执行法定程序不严格.具体表现为:有的不依法保护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不履行或不及时履行告知义务,不依法送达或不及时送达诉讼文书,不依法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不让律师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不答复律师提出的取保候审申请,不让律师复制诉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资料等;有的甚至等到卷宗归档或上级机关案件质量检查时,才查漏补缺,突击补充相关程序性法律文书,以应付卷宗归档要求或上级检查.  相似文献   

15.
庭审形式的改革和辩护人提前进入诉讼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热点问题。控辩式庭审不走过场的前提条件是辩护人要有相应的时间和条件收集证据。过去,公诉案件在法院开庭七日前被告人才能委托辩护人。现在,律师了解案情和接受辩护委托的时间向侦查与检察迈进了两大步。侦、控机关同时感到压力,律师们则在前进的烛光里看到取证的艰难。这里,不应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辩护人能查阅公诉案件中的什么材料?过去,虽然辩护律师进入诉讼过迟、收集证据的时间太短,但他们"可以查阅本案材料"。由于法院受案时审查案件是实体性审查、…  相似文献   

16.
律师参与法庭辩论,是在法庭已经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为依法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就案件的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与对方进行总结性的辩驳与论证的关键性阶段。律师的辩论,必须有根有据,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意见,被法庭采纳,从而达到协助法院全面了解案情,作出公正判决,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之目的。因此,要当好一名称职的人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基于对法律和司法实践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司法对公众的权威力。微博直播庭审作为微博传播与司法机关庭审工作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具有司法公开、司法参与、社会监督和法治教育的功能,也正是这些功能使得微博直播庭审具有了司法公信力构建的特性。微博直播庭审从心理认同、制度实践、价值目标、司法主体、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树立法律信仰,落实司法公开,实现司法公正,提高法官素质,传播法治文化。从而实现对司法公信力的多维构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规定为当事人 ,这是我国民主与法制进步的表现。但是 ,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和全面 ,致使司法实践中出现《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参与庭审的相关法律规定并未得到贯彻执行的现象。为了切实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参与庭审的立法加以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律师执业豁免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的权利,可以保障当事人的人权,促进司法公正,保证律师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也有利于审判方式的改革。修订后的律师法规定了律师享有庭审言论豁免权,意义十分重大,应该完善相关立法,扩大律师执业豁免权的内容,并强化律师管理、完善律师惩戒制度,防止律师滥用执业豁免权。  相似文献   

20.
增强辩护力量、增加庭审对抗性是庭审实质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庭审实质化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刑事辩护进程,但却未得到实质性跨越,不仅改革之前的问题依然存在,还滋生了新问题。这与改革设计主体中律师缺位、改革路径下权利供给不足、律师培养方式与庭审实质化脱节、刑事法律援助的有效辩护条件未修复有关。改进庭审实质化改革下的刑事辩护,短期内应完善控辩审三方主体设计机制,加强律师出庭技能培训,中远期层面则要改革法律职业培养方式,延伸律师权利保障阶段,提高法律援助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