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载舟 《法制博览》2013,(7):221-222
行政补偿争议的司法救济途径不明,法律应当把行政补偿争议明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调解作为解决行政补偿纠纷的有效方式并未在行政补偿诉讼中明确规定。行政补偿诉讼的审理过程涉及合法性争议与合理性争议。对于行政补偿行为的合理性争议,在审理过程中应适用调解,并应注意调解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董敬民 《法制博览》2023,(21):33-35
行政法是我国重要的部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政法的基本含义,既体现了其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又说明其调整对象为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而非其他别的社会关系。行政法与行政息息相关,行政是行政法的重要内容,规范行政权是行政法的核心[1]。推进中国行政法治建设进程,就要学好行政法,尤其是要明确行政与行政权的区别,规范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严晓燕 《法制博览》2023,(29):58-60
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体系,其中平等原则是行政法的核心原则之一。但是在实际的行政执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行政机关的执法往往存在一定的选择性。本文将重点探讨平等原则在行政执法中的作用及其与行政机关选择性执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再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利。烟草专卖行政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权是烟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专卖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应依据合法、合理等基本原则进行实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设立自由裁量权的初衷是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行政过程更加公平、公正;行政处罚更加符合情理。所以,在当前的执法实践中,如何认识自由裁量权,如何更加有效的行使自由裁量权,如何制约自由裁量权是能否真正实现执法"规范与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严新龙 《法制博览》2023,(16):59-61
跨区域生态治理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行政法治应当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发挥良好的规范、保障功能。由于跨区域生态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协调问题,行政协议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各方面力量有效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为解决行政协议的合法性,确定行政协议的法治边界,行政协议应当坚持国家担保责任与“国家保留”原则。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的复合型、多元化在行政法治框架下有利于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行政刚性与生态治理连续性的冲突,通过行政职权配置的优化,实现跨区域生态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牛楠 《法制博览》2014,(2):145-146
我国法律规定尽管没有明确确立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但是都将行政信赖利益保护的基本精神融入在内,表达了政府对公民权利保护的意愿。只是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总体上法律环境的缺失、现有《行政许可法》的缺失、抽象行政行为中信赖利益保护的缺失。因此,从法律环境的构建、完善现有的《行政许可法》、抽象行政行为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为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焕茹 《法制博览》2022,(12):81-83
行政诉讼案件是因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和争议,律师无论是代理原告还是代理被告都应在事实基础上,首先分析案件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然后在行政法律关系的统领下进行行政行为合法性判断,并进而展开行政请求权规范或行政抗辩权规范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案件所交织的各种权利和义务,提出正确的代理观点,助力案件的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8.
罗晨中 《法制博览》2023,(35):148-150
行政机关的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根据行政机关自身的判断和决定,对具体案件进行决策的权力。这种权力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容易出现滥用或误用的情况。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行政机关裁量权的概念、范围、限制以及合理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规范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其权力的规范、合法和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制定有关行政规划的统一立法,虽然德国1976年制定《行政程序法》,但是,它只是就行政规划中一个很小的范围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然而,各国在行政规划制定的时候并不等于无法可依或者无准则之依,总要受到法律原则、一般行政程序等制约以及司法的监督等。一般而言,行政规划程序应当包含行政规划的确定、实施、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0.
刘顺坤 《法制博览》2023,(30):127-129
近年来,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突发事件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自2018年成立应急管理部以来,逐步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方面成效明显。其中,以村(居)委会为代表的基层自治组织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非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部分应急行为也遭到合法性质疑。为了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法治化水平,我们亟需对基层自治组织应急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优化。本文试论述基层自治组织突发事件应急行为的“行政应急性”,阐明借鉴行政应急行为的规制方法的合理性,进而提出以下基层自治组织应急行为法律规制优化路径:一是在立法阶段进行的法律规范;二是在行为的实施阶段进行程序性约束;三是在行为结束后进行权利救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