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残酷迫害至死,成为“文革”中一桩大冤案。但历史最终对他做出了公正的评价。 林彪向罗瑞卿发难,贺龙力保,林彪的暗箭瞄准了贺龙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由于林彪长期称病不出,  相似文献   

2.
1952年8月,贺龙与朱德、邓小平在全军第一届体育运动大会的开幕式上人们都知道贺龙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武术高手,一生热爱武术,弘扬和光大武术,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宗言 《新长征》2014,(5):62-63
贺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战争年代,贺龙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他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11月,毛泽东任命贺龙担任了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一职,之所以会选择贺龙,是因为贺龙的一生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18岁就通过比武成为"武状元"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一个偏僻的集镇——桑植县洪家关。贺龙的父亲贺士道以务农为业,兼做裁缝,一  相似文献   

5.
贺龙元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为党、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元帅却过早地被林彪、江青等人残酷迫害致死,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桩大冤案。本文作者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向您讲述贺龙元帅蒙冤的始末,史料丰富,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6.
贺龙元帅是一位对同志、对人民群众亲如骨肉的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1937年底,毛泽东曾称赞他“贺老总有三条嘛: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能联系群众。”贺龙元帅的光辉一生,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干革命,干工作。  相似文献   

7.
尚立昆 《湘潮》2014,(8):51-55
贺龙一生戎马倥偬,战功赫赫,平生却有两大业余爱好,一是下棋,一是钓鱼,尤其又以嗜好钓鱼为人们津津乐道。大江南北,到处都有他垂钓的身影,都留下了他钓鱼的足迹。 第一根钓竿收获父亲钓鱼绝技 贺龙出身寒微,全家11口人仅有两亩稻田和一卣多旱地,生活极端困苦。  相似文献   

8.
黄禹康 《世纪桥》2010,(4):32-34
<正>一代名将贺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湘西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靠两把菜刀闹革命,最终成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元帅。他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传奇色彩的故事。60多年前,贺龙元帅在丰镇舌战国民党和美国军事调停代表团的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0,(6)
正贺龙的一生,始终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足迹到处,都谱写着他关心人民群众的一曲曲赞歌。1934年,贺龙率一支红军路过一个小山寨,发现山寨的房子都被土匪烧掉了,老百姓怎样生活?他命令部队停下来,带领战士砍树枝、割茅草,为寨民搭茅屋、重建家园。临别时,还发给每户20多块钱,寨民从未  相似文献   

10.
共和国的元帅、将军,既是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勇士,又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常人。他们一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时时看到流血和牺牲,深知生命之可贵,爱兵如子、爱民如子、敬老慈幼成了他们的共同秉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时常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贺龙:“来了都是我的儿子”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戎马倥偬,骁勇善  相似文献   

11.
「求真理,离子别夫勇斗人间妖孽,为革命,碎玉沉珠堪称人中豪杰。」这是湘鄂边苏区人民对贺满姑烈士一生的赞颂。贺满姑,贺龙同志的胞妹,桑植县洪家关人,生于一八九八年八月三十一日。黑暗的社会、苦难的家世、艰辛的生活使满姑从小养成了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性格。只有十多岁,满姑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了「穷人要不受欺,不受压,就要有枪」的朦朦胧胧的意识,开始习武。一九一六年二月,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后,贺满姑也参加了贺龙领导的队伍,在南岔、洪家关、福建坡一带组织穷苦人打土豪,干得很出色,显示出她敢作敢为的胆略和才干。  相似文献   

12.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2006),湖南桑植人,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曾先后任北京、南京、沈阳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上世纪20年代,他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了革命。他23岁就当了红军师政委,除了贺龙的培养和影响外,还得益于他的良师益友关向应。廖汉生一生都对关向应充满了"敬仰、怀念、感激之情",尊关向应为"好领导、好首长、好老师"。  相似文献   

13.
谷志奇 《湘潮》2008,(8):42-43
为缅怀贺龙的丰功伟绩,宣传他伟大的一生,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桑植县委、县政府从1985年4月就开始筹备为他塑像。前后花了一年半时间,我负责此项工程的具体工作,经历了铜像诞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贺龙与新中国人民体育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担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是于1953年8月正式担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这一年的8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党组由贺龙、荣高棠、黄中三人组成,贺龙任书记。此后组建国家体委领导班子,也由贺龙筹备。  相似文献   

15.
贺龙元帅是一位对同志、对人民群众亲如骨肉的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1937年底,毛泽东曾称赞他"贺老总有三条嘛: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能联系群众。"贺龙元帅的光辉一生,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干革命,干工作。放下架子,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贺龙常说,一定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体察民情,建立感情。作为杰出的军事家,贺龙懂得士兵与战争制胜的关系。他说:"要用兵,就要爱兵。"他不仅这样教育干部保持密切的官兵关系,而且以身作则,带头做爱兵的模范。1928年冬,部队来到湘鄂边的高山峻岭之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7,(3)
<正>贺龙和廖汉生都是湖南省桑植县人,二人在革命斗争中走到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贺龙的培养下,廖汉生从一个土家族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共和国的将军。而廖汉生则始终敬重贺龙,直到晚年仍然怀念贺龙。廖汉生第一次见贺龙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贺龙贺龙的老家在桑植县的洪家关,廖汉生的老家在桑植县的长瑞乡。洪家关离长瑞乡不远。从长瑞乡到桑植县城,要路过洪家关。  相似文献   

17.
欧阳青 《湘潮》2006,(6):4-8
首次见面,陕北窑洞赞往昔毛泽东与贺龙都是高个子,两人都仪表堂堂,只是毛泽东更瘦更高一些。渊博、睿智的毛泽东,浑身上下散发着领袖的气质;威猛、忠勇的贺龙,处处洋溢着帅才的干练。毛泽东十分欣赏贺龙在威猛中带有的平和宽厚。的确,如果从贺龙的外貌看上去,他的全身,从头到脚  相似文献   

18.
《早年贺龙》序朱泽云值此纪念贺龙同志百年诞辰之际,中共四川涪陵地委党史研究室向同伦同志编著的《早年贺龙》一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早年贺龙》作者向同伦同志,是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政治部编写《贺龙传》时结识的好友。当时,他正在...  相似文献   

19.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贺龙的带领下,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红六师政委;抗日战场上,担任过代旅长、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建国之后,廖汉生又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父子两代人与贺龙的情缘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谈及与贺龙关系时说:"我跟贺龙的关系更长,更深。我跟贺龙是家乡人;我父亲就跟着贺龙,死在贺龙军中;我的  相似文献   

20.
歌颂贺龙的革命歌谣黄少文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贺龙元帅,在二三十年代的艰难革命岁月中,与川东南的各族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这里的人民崇敬他,唱出了“生死都要跟贺龙”,”跟着贺龙闹革命”的许多革命歌谣。“只求红军与贺龙,建设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