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勇 《探索》2005,1(5):18-21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成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抗战时期是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的转折时期,国民参政会的设立,为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契机。国民参政会为动员人力物力,支援抗战,协助政府推进经济建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国荣 《党史博采》2008,(12):11-12
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证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牺盟会是一个表面上以阎锡山为会长,实际上由我党控制领导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山西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坚持山西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影响中国抗战大局和国共关系的重要历史事件。事变发生后,为维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使国共两党团结抗战,黄炎培等中间党派的一些参政员以国民参政会为依托,与国共两党几经磋商,提出设置特别委员会,作为解  相似文献   

5.
牺盟会是一个表面上以阎锡山为会长,实际上由我党控制领导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山西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坚持山西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成立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重大的政治影响。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参政员,利用国民参政会这个合法的组织形式,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争取和团结其他党派坚持抗战,为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抗日战争爆发后,鉴于强敌入侵,民族危殆的紧急形势,为了更好地团结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一致行动起来,共同对敌,中国共产党和各中间党派纷纷呼吁,要求当权的国民党,  相似文献   

7.
王凤青 《世纪桥》2010,(10):40-42
<正>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为动员全国力量进行抗战,国民党政府成立了包括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国民参政会,从而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的交往提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调整,中共采取了不同的抗战动员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前,中共独立自主地开展了抗战动员,形式或明或暗。统一战线建立后,两党配合密切时,抗战动员做得有声有色;当两党磨擦产生时,抗战动员暗中鼓动,做到了不露声色。从动员对象看,全员覆盖,有的放矢;从动员机制看,借鸡生蛋,双管齐下;从动员形式看,方式灵活,激发了各阶层抗战热情;从动员效果看,为抗日战争凝聚了人心,也为中国抗战胜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虽然仍仅限于东北地区,还不完备,但对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推动东北抗战的发展和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尤其是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曲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探索为后来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可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最早形成和实践是在东北。九一八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迅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地主、军阀、官僚等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强烈的抗日要…  相似文献   

10.
论"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 《理论学刊》2006,3(11):25-26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广东党史》2005,(5):1-1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  相似文献   

12.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精神,颂扬上海军民的英勇杀敌事迹。《壁报》突出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抗战到底的指导思想,宣传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初期试图引领舆论走向的政治觉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共的影响力和声望。  相似文献   

13.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精神,颂扬上海军民的英勇杀敌事迹。《壁报》突出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抗战到底的指导思想,宣传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初期试图引领舆论走向的政治觉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共的影响力和声望。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目光定格在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里福建永安这座小山城——这里蓬勃发展的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是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它成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成为国统区抗战文化的重要枢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5.
<正>国民参政会旧址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最高咨询参议机关在重庆的办公场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74号,北靠临江门,南接较场口,东连解放碑,西望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是一座别致的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国民参政会于1938年7月6日在汉口正式成立,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国民政府的主要机构内迁至  相似文献   

1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共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法宝和根本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确立、发展、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共产国际都对中共提供了很多方针政策和策略。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正确的指示,但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我国抗战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初期,由于敌强我弱,北方大片领土沦陷,成千上万的爱国志士、文化名人及许多进步固体纷纷南下进驻桂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简称“八办”)于1938年设于广西桂林..它对内是我党南方局的一个秘密派出机关,对外是我党设在国统区的一个公开合法的通讯联络办事机构,“八办”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它在贯彻执行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抗战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揭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日本的侵略使中国陷入了极其严重的民族危机,毅然奋起反抗日军的疯狂进攻,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努力推动实现国共两党合作;组织抗日队伍,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实行抗日的积极外交,拥护国际和平阵线。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面抗战高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前后持续7年。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由隐蔽战斗在东南国统区的一批共产党员,与广大进步文化人士、爱国青年携手奋进,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共同培育出来的一簇文化奇葩。其时间之长、出版物之多、作者阵容之大、内容之广、战斗性之强、斗争之激烈,较之于国统区各抗日文化活动据点,可以说仅次于重庆和桂林。作为一个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历史文化现象,既有其鲜明的特色,又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10,(13):44-46
全面抗战打了8年,湖南有7年处于战火之下、硝烟之中,是重要的抗战后方和正面战场。当时,中共湖南省工委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领导下,在以徐特立、王凌波领导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具体指导下,积极领导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掀起了湖南抗日救亡的怒潮巨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