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文化实力是文化安全的基石和最终决定因素,文化产业催生着人类崭新的"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文化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同时,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由此产生的文化激荡,给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对于生活现代化的理解存在着重形式的倾向,缺乏深层次内容的改造,产生了诸多"意义缺失"的消极现象,致使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对文化发展与安全产生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要求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是历史发展差异性的供给源,是文化全球化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创新既符合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各民族对历史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因此,要实现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创新,应正确处理好趋利与避害的关系、借鉴与独创的关系、民族化和全球化的关系、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海燕 《理论学刊》2005,1(11):91-93
本文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差异、文化的融合、文化在全球化图景中的状态,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的条件下,各民族的文化既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挑战,也面临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就可以使自己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全球化进程加剧的条件下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展示的是多元文化交流、沟通和融合的丰富多彩的景象。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民族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考察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不是单极化、西方化,不是全球资本主义化.全球化不应该磨灭民族文化的差异.文章试图通过论述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指出全球化与多元化进程中"文化霸权主义"的危险,阐述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在全球趋势下的多元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美国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通过这两个民族文化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总结出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是化解异质文化问冲突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魏海香 《新视野》2006,1(2):57-59
文化全球化既是各民族和国家文化日渐交融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到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定结果;从文化全球化产生的历史来看,文化全球化体现为主导文化向非主导文化的扩张及非主导文化向主导文化的反扩张;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并存的文化交融进程。  相似文献   

7.
李金蓉 《理论学刊》2002,(3):117-119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趋同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生活方式的趋同和市场价值理念的相似。但与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以多样性为前提一样,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各民族国家间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刺激各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及不同于经济的特殊价值,也决定了民族文化差异的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贺萍 《实事求是》2005,(4):70-72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它对民族文化影响的结果取决于全球化实践主体—民族或国家对全球化的选择结果。目前,求同趋势和求异要求相辅相成地构成了全球背景下文化发展的基本事实。文化交流、互渗、互补和融合是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实现现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叶险明 《新视野》2007,3(2):45-48
基于对“文化全球化”解释学意义上的拷问,作者从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探讨了“文化全球化”,即:“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以及“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及其趋势。进而指出,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拒斥“西方中心论”和狭隘的民族文化观与向西方国家先进文化学习和发展本民族先进文化间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周恒  赵毫 《当代贵州》2012,(31):44-45
在举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民族文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民族地区如何打造面向世界的文化交流展示平台?面对这些问题,凯里市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搭建"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暨民族文化活动周等高端平台,为推动民族文化繁荣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有益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 ,与经济、政治全球化相比 ,文化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影响更为深远。文化在全球的冲突与融合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 ,也带来挑战。尤其在西方主流文化渗透全球的今天 ,如何构建我国文化发展战略 ,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竞争力 ,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立梅 《探索》2002,(5):87-89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其影响和冲击是全方位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有效的开展文化建设是涉及我国民抉文化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文化发展战略设想,即维护文化主权、扩大跨文化交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艳娜 《发展论坛》2003,(8):68-68,7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也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推进文化的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提升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一、文化创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战略选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特征,它对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要进行全面的文化交流。伴随经济全球化而生的文化全球化趋势,使当代中国社会正经…  相似文献   

14.
李建国 《求实》2004,(1):72-7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 ,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 ,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文化创新要确立一个科学体系 ,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要进行文化创新 ,需要各级政府、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耀先 《学习论坛》2004,20(12):78-80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态势 ,它全面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 ,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杂合是必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 ,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它只有以开放的态势 ,整合异质文化 ,借鉴外来文化 ,才能充满生机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 ,翻译策略体现着翻译主体的文化态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翻译中 ,如何做到既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共性 ,又要保护民族文化的个性 ,这是本文重点探讨和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俞思念 《学习论坛》2005,21(6):16-19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文化力”的崛起,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我们也是一个新事物,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其规律。关于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我们的探讨当然是初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从文化的世界视角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必须进一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文化建设;必须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中借鉴和提升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必须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置放到全局的高度;必须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大视野中看到民族文化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7.
陈大民 《求是》2012,(16):49-5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大景观。与此相应,捍卫国家文化安全,也成为所有国家在面临外来文化冲击时所必须应对的时代挑战。"文化边疆"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屏障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蚀、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是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维护世界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主权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觉。以文化自觉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价值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堂  杨振林 《求实》2007,1(7):69-71
对全球化历史进程缺乏价值和伦理的思考,导致文化全球化发展缺乏认同基础。当今文化全球化发展需要“人类共同文化精神的构建”和“不同文化交往伦理原则的构建”,以赋予国际经济、政治合作的文化价值诉求和不同民族文化世界角色的恰当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遵循人类共同文化精神和国际文化交流伦理原则,以民族文化身份参与文化对话与交流,既可以赢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也可以为人类文明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唐萍 《求实》2005,(4):79-81
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如何在文化发展领域保持自己民族的优秀成果,又不固步自封。在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并不断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应予重视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建设应体现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