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1993,(1)
一、东盟经济合作机构的演变 东盟1967年成立时,“曼谷宣言”规定东盟的组织机构包括:各国外交部长组成的外长年会,由东道国外长与其它四国大使组成的常务委员会,由各国专家和专务官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和常设委员会,以及在各成员国建立的东盟秘书处。其中,外长年会是其最高决策机关,一年一次在各成员国之间轮流召开,如有必要,还可召开非正式会议和特别会议。常务委员会负责执行外长年会所作出的决定,检查东盟各机构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2.
从东盟年会看东盟合作机制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 7月 2 4日至 2 9日 ,第 3 3届东盟年会在泰国曼谷召开 ,东盟合作机制取得新的进展 ,东亚区域合作前景日显广阔。东盟合作机制的发展过程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 )成立以来 ,每年 7、8月份召开一系列外长级会议 ,以推进区域内外的合作 ,称东盟年会。东盟年会经过 3 3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内外合作机制 :一是东南亚 1 0国外长参加旨在加强东盟内部合作的东盟外长会议 ;二是东盟 1 0国外长和东盟对话国外长共同参加旨在推进东盟与区域外国家协商与合作的东盟外长后续会议。东盟年会的发展 ,从机制看经历了 4个阶段 :第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致力于探讨东盟(国家)频繁使用东盟会议(场合)讨论南海议题的努力进程、背景与影响。"东盟化"南海议题是对东盟(国家)利用东盟会议(场合)讨论南海议题努力进程的简称,是南海议题"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或者是主要部分。东盟国家尤其是轮值主席国是"东盟化"南海议题的主力,背景是东盟国家在南海议题上对中国的顾虑。域外大国的鼓励与推动是"东盟化"南海议题的外部动力。"东盟化"南海议题的首要场合是东盟会议,也就是仅由东盟国家参加的会议;"东盟化"南海议题的另一途径是东盟会议的衍生会议,也就是东盟与其对话伙伴们的会议,如东亚峰会与东盟+1会议。南海问题"东盟化"的具体成果并不多,但不能否认或低估其实际效果。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是影响"东盟化"南海问题结果或效果的主要因素。不过,只要南海争议(议题)存在,美国与东盟国家推动"东盟化"南海议题的努力就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4.
晨曦 《亚非纵横》2003,(3):27-32
7月29日至8月1日,第9届东盟地区论坛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这是“9.11”事件后,东盟和来自亚洲和其它地区重要国家外长的首次聚会。与会各方就反恐、地区安全、区域合作、东盟经济一体化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因而被认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  相似文献   

5.
跨国就业不但是劳动者获取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而且能通过带动共同体经济的发展,加快共同体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内部的劳动力跨国就业人数日益增多,对此群体的社会保障覆盖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东盟社会保障一体化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虽然东盟及东盟各成员国在东盟共同体的发展进程中做出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为区域内跨国就业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议题上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东盟至今仍未能建立起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东盟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随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而逐年增加。1975年,东盟占全世界出口总额仅2.7%,1985年增加到3.6%,其后10年迅猛增长。1995年已占了世界贸易的6.0%,2001年更是达到了6.3%。东盟各国自建立AFTA决议开始(1992年),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计划被提前了两次,零关税目标也加速推进。一切都表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  相似文献   

7.
随着东盟宪章及经济共同体蓝图的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运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踏上新台阶。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引导。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演进趋势,提出了中国一东盟经济一体化战略框架。其基本思路是在合作方向与发展目标指引下,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多路径展开全面合作,构建一系列战略支撑,最终推动中国与东盟建成关税同盟乃至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该区域经济整合呈现出一系列格局性的变化。当前,东盟已成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以东盟为核心多层次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区域一体化体现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东盟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类自由贸易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影响逐渐显现。面对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我国必须积极调整亚太FTA战略,以应对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纵横》2013,(8):80-80
1~2日,第四十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中国一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第二十届东盟地区论坛和第三届东亚峰会外长会等一系列以区域合作为主题的会议先后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东盟外长会议结束后的联合公报重申东盟国家决心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建成东盟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967年至今,东盟不断以区域一体化为目标,实现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联合。但东盟区域一体化的速度缓慢仍受到质疑,各方对东盟能否在2025年之前达成区域一体化的目标仍存疑虑。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东盟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效率呢?是否可以通过分析东盟经济一体化决策过程的方式来了解东盟一体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本文旨在通过东盟成员国在群体决策中的表现、过程和方式来分析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运用模拟东盟决策模式的方式,解释东盟群体决策进程中易被忽视又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东盟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