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三权制约协调机制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权力制约机制应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为目的,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为原则,采取适度分权、相对制约的形式。各权力主体间应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权力的相互制约实现权力的有限性,防止权力滥用;通过权力的相互协调实现权力的有效性,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祝青江 《人民论坛》2014,(7):145-147
权力制衡主要是指把国家的权力分成若干个部分或系统,由不同的人和部门掌握,各个部分或系统相互独立,互相牵制和相互平衡的一种制衡原则和体制。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探索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之道,实现两者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权力制衡主要是指把国家的权力分成若干个部分或系统,由不同的人和部门掌握,各个部分或系统相互独立,互相牵制和相互平衡的一种制衡原则和体制。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探索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之道,实现两者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爱剑 《政策》2012,(12):92-93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这是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近年来,鄂州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一、科学配置权力,...  相似文献   

5.
申林 《长江论坛》2020,(1):39-45
分权制衡理论是西方近代时期出现并发展完善的一种政治理论。西方分权制衡理论的演进大体上呈现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从主张立法机关对其他权力机关的单向制约发展为强调立法机关与其他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第二,从忽视不同权力机关之间的力量平衡发展到注重各种权力机关之间力量的相互平衡;第三,从单纯考虑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发展到权力制衡与权力协调并重。  相似文献   

6.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之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既相互区别 ,又紧密联系 ,其区别表现在 :内容、法律要求、行使主体及相互关系、强制性、行为属性及指向对象、行使目的 ,主体享有权利或权力的完整性等方面的不同 ,其相互联系表现在它们之间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等四方面 ,它们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卢雷 《前沿》2005,(2):152-155
政治权力是利益主体间相互斗争的产物。政治权力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社会化和集中化的矛盾, 从而推动了政治权力向前发展。在当代政治生活中, 权力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权力化的双向进程使得国家和社会相互渗透, 公共领域越来越小。在我国, 塑造公共领域、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需要经历政治权力重塑和市民社会重构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09,(4):40-40
高新民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权力需要制约。是防错纠错和反腐败的根本之道,这已是国内外公认的观念,也是被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真理。但就权力制约的途径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这本质上是权力配置问题。也就是政治体制内部结构问题。至于以什么形式来体现权力的结构分配。如何体现权力之问的相互制衡,则应当根据不同的国情来加以选择,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二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即由来自于社会的力量来制约权力,这体现了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赋予警察使用警械的权力是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但该项权力的运用是建立在限制公民部分权利的基础上。警察此项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该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相互制约、互为基础的。为保证行政效率,保证国家强制力量的权威性,同时更为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持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10.
列宁强调,要防止因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党内个人专断以及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建立健全对权力执行者进行有效制约的党内监督机制。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改革和优化党内现有权力结构,健全和强化与党内决策权、执行权相制约相协调的专门监督机构,并保证其监督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成为中国共产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制度化反腐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管理中权力关系的失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大学出现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不平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泛化、行政任命的制度化、体现学术权力的学术组织虚位化等3个方面。对此应重新建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加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更重要的是,建立多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使得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由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组成,即人民主权、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权力监督。权力监督是其内核。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现行检察制度基本框架之内的一项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了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为我国构建大部门体制的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了思路。而如何实现这种权力结构重构,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所面临的难题。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建立及其对权力分工与运作的初步探索,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实现政府机构权力结构的重构和大部门体制的构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世谊 《群众》2010,(1):73-74
<正>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  相似文献   

15.
林婷 《新东方》2005,(9):38-40
宗法势力与现代公共权力两者在权力来源、权力运行基础、权力运行规则等方面都不同,这决定了宗法势力与现代公共权力两者本质是相互排拒的,这导致了宗法势力在参与公共权力支配时有诸多的弊症,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意识三个层面。认识弊症是防止宗法势力对公共权力渗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权力寻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源,认为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与生产的分离,打破政府垄断,以切断寻租的源头.指出权力寻租赖以存在的土壤在于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制度设计的失当,强调在制度设计中要强调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的相互制衡关系以化解利益主体的冲突.通过对导致权力寻租的制度漏洞分析,提出了相应制度创新对策,进一步提出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制度上彻底根除权力寻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表明权力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今后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要求。而加强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对于反腐败、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化改革也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是作为试点的深圳市积极探索实行大部门制改革的有意探索。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水平,增强政府对社会回应性的需要。从深圳市"三权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运行效果来看,部门综合化与精细化要相互协调,部门内外监督相结合,执行要突出高效化、去部门利益化,决策要突出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推进"三权的相互制约与协调"的有效途径,进而使得各权力主体间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权力运行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影响力与权力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影响力腐败指权力主体或特定关系人利用影响力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在职权力主体、离职权力主体以及非权力主体的影响力腐败。社会对权力本体观错位、拜金主义消极影响、法律不健全及监督缺位是影响力腐败的重要原因;消解影响力腐败,必须从理念培育、制度约束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制度、权力和自由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不相容的,甚至是对立的。不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经验,制度、权力和自由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既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存在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保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