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章越松 《探索》2006,3(6):21-24
江泽民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体现了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价值关怀,内涵了丰富的价值思想。这主要表现为以人民群众为本位的价值主体、以第一要务为标准的价值评价、以执政为民为选择的价值取向、以创新为动力的价值创造和以全面协调发展为手段的价值实现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主旋律。邓小平的发展价值理论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谁"的问题。发展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发展的价值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以人民为本位价值理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所表达的价值追求思想深邃、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人民进行精神世界的建设和精神家园的培育。一、当代中国人价值追求的进一步凝练价值追求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在中共党史和中共思想史阶段划分问题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本文以中共思想史研究对象的界定为切入点,就中共思想史分期标准及掌握尺度提出看法,并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共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贾玉娥 《党史文苑》2007,3(11):43-46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主旋律.邓小平的发展价值理论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谁"的问题.发展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发展的价值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以人民为本位价值理论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共政治思想史是中共历史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两大学科都无法回避的课题。一方面,中共政治思想史以中国共产党在诞生、发展、成熟过程中整个“心路历程”为研究对象.是中共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共的政治思想又是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潮的一支,有着从非主流到主流、由从属到支配的发展脉络.其对于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潮和政治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征程和新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呈现出新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新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它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征程和新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呈现出新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新时期以民为本的思想,它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的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以“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出发点,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现实价值目标,体现了邓小平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贯坚持、倡导的统一的是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人民群众的价值要求及其自觉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的现实统一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为标志,围绕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一普遍存在的基本价值的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仍没有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更是一种体现更高文明、更高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评价社会主义的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1.
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80年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1979年全面拨乱反正的促动下,党史研究者通过表达打破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解放禁区的文化诉求和对极左党史编纂学的批判,重塑新的党史研究理念和秩序;学科体系与关键学术环节的建设,彰显出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方向;继承传统治学思维的重评史学则代表了党史研究学术化的趋势。1979年是党史研究学术化进程的起步之年。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80年代头三年开创历史新貌与重塑中国文化的进程中,新的党史研究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党史研究最终重返历史科学,拨乱反正史学的学术性得以增强,培育了党史研究的学术"问题意识",促进了党史研究多元化格局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趋势显著加强,一种有别于传统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治学传统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先进性问题,是一个有着长远历史和深厚渊源的问题。古田会议伟大的历史贡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开辟出了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几十年来,它对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六个为什么"包含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发展道路、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制度、发展动力等重大政治问题上的基本思想观点。科学回答"六个为什么",必须把握历史尺度、实践尺度和国际比较尺度。历史尺度强调必须把现实问题放到较长时段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清醒的学理分析,形成切合实际的科学理解;实践尺度就是站在实践立场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理论认识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国际比较即以宽阔的世界视野观察中国,从而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6.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价值行动与价值宗旨"的集体智慧,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为了谁、依靠谁"的精辟总结。文章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人百年追求等角度来深刻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背景渊源;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目的、发展原则、力量源泉、价值取向来把握其思想内核;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指南、汇聚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之力等方面来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7.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把自己的党建设好,既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和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又关系到中国能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期实现现代化伟业的宏伟目标。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建党理论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不靠搞政治运动,而靠严肃党的纪律、改革和完善党的制度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群众观与中国传统重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人民负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深入研究毛泽东群众观中的“民本”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乃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以科学性为认识基础和历史取向,以人民性为主体定位和民主取向,以实践性为现实依据和文明取向,以开放性为内在动力和发展取向,从而为我们党构建了一个多层次、诸功能的发展创新的完整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对党的先进性在历史新时期进行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