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共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这被认为将带来我国劳动人事领域内的一次重大革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副所长蔡争对此解释是:  相似文献   

2.
博识文萃     
中共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这被认为将带来我国劳动人事领域内的一次重大革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副所长蔡(马中)对此解释是: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7,(3)
正1932年夏,中共中央特科决定尽快在湖南成立专门的情报组织,要求迅速派员打进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内部,收集蒋介石与何键针对我井冈山及湘鄂赣红军的战略部署,并伺机分化瓦解敌人,暗中保卫红军。为安全起见,周恩来亲自部署这一工作。他指令王学文、李克农(前后不同时期)具体实施执行这一计划,并严格地明确了一对一单线联系的要求。经中共中央特科严格考察,1932年入党的湖南衡阳籍著名左翼作家刘  相似文献   

4.
在和平解决两安事变时,蒋介石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的事宜。中共中央注意到这一意向,周恩来的南京之行已在酝酿之中。可是,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被扣后,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改变了原先的计划。1937年1月5日和6日,毛泽东等连日给在西安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5.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即"宁夏战役计划"."宁夏战役计划"是在国际国内形势急剧发展变化的历史转折关头,党中央经过慎重思考制订的,"实政治、军事、经济、国内、国际之主要一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这一计划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战略计划搁置的原因,外部因素是由于日本进攻绥远引发了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共产国际改变了援助方向,战场态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内在原因是由于张国焘消极避战,贻误战机,红四方面军渡河部队难以单独完成战役任务,"中革军委"对实施战役计划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6.
要言     
正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这是习近平同正在北师大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贵州小学骨干语文教师交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9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  相似文献   

7.
从1949年夏秋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南沿海起,直至1958年年末,人民解放军在这一地区持续进行了10年之久的激烈军事斗争。这场斗争,既是国共长期内战的延续,也是造成当时中美对抗的一个焦点。近几年来,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况逐步公开,国内对这段历史的学术研究探讨已经有所开展。本文仅就中共中央于50年代在东南沿海斗争的战略方针问题,试做一专题论述。解放台湾计划的制定及其中止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南沿海和解放台湾的计划,是中共中央自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全面崩溃后根据形势的发展逐步拟定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十五”计划的建议当中提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粮食安全”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当中。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在粮食工作问题上的一次观念更新,而且对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政治使命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历史视角解析这一政治使命,就要关注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历史轨迹。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历史轨迹体现在我们党执政以来建议、领导、制定"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的整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进行领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31年至1934年间,中共中央从未改称为中共中央局,中共中央内部也从未设立过中共中央局这一机构,临时中央到达中央苏区以后,也从未使用中共中央局名称进行活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中共中央局"这一名称是中共苏区中央局的简称.  相似文献   

11.
1930年10月下旬,六届三中全会后的党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要求争取革命在湘鄂赣三省首先胜利。在国民党军队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利用打破国民党军队围剿后的有利时机,运用正确的方针、策略,使中央根据地更加巩固和扩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王明左倾错误方针在中央根据地开始推行后,排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正确意见,冒险地命令红军攻打中心城市或向敌人兵力集中的地带发动进攻,过急过快地要求根据地连成一片,结果丧失了中央根据地发展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2.
韩强 《理论学刊》2008,3(2):17-24
高等学校党的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经受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使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的恢复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改革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至今的创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德日法西斯崛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全力应对希特勒德国的同时,又力图避免与日本发生战争,制定了通过开辟陆路交通线,从物质上援助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达到制约日本、保全自己的战略,"打通国际路线"就是落实这一战略的重要方针。"打通国际路线"既是苏联的需求,也是中共的需求。中共中央及红军在长征后期和长征结束后积极实施这一方针,对中央决策和红军的军事行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援助,中共及红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特别是苏联与共产国际的原因,中共及红军始终未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理论研究,应特别重视“二元结构”、“剪刀差”、“费税改革”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规划《建议》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规划建议通篇贯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学、社会学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执政学意义,它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民主、执政能力、执政方式、执政思想、执政理念和执政基础等有创造性的发展,将有力地指导中共在二十一世纪的执政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以甘肃省四清工作队员为中心的考察,可以看出中共中央为了掌控四清工作队员,进而控制运动走向,展开了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工作队员的培训与选拔、政治待遇与生活保障、组织安排、奖惩与整训、检查和鉴定制度等。这些制度安排制约了四清工作队员在运动中的行为选择,保证其最大程度地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7.
谢劲 《理论建设》2021,37(1):22-2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确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后认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现实的战略抉择,是遵循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发展的安全保障和价值实现。研究旨在为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对策和重大现实意义提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党中央和毛泽东在1937年12月就作出《中央政治局对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认为南方游击区长期坚持了英勇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正确的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成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南方游击区的同志是全党的模范。这个评价是很高的,却也是很科学、很客观、很有分寸的。本文旨在解读、诠释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南方游击区的这一科学评价,以加深认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关六届四中全会前后有关王明的研究,有的论述不够准确,有的存在认定错误,还有一些重要史实至今无人提及。本文依据相关档案材料,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的原因、米夫来华的时间、米夫来华后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的首次会谈、米夫操控六届四中全会的缘由以及王明在六届四中全会后操纵中央领导权的过程等一些史实进行了考证和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