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这些大家名人的激励下,相信今后在宁化客家祖地这块福地上会养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宁化的天空将会更加璀璨。"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这是郭沫若《炉中煤》中的诗句,也就是这眷念祖国情深的诗句让我圣洁的童心里生发出对郭沫若大文豪的崇拜。参加工作后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在宁化济村乡,一位老人告诉我:"据传,郭沫若是宁化客家人,  相似文献   

2.
百味书屋     
《台声》2005,(1)
《在春天回想一个比我年长的女人》    作者/乐小天 玲姐对我说:" 天,我比你大一倍!你四十岁的时候,我都八 十岁了!"我告诉她不对,我四十岁的时候她应该是五十八岁。 " 姐弟恋",还要做名词解释吗?打开网页你就会发现," 姐弟 恋" 早已升级为最热门的话题之——所以,《在春天回想一个比我 年长的女人》也更有了受欢迎的理由。 一段取材于真实生活的"姐弟恋"故事。小说的男主人公小天18 岁时爱上了一个比他大18岁的女人玲姐。这段在常人眼里不可思议 的恋情经过5 年的历程,终于以完整形式保存下来,这其…  相似文献   

3.
我在美国工作22年后回国,除了归属感外,也因为对中国的远景有信心.但近期,我和很多人一样有诸多担忧.作为科学研究者,我担心中国科学的基础不够坚实. 一、科学值得大家关心 1978年初,我上大学前不久,以郭沫若名义撰写的《科学的春天》、徐迟采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先后发表,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投身科学.30年后时过境迁,从海外回来感受到国家的巨大进步,也感到全社会对科学的态度有很大变化.前几天,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新华社发了消息,但社会上,即使在科研单位似乎也鲜有反响.  相似文献   

4.
春回大地,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阳气亦顺应春阳之气向外疏发。 根据春季春阳升发,乍暖还凉等特点,春季保健首先要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节制和宣达春阳之气,并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调理。  相似文献   

5.
春鸟     
春天来丁但我生命的枝头却吐不出一芽少七嫩绿一只春鸟落在我的怀里把我沉睡的‘诊径轻p日醒春鸟@冯东海~~  相似文献   

6.
《默觚》是魏源的读书笔记,后来被整理成册,收入《古微堂内集》,分《学篇》与《治篇》两个部分。其中学篇侧重于论天人与道,治篇侧重于选才治国。欲一窥魏源的哲学思想,应从《默觚·学篇》入手。魏源在此篇探讨了天人关系,体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阐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了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展示了进化史观。魏源《默觚·学篇》蕴含的学术思想既有启蒙意义,也有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文化强调一,又强调多。为什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郭沫若的诗里面,有一句话有人说最早出自《华严经》,就是"一的一切,一切的一。"并非说我自己说话只是一,我同时看到了多,我代表的是多。我的一,代表的是一的一切,当我说一切的时候,又统一成为一。原以为这是中国文化当中十分绝的地方,一是一,切就是各种部分,又是一,又是一切。后来我知道,人类有这个观念。2016年9月,我在  相似文献   

8.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3月3日,安徽省铜陵市特教学校培智八年级的教室里传出优美的歌声。铜陵港务公司的9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市特教学校,开展"爱心助教"活动,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快乐。青年志愿者朱庆甜为孩子们上了一堂语文课。导入课题之后,朱庆甜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朗读了课文《春天在哪里》。"老师课文读完了,那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春天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在枝头上"、"在草地上"……整节课的气氛都很活跃,孩子们和老师之间也很融洽。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后,再一次深入阐释"中国梦",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心情激动,立即拨通了蒋开儒老师的电话。蒋开儒是中国著名的词作家,他创作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已红遍大江南北,而作为姐妹篇的《中国梦》亦唱响。和蒋开儒谈着谈着,电话这头的我眼前不禁浮现因工作关系,多次走近蒋老师和他的《中国梦》的情景……梦的诞生"中国人,爱做梦,千年美梦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0.
(一) 关于庶人的阶级成分问题,我在前作《论庶人》(1978年《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中已有论述。我认为庶人不是奴隶,而是公社成员,就其阶级成分说,则是平民。但过去郭沫若同志认为庶人却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07,(1):5-5
又见春风,又逢“两会”。春天的盛会——湖北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沐浴在鲜花、彩旗、掌声的海洋里。全社会浸润在两会团结、民主、求实、奋进的春风中。绿草红花拥抱春天,百鸟和鸣歌唱春天。作为湖北省政协机关刊物,《世纪行》更有责任为迎接盛会呐喊造势;作为中国期刊方阵成员、双效期刊和湖北省第四、第五届优秀期刊,《世纪行》更有能力为盛会营造气氛,歌唱春天。  相似文献   

12.
竹径通幽处     
徐忆农 《江苏政协》2010,(Z1):20-21
在新近出版的《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中,读到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中所云"竹径通幽处",记忆里似乎一直是"曲径通幽处",怎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相似文献   

13.
正一雷惊蛰始,酣睡春醒时。今天是惊蛰节气,迎春花含苞待放,春天来了。有人说,参加全国两会,是赴一场"春天的约会"。赴约,不能空着手来。提案,是最好的礼物,更是一份交给人民的答卷。我是新任委员,第一次参会,唯有尽心履职,才有可能做到不负重托。我来自医卫界,医学是我的专业,今年我带来了一份《关于完善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的相关建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6.7%,预  相似文献   

14.
1946年,重庆教场口发生了国民党特务殴打民主人士郭沫若、李公朴的事件,激起全国公愤,延安各界推举黄齐生到重庆慰问。4月8日,黄齐生与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及叶挺夫妇乘飞机返回延安,不幸在山西兴县东南的黑茶山遇难。郭沫若闻讯写了一首《哭齐老》的诗:“齐老,你的牺牲更增加我和人民的沮丧。你是因我而死,我今生今世永不能忘。  相似文献   

15.
1981年夏天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曾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你的外部形象,你的谈吐,你的直率的性格,都和我的想象太不相同了。在此之前,我读过你的小说《北望园的春天》、《寂寞》和《一个唯美派画家的日记》。这些作品,尤其是那篇《北望园的春天》,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作品写的是抗战时期滞留在后方的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憧憬,你那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文字,令我拍案叫绝。这样一来,不知怎么,我想象中的你就是一位面目清癯、谈吐幽雅、性格平和、  相似文献   

16.
刘晓平  刘立 《求索》2010,(6):207-208,7
郭沫若的诗《炉中煤》人们都很熟悉。他在诗中把自己比喻为火炉中燃烧着的煤,把祖国比喻为"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他在《创造十年》中又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种比喻,有些人会觉得不伦不类,因为一般人常把祖国比喻为"母亲",比为"爱人"似乎不严肃。但在郭沫若却是郑重的,毫无轻佻之意。这是由他的女性意识决定的。这里要谈的就是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为我国农历的鸡年,在十二属相中,鸡,竟是唯一的鸟类。对鸡的描述,古已有之。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鸟"加"奚"的"鸡"字了;《诗经》中,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的养鸡描述;《道德经》中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间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仅次于龙的图腾动物,在"血统"上,也与鸡近缘,或许,凤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野鸡。《山海经》记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凤凰";"黄帝之时,以凤为鸡"。千百年来,凤的地位至高无上,"龙  相似文献   

18.
自"公民文苑"面世以来,我是期期必读,必细读,有的文章甚至反复咀嚼、玩味!本期的三篇文章,颇令人爱不释手!《我和春天有六次约会》是一篇充满"爱"的短文,爱故乡、爱父母、爱妻子、爱朋友、爱子女、爱自己。难得的是作者李小米对自己说:"李小米,让我对你说,我爱  相似文献   

19.
春天的狂想 我是湖北沙市人,父亲是乒乓球教练,母亲和姐姐都是小学老师。我11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了7年京剧表演,毕业后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 《春天的狂想》是我的第一部作品,虽然戏份很少,但因了该片我在1998年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其实,给我这个奖只是评委对新人的极大鼓励,并不是我演得有多好。不过,我觉得自己比过去更加有信心了。随后,我在电影《上海纪事》中获得最佳女演员提名,在《蓝  相似文献   

20.
美食记忆     
正天气越发地炎热,小儿倾心听着窗外问道,知了一直"知了知了"地叫,是要叫人给它搬风扇吗?童言稚语提醒着我节气的变化,踱到书桌前一翻台历,发现这一日竟是夏至。《礼记》有言:"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我不习惯以阴历计日,但随着年岁渐增,陡然发现,老人们喜爱用阴历,是很有道理的。据说农历中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气候三种现象,所以在现代文明产生前,农事的劳作、气候的观测只能依靠节气来划分。而后,万物仿佛就此被"定调"。"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立夏鹅毛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