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梅义征 《中国司法》2007,(9):103-105
社区矫正制度是刑罚理念由单纯的惩罚转变为通过教育改造使罪犯重新回归社会(reintegration)的产物。早在19世纪,部分欧美国家已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到上个世纪70年代,社区矫正制度已在一些发达国家普遍推广。目前,部分西方国家和日本、韩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本文拟以比较日本、新西兰两国社区矫正制度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行刑社会化视野下的社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国家普遍盛行的、并被联合国预防与控制犯罪组织予以肯定与倡导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罪犯的体制与方法,它既是西方教育刑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刑罚经济原则和经济刑罚原则的具体贯彻,更是刑罚社会化、个别化、人道化要求的具体落实。根据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起源于19世纪中期英美等国家,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我国的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在我国,社区矫正是将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等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党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制度的刑法理念在于从以监禁刑为中心向自由刑的刑罚体系转变,是一种遵从人道主义、尊重人权的刑罚探索成果.监禁刑发挥着其有力的惩罚作用,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司法资源有限以及犯人回归社会困难等问题.因此社区矫正制度的推广有着直接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还处于摸索起步的初级阶段,尚需完善.因此本文从社区矫正的基础理论概念入手,探析国外的成功模式及经验,进而研究其对于我国的社区矫正的借鉴作用,以期构建完善合理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是一个国家未成年人刑罚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能反映该国家的刑罚制度的文明程度。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未成年犯的刑罚制度,在对未成年犯人的刑罚惩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成年犯社区矫作为一种人道、有效、经济的未成年犯罪惩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刑的成本,缓解了监狱拥挤压力,增强了行刑的实际效果,更有利于达到刑罚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一种行刑方式。社区矫正制度滥觞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一种对刑罚报复主义反思的思想成果.伴随刑罚种类的轻缓化、处罚的轻刑化和开放化的浪潮.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长足发展。社区矫正制度对于缓和社会矛盾、降低行刑成本、帮助罪犯重新回归社会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恢复性司法理念、标签理论、社会福利思想、刑罚的经济考量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出现成为国际社区矫正兴起的理论基础。在试点中,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呈现以下特点:分工负责和分类管理相结合,内部协调和各方参与相衔接。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因此社区矫正的制度设计应从法律、机构、人员和项目等方面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8.
刘政 《法学杂志》2018,(4):116-121
完善凸显刑罚本质和惩罚功能的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推进这项改革的基本路径应以社区矫正刑罚本质法理重塑为核心,从而弥补社区矫正刑罚功能缺失的缺陷,确立社区矫正刑罚目的的价值取向;同时,以社区矫正管理体制法律完善为重心,尽量克服社区矫正管理体制不顺的制度弊端,合理配置刑罚执行权能、不断提升刑罚执行效益。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发端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制定社区矫正法”纳入重点领域立法范围.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社区矫正为样本,对社区矫正实践中运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措施:按照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主要靠政府、矫治主要靠社会的思路重构社区矫正工作体制,确立司法行政机关的刑罚执行主体地位,并建立社区矫正垂直管理体系;扩大社区矫正类型,增设社区服务刑;细化操作规程,完善入矫阶段的调查评估制度,加强交付执行环节的衔接,实施“互联网+社区矫正”工程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明确收监执行主体确保责任落实,以期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耀伦 《法学》2006,(10):104-1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区矫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和采纳,是因为其背后包含了若干深层合理的基础理论,蕴涵着人道和效益的价值理念。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并结合实际,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化行刑理念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