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凌 《红岩春秋》2008,(4):68-73
《毛词〈沁园春·雪〉》,在《重庆统一战线》(双月刊)2001年第二期至2002年第一期上刊出后,各方友人纷纷索要,认为毛泽东这首词章在重庆公开面世传诵及其间的斗争,是抗战胜利后文化战线上的一件大事,是重庆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这是对我的极大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在笔者的报刊收藏品中,珍藏着一份1949年12月2日的《人民日报》。在这份报纸的头版新闻中,刊登了重庆解放的消息。1949年11月30日,对山城重庆来说是个划时代的日子。这一天,刘伯承、邓小平率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为这座千年古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2月2日,当天发行的《人民日报》第一时间把这一胜利的消息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期《人民日报》总期号是"第五二九期",黑白印刷,文字为  相似文献   

3.
《党的文献》 2 0 0 0年第 4期刊出郭思敏撰写的《毛泽东诗词的出版与研究述略》一文 ,《新华文摘》 2 0 0 0年第 9期予以转载。笔者读后 ,认为该文仍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提出以作补正。一、事实或史实方面的补正  该文说 :“从 1 945年《新民晚报》刊出《沁园春·雪》的传抄稿后 ,立即轰动了重庆山城。”其中《新民晚报》系《新民报晚刊》之误。中央文献出版社 1 996年 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在这首词后的附注中说 :“1 945年 1 0月 ,毛泽东在重庆曾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 (参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注 ) ,因而被…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在这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我应《红岩春秋》杂志社之约,为该刊先后撰写了两组文章,即《重庆市版图之历史变迁》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始末》,分别刊载于该刊1至5期与7至12期。从这两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在战火中诞生成长、在和平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90年前的1927年9月,因为时局变迁的关系,先前隶属于北洋政府的"重庆商埠督办公署"改为"重庆市政厅";同年11月,重庆市政厅正式成立,先前的"重庆商埠督办"也随之改称  相似文献   

5.
任竞 《红岩春秋》2013,(4):51-55
67年前,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国民政府当局对重庆城市建设进行了一次规划,形成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未来城市建设所作的全面规划,在重庆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18日,是设立重庆直辖市10周年纪念日。《党员文摘》在第6期“神州潮”栏目中刊登的《直辖长歌:重庆演绎10年之变》一文.是献给读者认识新重庆的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7.
正一《2015重庆福彩社会责任报告》发布2016年,重庆福彩发布了《2015重庆福利彩票社会责任报告》。这是重庆福彩发布的第二期社会责任报告,以“阳光福彩,公信为先”为主题,以图文形表的形式,披露了重庆福彩“十二五”期间和2015年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议题和关键绩效,诠释了重庆福彩构建和谐利益相关方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实践与贡献。  相似文献   

8.
1957年《诗刊》创刊,毛泽东把他创作的、包括《沁园春·雪》在内的十八首旧体诗词,交由《诗刊》发表。《沁园春·雪》在《诗刊》创刊号上正式发表后,一时注家蜂起,写了许多诠释文章。着重是对毛泽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地点及其有关的史实作了一些阐释。从20世纪50年代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许多注家写的有关这首词的史实考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说法:毛泽东这首词是1945年在重庆写的;毛泽东1945年9月6日,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看望柳亚子时,书赠柳亚子;毛泽东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后,第二天《新华日报》上就…  相似文献   

9.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一首《松花江上》的抗日歌曲迅速唱遍祖国大江南北。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歌曲《嘉陵江上》同样唱响全国各地。《嘉陵江上》创作于重庆北碚的嘉陵江边,由端木蕻良作词,贺绿汀作曲。1939年的一天,诗人方殷来到北碚探望当时在复旦大学(1938年2月,复旦大学内迁到重庆北  相似文献   

10.
《党员文摘》2006,(12):26-26
11月7日.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在阅读了2006年第11期《当代党员》后,在这一期的扉页上方欣然批示:“《当代党员》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办刊组稿.真正履行了‘喉舌’的职责。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努力把刊物办成广大党员喜爱的有重庆特色的思想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1.
应当尊重胡绳教授的原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基础部的副教授,1999年下半年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当访问学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沙健孙教授在《中流》1999年第12期上发表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评胡绳教授对毛主席的批判》一文(以下简称《沙文》)。我被醒目的标题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这篇长文,心里沉甸甸的。随后,我又认真地读了胡绳教授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刊于《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以下简称《胡文》…  相似文献   

12.
正"没有法治的中国梦,终究只是一场海市蜃楼。"2013年初,廉政瞭望推出了一组反响强烈的策划报道——《重庆警察》。6年后,我还能一字不漏地记起策划导读的最后一句。这是当时杂志社领导,在我的初稿上修改的。关于策划《重庆警察》的缘起,我所知的背景是,那段时间,有关重庆官场和重庆警察的事总见诸报端。关于重庆警界为一些被错误处理的干警"平反"的报道,也拨动着看客的心弦。杂志社采编团队进行了讨论,又和多名纪检干部、警界人士等交流,大家把目光聚焦到重庆警察——3年多来,他们被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8,(3):75-75
一、今年以来,本刊围绕重庆如何扩大开放这一重大主题,在第1期推出的“特别策划”《重庆新机遇——内陆开放》,在第2期刊登的本刊编辑部文章《以大开放建大城市带大农村》以及“特别报道”《大开放急需打开“四把锁”》等文章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本期再次推出“特别策划”《大开放的关键在干部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富有 《共产党人》2011,(18):28-29
2011年《共产党人》第11期转载了《创意也是生产力》(原载于《人民日报》2011年5月11日)一文,认真阅读后颇受启发教育。在我区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关键节点上刊发这篇文章,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深层次地了  相似文献   

15.
1861年,宜昌,一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轮船穿越西陵峡的浩浩江面,过巫山、闯夔门,沿长江溯流而上。这仅仅是英国人在长江上游地区的一次尝试,或者说是一次冒险。但距此15年后的1876年9月13日,根据英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所谓《中英烟台条约》,英国获得在重庆驻派领事的权利。曾经“据夔门以拒天下”的四川,从此不再有与世隔绝的宁静了。为使英国商船在川江上自由航行,1885年英方正式向清政府递交宜昌至重庆之间开航营运的照会,并于两年后在重庆成立了“川江轮船公司”。英国人的这一做法,顿时打破了中国老百姓历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法…  相似文献   

16.
<正>7月14日,"2017重庆首届雕塑大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这是重庆第一个关于雕塑的大型展览,150余件作品展现了重庆雕塑的历史以及重庆雕塑家的整体面貌。其中,长江大桥上的大型人物雕塑《春》《夏》《秋》《冬》的定稿青铜原件系首次公开展出。  相似文献   

17.
《红岩春秋》2011,(2):4-4
本刊获准公开发表珍贵档案《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重庆,作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发祥地之一"的结论,最终被史实印证。1920年3月12日,一群进步青年在重庆率先于全国成立"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91年后,这段鲜为人知、且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档案得以解密。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前夕,中央档案馆同意本刊公开发表这群重庆青年当年写下的《四川省重庆共产  相似文献   

18.
春风如笑     
正一元复始,春风如笑。一月,很多城市,都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这是2016年度第一期《红岩春秋》。每到开始,或者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习惯总结,习惯展望。感谢每一位与《红岩春秋》相关的人。过去这一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贯穿了我们全年的内容主题。我们设立了专门栏目,我们制作了老兵方阵特刊。我们坚持一些长期性、系统性的专栏稿件。比如重庆大轰炸口述史系列,重庆  相似文献   

19.
正陈铨其人及其作品近日,笔者读了《党史博览》2016年第11期《国民党与〈野百合花〉事件》一文。该文记述了1942年延安内部因王实味一组题为《野百合花》的杂文引发的事件。其中,国民党居心叵测借机炒作从而推波助澜,使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恶化,形成延安整风运动中出现"审干"升级进而"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无独有偶,当年稍后在重庆等地上演的一出话剧《野玫瑰》,也由于一  相似文献   

20.
在《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上,刊载了《纪念侯外庐教授诞辰90周年暨中国思想史学术讨论会综述》一文。该文写道:“1925年,侯先生结识了中国共产主义的伟大先驱李大钊。两年后,他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并开始翻译《资本论》。回国后于1932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本论》中译本。”单就中译本《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的出版来说,其实最早的不是侯外庐,而是陈启修;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