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47年7月17日至9月底,来自各解放区的代表100余人,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9月13日,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乡村人口为标准,平均分配土地.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土地会议到义合会议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中央工委所在地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详细地研究了中国土地制度情况及各地土地改革的经验,对"五四指示"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经过中共中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员(河北)》2021,(7):F0004-F0004
《中国土地法大纲》,长18厘米,宽12厘米,1947年12月华北新华书店出版发行。1988年通过捐赠,入河北省博物院收藏,文物等级三级。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省建屏县(今属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0月10日正式颁布。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这么多的地方富农1947年7月11日至9月15日,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建屏县(今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认为,一年多的土改运动取得很大成绩,但很多地区搞得不彻底。会议决定实行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着重反对干部中的右倾思想。9月13日,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l0日,中共中央作出决议,正式公布了这个大纲。  相似文献   

5.
何平 《党史博采》2014,(2):31-33
解放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后,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动摇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使解放区亿万农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使解放战争获得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李庆安  梁春霞 《党史博采》2007,(9):50,53-50
<正>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彻底的反封建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相似文献   

7.
正1947年7月至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个解放区的100多位代表,刘少奇主持会议。这是关系中国革命全局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从此,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如暴风骤雨般地兴起,把中国大地盘根错节的封建秩序  相似文献   

8.
周锦涛 《湘潮》2013,(3):14-17
从刘少奇主持通过“五四指示”到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无不体现着刘少奇关注下层民众的伟大情怀。《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为我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纲领,对于推动新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会议由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晋察冀、晋冀鲁豫、冀晋、察哈尔、太行、晋绥、山东、陕甘宁、东北等解放区代表100多位。会议历时两个月,讨论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并于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在陕北向全国公布实施。  相似文献   

10.
1947年7月至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河北省的平山县西柏坡召开。这是我们党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一次最重要会议,是我国土地改革运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成为一面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旗帜,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波澜壮阔的土改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土地会议召开55周年之际,我们分几次连载李昌远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二、坚持正确的土地工作方针 (接上期)综观彭真指导解放战争时期土改工作的全过程,他始终坚持党中央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正确方针。这主要表现在: (一)坚持贯彻消灭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的土地改革纲领。彭真强调:“中国土地制度极不  相似文献   

12.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来到平山县。7月,在平山县西柏坡恶石沟边上的一个小打谷场上,刘少奇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中国共产党在这个简陋的会场让全国劳苦大众从经济上翻了身。随后在各解放区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崩瓦解,让日月换了新天。  相似文献   

13.
1947年7月至9月,由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规模较大、历时最长的专门研究土地改革的会议。这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解放区的土改作用尤劲。其中功过得失都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彩重墨。因此,全面认识和评价这次会议,成为我国土地改革史和中共党史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这里,党中央组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彻底摧毁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根基;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中国的革命形势从此改观;  相似文献   

15.
博识文萃     
新修改土地法有重大变化 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副部长李元9月25日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两处重大变化:一是第一次将土地承包经营期30年不变写进了法律。土地法还规定,在承包期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要进行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9):35-35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西北60公里的柏坡岭上,东距石家庄市90公里。西柏坡原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南临岗南水库,北依层层峰峦。1947年,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从延安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新华书店曾出版《毛泽东文选》。该书为32开本,174页,无版权页、未署出版日期。正文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附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中国土地法大纲》。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带领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带领中央机关进驻,再到5月毛泽东抵达西柏坡,这里从此成为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此段历史虽只有1年零11个月,却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辉煌业绩: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和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相似文献   

19.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张永泉在关于中国土地改革的研究中,如何评价《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规定的"平分土地"的政策,是目前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它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整个土地改革运动的评价。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看法。一、对于"平分土地"的政...  相似文献   

20.
正峥嵘岁月晋冀鲁豫边区1945年11月至1948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先后两次进驻武安,第一次进驻午汲、伯延、龙泉一带,第二次进驻冶陶。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机关驻武安冶陶期间,在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领导下,先后召开了土地会议、华北财经会议和南征会议。土地会议补充和完善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