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正> 一、序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非正式综合协商案文》(以下简称草案),对于海洋环境污染的定义规定如下:"所谓海洋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对生物资源及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对渔业及其他正常利用海洋活动造成障碍,以及有关利用海水的水质恶化和减少舒适环境等有害结果,或者将具有可能造成上述结果的物质或能源,带进海洋环境(包  相似文献   

2.
南海问题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过程中必须着力处置的重大问题,关系中国实现区域性海洋大国或海洋强国的进程和目标。为解决南海问题争议,有必要分析近期国际社会针对南海问题的政策和国际法制度。本文分析了南海问题的背景及其政策和国际法制度在各阶段的内容及特点,认为它们是不断递进和深化的,其体现的原则和精神是一贯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尤其是符合国际法制度规范的,必须得到切实贯彻。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南海的资源及空间,通过各层面的合作尤其是海洋低敏感领域的合作,实现南海资源的功能性向规范性方向发展,实现共享利益和维护权利相统一的目标,以稳固及促进南海的和平与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应以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和充实海洋体制机制包括完善海洋法制为契机,推进中国海洋事业发展进程,以确保领土主权和海洋利益,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3.
赵理海 《中外法学》1997,(5):116-126
<正> 联合国已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承认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及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是“人类食物、居住和收入的泉源”。 然而,随着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等法律概念的出现,由海域划界而引起的争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因油轮失事、海洋开发等人类活动,石油泄入海洋造成严重污染的事件也司空见惯。沿海国养护和管理生物资源的利益同其他国家在其海域内捕鱼的要求经常处于矛盾对立之中。渔业争端屡见不鲜。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普遍建立迫使远洋捕鱼国的部分渔船转移到公海。在专属经济区内外的邻接水域内,沿海国与远洋捕鱼国之间矛盾加深。即使1995年国际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进行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的管理,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际组织、外国的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外方)为和平目的,单独或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织(以下简称中方)合作,使用船舶或者其他运载工具、设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进行的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等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海洋矿产资源(包括海洋石油资源)勘查、海洋渔业资源调查和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陆地资源的相继开发和衰竭,人类在发展陆地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外太空和海洋。我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舟山是浙江乃至全国唯一的海岛市,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海域资源不仅是对固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经济效应,增加人民收入,作用显著。研究利用好海洋资源并把资源转化为能源,研究出合理可制开发体系和方案,亟需构建完善的海洋法律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贪污罪,职务侵占罪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否限于公共财产现行刑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依照本法第382条、第383条(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由于这里的"本单位财物"既可能是公共财产,如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也可能是国有与集体、个人、外资混和而成的混和型经济,还可能纳粹是私…  相似文献   

7.
<正> 一、海岸带法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一个新的法律部门或法学分支的产生,总是起因于一定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客观需要。海岸带法的形成和崛起,正是近几年人们异乎寻常地关注和探索海岸带这一特殊区域的必然产物。首先,从海岸带本身的特殊性来看。所谓海岸带,是指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它既包括近岸海域,也包括沿岸陆地,其中心则是潮间滩涂。作为海、陆交接地带,海岸带是各种相互关联的自然体系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整体牵动性和连锁反应性。如在海岸带开展工业活动,有海洋排污、倾废等便利条件,但工业排污可能导致沿岸和河口水域的污染,水域污染则会恶化生态环境,影响资源共生和再生,损害水产、旅游等产业,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同时,我国海岸带面积辽阔,价值多样,不仅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相当优越,而且土地、生物、盐业、矿产、海洋能源以及港口、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鳗鱼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他有关规定,指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鳗苗的捕捞、收购、运输、出口实行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鳗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他有关规定,指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鳗苗的捕捞、收购、运输、出口实行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10.
周清华 《河北法学》2007,25(8):89-93
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海洋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国际社会意识到要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这种法律秩序体系庞大,涉及到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方面面.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有关行为人犯罪及刑事责任的问题,也当然被包含在这个法律秩序当中.分析研究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与相关原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勇平 《河北法学》2007,25(11):119-122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不仅是人类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同时也是保护和开发其他诸如公海海底资源和人类文化遗产等有限资源的重要原则.它直接引导出"禁止据为己有"原则,并意味着全面非军事化和禁止一切军事活动.为了保证开发的福利在所有国家之间公平分配,应该对所有的使用有限自然资源的国际管理制度的创设活动进行规范,而该创设活动必须以"共同利益"原则和"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为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为依托发展海洋经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过程中,陆地污染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港湾建设、石油开采、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其他海域相比,山东半岛濒临的海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海洋生态环境较脆弱,容易受到污染,难以治理与恢复。而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海洋经济及出现的海洋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进行分析,以希望对我们的海洋环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张晏瑲 《当代法学》2016,(4):139-150
海洋酸化是海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变化,主要是由大气污染物所引起.这种污染物也是“人为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和其他进入海洋的污染物一样严重.然而,目前缺乏专门的法律制度或治理体制来应对这种问题.本文从四种制度人手来评析海洋酸化的规制问题:其一,气候变化制度;其二,海洋污染防治制度;其三,大气污染制度;其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虽然海洋酸化的现象部分受到这四种制度的规制,但没有一种制度是完全致力于解决海洋酸化的问题.因此,海洋酸化位于国际法上的一个灰色地带.鉴于其对全世界海洋生态完整性带来的严重威胁,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将海洋酸化当作一个跨领域的环境挑战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各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在国家出台老工业基地土地利用的相关政策后,黑龙江省更需要尽快调整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利用政策以支持各项目的落实。通过分析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振兴出其主要产业所需建设用地进行预测后,黑龙江省应在科学提供工业用地并提高利用效率、协调政府土地收益、加快实施"退二进三"措施等方面积极调整用地政策。  相似文献   

15.
附带使用--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的城市早已被建筑、雕塑、广 告牌等覆盖。由于它们都可能是《著作权法》所 保护的客体,这就给电影制作者、摄影师等表达 这些景物的人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如果他们创作的作品 中包含了这些可能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作品的权利人可 能会利用著作权要求他们停止侵权或者给予赔偿。为了 解除这个潜在的威胁,一些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采用 了相应的法律措施来处理,这就是"附带使用(incidental inclusion)",它是合理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海洋为依托发展海洋经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陆地污染源、港湾建设、石油开采、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这对海洋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其他海域相比,山东半岛濒临的海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海洋生态环境较脆弱,容易受到污染。而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存在着不足,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海洋经济及出现的海洋环境问题。笔者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的海洋环境保护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17.
邵津 《中外法学》1995,(2):7-12
<正> 一、专属经济区内和大陆架上的海洋科学研究 1.概说 专属经济区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一个新的海区,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区域(包括水体和海床及其底土);在此海区内,沿岸国享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从事其他经济性开发和勘探的主权权利,并享有建造和授权建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专属权利,以及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的管辖权(参看公约第56、60条);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第58条)。  相似文献   

18.
在"海洋战略"时代,拥有先进的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是大国思维、大国崛起的重要理念和标志,我国电视需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从建设海洋强国的高度,唤醒民族记忆深处的海洋意识,提升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电视媒体应帮助大众建构正确的现代海洋意识、海洋法律、法规意识和海权意识,以期为我国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法律书签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对商业公司来说,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可用货币衡量,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  相似文献   

20.
一、解决国际海洋争端的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国际争端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国家与其他公认的国际法主体之间有关法律权利或政治利益的观点、主张上的矛盾、分歧和对立。国际海洋争端或称海洋法争端是国际法主体间在拥有或管辖或利用海洋各海域时有关法律权利或政治利益的观点、主张上的矛盾、分歧和对立。由于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