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基本思路和根本途径等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综合创新等和谐发展内涵。分析探讨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和谐发展意蕴,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提供思想基础、价值取向、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必须从辽宁的实际出发,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树立与辽宁振兴发展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观,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等方面,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与辽宁全面振兴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理念蕴含着时代内涵,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社会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和谐精神,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立足于现实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4.
郭素红 《世纪桥》2008,(5):49-50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理念蕴含着时代内涵,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社会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和谐精神,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立足于现实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培育与其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体系,发展和谐文化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还是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和谐文化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在观念上的反映,科学发展观是其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向,和谐文化建设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其近期目标是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兼容并包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郭建宁 《学习论坛》2006,22(10):24-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传统的"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文化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又需要和谐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坚持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方向。笔者试从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谐文化的建设及建设和谐文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优秀成果、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积极成果基础上综合创新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关系,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价值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中旬,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云南工作时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这是一项新的战略任务。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和谐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和谐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原文化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翰卿 《学习论坛》2006,(11):63-67
中原文化蕴涵着深邃的和谐精神。崇尚和谐,倡导和谐,和谐发展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原文化精神的整体和谐、主体构成成分的自足和谐、各种中原文化构成的积极互动与和谐发展,是中原文化和谐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原文化的和谐精神是河南乃至全国和谐社会建设巨大的文化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坚持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方向.笔者试从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谐文化的建设及建设和谐文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5.
简论当代和谐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学馨 《探索》2007,(1):153-155
和谐精神作为整个和谐文化的价值导向,是在中华民族传统和谐精神的基础上,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和意识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协调”、“有序”、“发展”、“共存”、“共荣”为特征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和思想境界,它是和谐文化的核心部分。和谐精神的构建需要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系统中,并以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社会建设等的和谐作为重要的机制基础和机制回应。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支撑,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8.
大学具有引领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文化成为当今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学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引领和谐文化的责任。大学在文化选择中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履行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精神建设中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文化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树立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文化创新,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积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以文化和谐为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自身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