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欧洲产生了食品安全危机(如疯牛病、二恶英),欧盟认识到修改法律标准的必要性,2000年产生了欧洲食品安全白皮书——它是欧盟及成员国制定其他所有食品安全的基础法律,25个欧盟成员国均须实施这个法律,同时每个成员国以此为基础再制定自己的特殊法律,其目的都是为了改善食品安全的监督落实,保护消费者利益.因此,法国从2002年开始,产生了一系列修改过的或新型的法律和标准,如2002年178号食品和动物饲料方面的基本法律.目前,法国根据欧盟食品安全指令制定本国食品方面法律法规,需要采用两个原则:一是上市销售的食品或饲料虽然目前还没有危害的证明,但仍存在危害的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如认为某种食品有可能对公众存在危害风险,即使目前没有科学依据也会出台禁止措施,同时加以研究并做出科学评估,以实施防御措施.二是农产品或食品生产加工者是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其他市场参与方(包括消费者)也需对食品安全负责,政府部门则是监督检查监控者.  相似文献   

2.
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但实际上日本也经历了食品安全频发的时期.1953年,日本的"水俣病"震惊世界."水俣病"这种因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公害病影响甚大,有关水俣病的诉讼在五十几年后的今天还在进行当中.1955年,日本发生森永砒霜牛奶事件,造成12159人中毒,其中131名死亡.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283名,28名死亡.19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慢慢完善,尤其是1968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明确从重视生产者改为重视消费者. 目前在日本,食品安全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与食品有关的法律多达13个.即使如此,日本近些年来仍然发生过不少食品安全事故.尤其以2000年日本雪印乳品公司食物中毒和消费欺诈事件最为突出.通过从这类事故中吸取教训,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完善.据悉,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2003年,日本对《食品安全基本法》、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从立法宗旨到实施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德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与在农村实习期间,对德国食品的质量安全和风险防范感受良多.感触最深刻的是:德国人对本国生产的食品很自信,甚至充满自豪.德国食品赢得民众高度的信任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德国联邦政府采取严格措施、广大企业注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风险防范的必然. 目标和原则明确 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目标和原则明确.走访德国城乡,走进德国的市场,所到之处都使人感到,食品品种多,质量优,安全性高,让消费者放心.德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对食品生产和经营,都严格体现"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和"谨慎义务"的理念.从这种理念出发,德国关于食品安全规定了以下三大目标:保护消费者健康,仅允许提供安全的食品;保护消费者不受欺骗,严格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向消费者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外国游人到了法国,特别是来到首都巴黎,随处都可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欧游杂记>中曾写道:"从前人说六朝的卖菜佣都有烟水气,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到了巴黎,使人"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法国具有如此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仅是由于法国人尊重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是源于巴黎等各个城市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举目皆是的图书馆、展览馆、画廊、剧场、电影院,而近年来法国兴起的博物馆热更是这种文化艺术气息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4):13-13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目前国内民众普遍感觉食品很不安全,但食品生产企业感觉自己更不安全,前有冠生园、三鹿等奶制品企业,后有"全球第一大屠夫"双汇,都是一个不小心,上百亿资产灰飞烟灭,甚至企业倒闭,连命都没了。因此现在食品企业的老总们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石破 《南风窗》2011,(14):13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目前国内民众普遍感觉食品很不安全,但食品生产企业感觉自己更不安全,前有冠生园、三鹿等奶制品企业,后有"全球第一大屠夫"双汇,都是一个不小心,上百亿资产灰飞烟灭,甚至企业倒闭,连命都没了。因此现在食品企业的老总们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倪萍 《法制博览》2013,(1):208+207
食品问题在当今十分突出和敏感,作为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食品召回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召回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备,但从我国目前来看,虽然《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召回管理条例》都对食品召回制度进行了规制,但落实情况和法律体系都不够理想。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备的食品召回体系。  相似文献   

8.
草园 《工会博览》2014,(22):51-51
29年前,高中毕业的白素琴选择到三元食品公司做一名检验工。工作的第一天,师傅对白素琴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一名食品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工,心里要始终想着食品安全大于天。”29年来,白素琴一直把师傅这番话记在心里,从单一品种的检验到全品项的检验;从产品检验到承担乳品加工过程中所有原辅材料、包材的检验;从一个检验工到一名优秀的高级技师,从一个人到带领7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团队;白素琴始终将师傅的话牢记于心,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用全身心兑现着自己对责任和使命的承诺。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韩国爆发了的"甲醛牛奶"事件,即韩国第三大奶制品生产公司——每日乳业的牛奶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原因是牛奶生产中使用了受污染的进口饲料.事件发生后,除各种问题奶制品被要求停止销售外,韩国政府更加注重从源头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治理.为此,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从三个方面加强了食品安全预防体系. 一是建立事前预防管理机制,即一方面检测机构对韩国民众日常消费较多食品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食品,随即进行回收销毁;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与民间的信息交流渠道,讨论食品安全政策,并听取各方面意见. 二是构筑综合危害信息中心,即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中心,通过及时掌握信息,迅速采取行动,来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并按照轻重缓急将信息分为1至3个等级,其中1级信息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密云烧饼"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第四代传人李广莲,对食品企业的经营之道有深刻见解:"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重中之重,我们每天的食品都留样24小时.无论哪种产品出了问题,都能马上在第一时间查出相关责任人.一个食品企业能做几十年不倒,没有别的,靠的就是诚信." 凭着对创业的执著,凭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凭着要为密云再争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生产队长"李广莲正带领她的四百多名员工,迎来事业的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1.
死刑能化解食品安全危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鸿伟 《南风窗》2010,(22):60-62
《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实际上是在准立法层面启动了食品安全犯罪领域的"严打"。关系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浪高过一浪,民意以及政府都认为关键因素就在于食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成本太低,因此对刑罚手段尤其是死刑寄托了太大的希望,过分夸大了死刑的一般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不可否认,美国是世界上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召回制度以及惩罚性赔偿制度,是维护食品安全的三把利剑. 美国建立了覆盖所有食品的法规体系,目前该国最重要的食品监管法律是1938年通过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这一法律沿用至今,可以说是美国关于食品和药品的基本法.在经过多次修改后,该法已成为全世界同类法中最全面的一部.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6)
正欧洲的恐怖袭击离中国人有多近?最近在德国南部火车上"持斧砍人"事件的4名受伤者,就都是中国香港人;而在法国国庆日尼斯市"飙车碾人"事件的上百位死伤者中,也有两名中国公民(已无生命危险)。"伊斯兰国"认领的这两起袭击事件,作案者都很年轻,一个是刚到德国不久的17岁阿富汗/巴基斯坦难民,一个是31岁的突尼斯裔法国尼斯本地人。他们在滥杀时并不区分你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而对有"欧拉伯"谑称的欧洲来说,要从上千万阿拉伯移民后裔和上百万穆斯林难民当中,甄别出已被极端组织洗脑、并且具有袭击能力的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尽管可以重点盯梢那些从叙、伊战场回国的西方籍圣战士,但他们只是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且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这都使得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食品安全的风险不是靠提升观念就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维护需要社会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等多方的力量相互配合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国家应该确立生产经营者合法规范运作机制;其二,只有建立相对较完善的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机制,才能使得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得以更好运行。  相似文献   

15.
于婷婷 《法制博览》2023,(8):157-159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层面关注,导致全社会对食品究竟是否安全,以及监管力度是否到位等问题越发重视。本文从食品安全立法、监管体系、监督协作、问责制度以及食品回收溯源等方面入手,研究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和问责机制的现状,以便于市场监管部门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能更好地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和管制,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完善的体系减少损失,维护人民安全。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空调、冰箱认准"能效身份证" 根据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颁布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3月1日起,进入市场的空调和冰箱都应贴上"中国能效标识"的标签。这两类家电中的"耗电大户"将拥有一张崭新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17.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佟馨和肖娜在一个办公室待了四五年了.两人都是"80后"生人,又都有着硕士学位.因为天生丽质、气质又好,因此两人向来都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只以"本色"示人,不过,香水总是要喷上一点儿的,不是因为身有异味,而是想去掉衣服上肥皂或洗衣粉的余味.两人所用香水都很讲究,都是法国进口的名牌产品,每每走过,都留下丝丝清香,因此,肖娜在单位里便有了"薄荷美女"的美誉,而佟馨也有一个雅号:香妃.  相似文献   

19.
刘阳 《南风窗》2011,(24):94-94
托克维尔看到的居民"提供犯罪的证据"、"帮助警察的工作",这至少需要人们在公务人员面前有足够的安全感,对于公共事务有充分的参与意识和参与保证。不然,即使不幸就发生在身边,"人民群众期盼平安和谐的愿望"也只能靠祈求自己幸运和对待别人的遭遇麻木来维持。托克维尔1830年代从专制法国来到民主美国考察,很惊讶地发现,美国政府拥有的发现罪行、追捕罪犯的手段极少,警察数量也远不及法国,但罪犯漏网的却非常少,"原因在于每个人都认为提供犯罪的证据和擒拿罪犯,与自己的利害攸关"。  相似文献   

20.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1):42-44
当食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弊病丛生时,安全的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渐成一种奢望,扭转这种系统性的危机,简单的对政府监管抑或资本逐利进行道德批判,显然是不够的。"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很不好意思,这件事情我们很不好意思。"2011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如是说,此后,又有温家宝总理对食品安全面临"道德滑坡"和李克强副总理"乱世用重典"的痛心疾首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