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茅慧媛 《法制与社会》2013,(35):201-202
“毒胶囊”事件的曝光,再次为我国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本文将以“毒胶囊”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并试图阐述由“企业一政府职能部门一消费者”三方全程控制食品安全的法律监管体系,由此减少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希望本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的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0,(16):6-11
近年来,食品安全,日用品安全问题频遭曝光,继“三鹿毒奶粉”事件之后,日用品质量安全的话题随着“霸王”事件在坊间的讨论不绝于耳,不断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彭飞 《法人》2015,(3):69-70
作为外企子公司的上海福喜集团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提醒国人,食品安全保障不分国界,惩治食品安全犯罪没有国别限制中国人的舌尖并不都如《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那般有福气。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撩拨着我国食品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商以及消费者的神经。早些年间,外资快餐店因为标准化生产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拥有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违法行为的曝光,让国人再次对食品安全监管凉了心。  相似文献   

4.
“地沟油”、“松香鸭”、“毒豆芽”……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紧揪着百姓的心,也成为各级人大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连续两年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题监督。打响了一场保卫餐桌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3,(8):64-64
为保证愉次区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能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山西省晋中市食品药品综合执法支队榆次大队在节前针对该区范围内的餐饮单位,开展以“千店千宴大承诺、肉类酒类大检查”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两千两类”大行动。目的是要在餐饮环节形成打击假劣食品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从而基本保障该区餐饮单位“年夜饭”服务期间肉类和酒类等高风险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的关注焦点问题。随着“毒奶粉”“毒胶囊”等案件不断曝光,大家对自己的餐桌产生了深深的不安,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餐桌?2月26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食品安全问题案件,被告人黄某因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被依法判决。  相似文献   

7.
张公彬 《江淮法治》2011,(19):17-18
近年来,随着一些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广大群众反响强烈。群众的呼声就是履职的信号,今年初,固镇县人大常委会经过认真研究,把检查全县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情况列入今年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8.
“毒奶粉”、“增白馒头”、“瘦肉精”等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使我们的餐桌频闪食品安全的红灯,塑化剂事件和有毒蔬果更使我们忧心忡忡。正当我们慨叹“世界之大,何处能安放一张安全的餐桌”时,“骨汤门”事件又将味千拉面拽进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9.
刘晓飞 《江淮法治》2012,(17):42-4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食品总量稳步提升,食品种类日益多样化。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次发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省人大代表对此高度关注,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纷纷提出相关建议,会后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重点进行督办的代表建议。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围绕这一主题,采访了3位提出建议的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高锋 《江淮法治》2011,(17):51-51
媒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报道有效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同时媒体积极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揭露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效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由于现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已经成为非常敏感的话题,所以我认为,  相似文献   

11.
“问题奶粉”曾一度掀起轩然大波,“一滴香”事件余波未息.近日“瘦肉精”又引发热议.仔细盘点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不禁引人质疑:食品安全到底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2.
“苏丹红”给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丹红一号”事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锁定在食品安全问题之上。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透过本次“围剿苏丹红”行动中的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尚存在一些弊端,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小松 《中国法律》2011,(3):15-17,76-78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也于2009年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此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爆发,让很多媒体再次“旧事重提”:4年前,劣质奶粉事件在安徽阜阳爆发。一批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让国人对食品安全空前关注。那些触目惊心的“大头娃娃”,如今是否恢复健康?在奶粉事件中被“问责”的官员们,而今处在怎样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面对日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刑罚是有效的工具之一,加强刑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不仅是法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国际趋势的需要。鉴于《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关系,刑法在介入食品安全的保护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应当以《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范畴为基本的限制。《刑法》在保护食品安全方面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食品安全法》形成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法"三鹿事件"激发六大修改 2008年10月23日,<食品安全法>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历史的巧合在于,<食品安全法>草案于2008年8月二审后不久,三鹿"问题奶粉"被曝光,成为食品安全危机的悲剧性样本,舆情沸腾之际,正在制订"进行时"的<食品安全法>,被坊间寄予了无限期望.  相似文献   

17.
浅析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滥用食品添加剂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严重破坏了我国正常的食品生产经营 秩序,为及时、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对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江南 《江淮法治》2011,(11):40-40
食品安全似乎是当下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上海染色馒头又像一重磅炸弹引爆全国;随后令人震惊的还有温州毒馒头、广东墨汁粉条、辽宁毒豆芽等。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像一双双粗重的钢琴手,一次次撩拨人们敏感的神经。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首次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江淮行"活动,旨在进一步宣传和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督促和推动政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省食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食品安全这一主题,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9.
伟民 《政府法制》2008,(23):40-40
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坊间强烈要求以此为契机加强奶业监管。如今,这些呼声已得到立法机关的回应。近日,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接受三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所提出的8处新修改中,有6处都直接针对“三鹿事件”。立法机关有关人士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20.
吴星 《江淮法治》2012,(17):42-43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天大的事’,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社会担忧情绪增加,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舒心,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前提。”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阜阳市颍州区政协副主席穆广敏说起食品安全问题.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