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包亚茹 《工会博览》2008,(22):29-30
“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可谓家喻户晓.它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不经任何处理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而“水至清则无鱼”。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其实不然,在杭州清澈的千岛湖里不仅有鱼.而且还是中国有机鱼第一品牌——“淳”牌有机鱼。如今,似乎说不清是有机鱼因为依托了千岛湖这个大品牌。还是千岛湖因为有了有机鱼。总之。千岛湖和鱼都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2.
景升父子皆豕犬,严嵩父子皆狗彘:“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如铁石,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谗则曲意引之。”他那“眇了一目的”独眼龙儿子严世藩呢,尤其卑恶,其“熟谙中外官吏饶瘠险要,责贿多寡,毫发不能匿。”过的是奢侈无比的混账生活,比如每要吐痰,必叫丫鬟张口接之,谓为“肉唾盂”,便器马桶都制作为女性形态;对待忠良,则“妒贤忌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如时人所言:“嵩位极人臣,贪得无厌,世藩狡鸷,擅执父政。天下之人,视严嵩父子如鬼如蜮。”可谓是恶贯满盈,坏事做尽。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1):31-33
西子即西施,春秋乱世间越国谋士范蠡之恋人、情人,吴王夫差之姬,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沉鱼”之强力,为千古美女代名词。她违背良心做了一回吴国人民祸国殃民的坏女人。在导致吴国灭亡后,可能与范蠡扁舟隐逸而去,形迹缥缈无考。  相似文献   

4.
话说“党鞭”“鞭”为古之刑具。书舜典“鞭作官刑。”鞭作为马垂。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鞭又是一种兵器,如竹鞭、钢鞭、铁鞭、九节鞭等。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十和子由纪园中草木之七“选砌忽填裂,走鞭瘦屏”之句。而现今加上“党”字的“党鞭...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13,(2):53-53
走进北宇物业服务公司松榆东里物业项目部的职丁:文化活动室,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温馨之风。“丰富的文化”、“多彩的生活”、“学习园地”、“服务之星”等各色展板展示着这个拥有13名成员的“小家庭”的和谐生活。在各类荣誉中,一块“和谐小家”的奖牌被端端正正地挂在了活动室的正中。  相似文献   

6.
自古道“红颜薄命”,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浸渍了无数美女血泪的薄命录,正是曹公所言之“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但事实上,不仅美女们命薄如纸,古代历史中的那些美男子们也大都是薄命之辈,纵有倾国之妖娆、倾世之声名,却也只落得个英年惨死,芳华早逝,正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相似文献   

7.
说“国耻”     
谢谦 《法制博览》2010,(19):23-23
说到“国耻”,我们就会想到近现代史上,中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甚至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等等。但“国耻”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说法,古已有之。《礼记》记孔子答鲁哀公问,有云:“国耻,足以兴之。”据古代学者解释,孔子所说的“国耻”是“君耻”,国君之耻。如春秋时,吴越交战,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派使者卑辞厚礼乞降:“勾践请为臣,妻为妾。”甚至愿“身往事之”,以一国之尊,  相似文献   

8.
王伟 《法制博览》2009,(21):56-57
曾国藩论涵养论能力论韬略论成就,都可说得上是人中之杰。但这位人中之杰的“最高学历”仅是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入围三甲最末,成了“同进士”。虽然他人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相当于“进士”的“学历”,可是一件让这位大人一辈子都不爽的事。  相似文献   

9.
熊达 《法制博览》2011,(17):30-30
爱好美色是人之天性,对女色尤然,圣贤在所难免。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孟子亦云:“食、色,性也。”然而,古往令来,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拜倒在石榴裙下,沉迷女色,败国亡身。因此在道德与美色二者不可得兼时,应有所选择,以免贻“不爱江山爱美人”和“英雄难过美人关”之讥。  相似文献   

10.
曹海英 《工会博览》2014,(31):72-72
日前,北京市丰台区总工会举办“女工展风采。共筑中国梦”丰台区职工第二届广场舞风采展示活动。.这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宣传舞台.同时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9周年纪念日。,活动在宛平文化广场进行。虽然当天下着小雨.但是来自12个单位的200多名职工依旧忘情地展现着优美的舞姿,自信的状态、高昂的热情。不论是活力四射的“白衣天使”“一线教师”.还是积极向上的“年轻大妈”。所有参与广场舞的职工朋友们。都在雨中翩翩起舞,将之前几个月辛苦排练的成果。完美而充分地表现出来,各个代表队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编排独特,如气势雄浑的踢踏舞;有的表演到位。如点燃观众热情的“小苹果”;有的技术了得,如“红黄蓝”的健身舞步,他们的完美表演展示出了丰台之美,职工之美,女性之美。  相似文献   

11.
“父”这个字,按语言学家的分析,是个象形字,像人持杖之形。大概不持杖教训儿女的,便算不上“父”。不是有旬时髦话叫“落后就要挨打”吗?那是非常正确的。移用至家庭关系中,儿女的年龄永远落后于老爹岂有不挨打之理?  相似文献   

12.
《法制博览》2009,(23):55-55
我国古代官服的颜色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区别:三品以上为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为绯袍,佩银龟袋;六品以下为绿袍,佩五鱼袋。如果官吏职务高而品级低,仍按照品级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史,则不拘品级,都穿绯袍。清代官服原则上都是蓝色,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22日,经公安部特别推荐,柳州铁路公安处治安大队民警杨顺德。应邀走上有网络“百家讲坛”之称的新浪网“网上大讲堂”,向广大网友作《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的专题讲座。在这个著名专家、学者、作家、主持人云集的讲堂,杨顺德成了全国首位民警“专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门”这个词很是流行,都指的是一些负面事件。如艺人陈冠希的名字和“艳照门”已成了连体婴儿。一时间“艳照门”家喻户晓,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艳照门”的意思不是陈冠希的艳光照得门楣雪亮,也不是他把丑态相片贴在门上展览,而应该解释为“艳照”这件事儿.  相似文献   

15.
回首辛亥百年,不禁想起推倒大清覆亡第一块骨牌的衰人——“橡皮风潮”中的上海道台蔡乃煌。 蔡乃煌号称清末广东文坛“四大金刚”之一。蔡有才无德,早年常做科场“枪手”,每考必中;后因吃花酒争风,被革除功名,改名乃煌顶替堂侄为国子监监生。光绪十七年中举后,入福建藩司唐景崧幕,1894年唐升台湾布政使、署理台湾巡抚,蔡随唐入台。甲午战败台湾割让,蔡乘机卷走部分库银,回大陆钻营。  相似文献   

16.
徐春社 《工会博览》2008,(10):106-106
“诚信”是国家、企业、个人的立足之本,对于监理这个特殊的行业更是如生命般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监理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诚信问题,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CHINA”加“INDIA”等于“CHINDI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度经济学家、国会联邦院(RajyaSabha)议员,当前执政联盟盟主、国大党“英”派(Indian CongressParty,IndiraGandhifaction简称“CongressI”)少壮派领袖兰密施(JairamRamesh)新著《CHINDIA应该说得通:中国与印度之探讨》①创造了“CHINDIA”这个新词,既醒目又意味深长。我一看到这个符号,还没有开始阅读书中内容,就觉得“CHINDIA”说得通,就觉得自已和它有着分割不开的关系。果然,兰密施在“序言”中写道:“我虽然对那些‘印中文明’派如师觉月②、谭云山③、谭中,还有最近涌现的阿玛多·沈④等人打心眼里同情与赞赏,但我不…  相似文献   

18.
唐山 《南风窗》2014,(21):96-96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孔子到郑国,弟子走散,—人站在外城东门。郑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额头如尧,脖如皋陶,肩如子产,可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没精打采之貌,如丧家狗。”子贡告诉了孔予孔子笑道:“形容我的相貌,未必对,但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10,(15):59-5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法制博览》2011,(8):32-34
陈布雷年轻时,以“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的如椽之笔,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年后步人政坛,成为蒋介石的“文胆”和谋士;但是,抗战胜利,内战爆发,他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不堪忧伤不已,悲愤交加,只能走向悲剧的结局。本书依据新发现的几十本陈布雷日记,对他的死因作了深入、全面的解读,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