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章二则     
登山在一个明媚的春日,一群"娘子军"带着孩子们登山。女儿最小,很快便落在了最后,有一位小姐姐主动留下来陪伴女儿;这样,我和这两个孩子就成为登山一行中的落伍者,不断有前路的催促应着山谷的回声传来。女儿却不理会这些催促。她的眼睛为春天的山野所吸引,她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掐小草,一会儿又捉来一只小虫子;见有山泉流下,她和小姐姐就在溪边洗手洗脸,弄得湿漉漉的才呵呵笑着起身赶路。被孩子们的快乐感染着,我也随之而  相似文献   

2.
王石 《中国减灾》2011,(22):23-24
2008年9月14日,11点出发,驱车日喀则。这一天正好是中秋节,高原空气纯净,一轮圆月在缥缈云雾中穿行。晚餐后,打开热水龙头,热气腾腾的水流飞溅,啊,周身舒畅。是进山前的最后一次热水淋浴了。为什么远离都市的舒适生活环境,跑到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冒着丧失生命的危险来登山呢?不时有人问我:"你这样冒险去登山,不怕死吗?"我回答:"不登  相似文献   

3.
徒步邓家沟     
<正>邓家沟是房县桥上乡(现改名为野人谷镇)的一条偏沟小岔。你别小看这条沟,它为抗日战争还立下了汗马功劳呢!老了,退休了,身体又多病,几位老人相约,组成了一支老年登山健身队伍,我参于进来,并且为这个俱乐部取了一个名字叫"天行健户外运动登山俱乐部"。一开始成立才二三十人,谁知参加这个俱乐部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发展到近两百人了。刚开始,有个叫郭维泉的老工人,退休后,坚持在县城附近登山,东到泰  相似文献   

4.
<正>1844年正式成立的香港警队是国际公认的亚洲优秀警队之一,这其中教育训练的支持保证作用功不可没。本文研究香港警队教育训练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供学习借鉴。一、香港警察教育训练机构的历史沿革香港警察的教育训练机构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一是在"一战"之后的1920年,香港警队就成立了警察训练学校,  相似文献   

5.
我使劲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片素白:白的人影,白的墙壁,白的床单。我意识到这是医院。我想挣扎着坐起来,一阵巨痛又使我昏迷了过去。朦朦胧胧中,我觉得我和两位战友在阴森的山野中飞跑,两旁不时走出几个手举火把、青面獠牙的野鬼,他们拖着阴沉的怪调:"地狱欢迎你们。"恐怖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几个魔鬼伸手拉住我们,我拼命地左冲右撞,上衣被撕破了,鲜血直流。我瞟见两位战友被魔鬼团团围住,我猛一使劲,撞倒一个恶魔,他手中的火把落在地上,不知点燃了什么东西,一声巨响,我被炸得飞了起来,又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我惨叫一声,惊醒过来。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福州兴起了登山热,许多登山爱好者加入其中。凡夫俗子的我,自然不能脱俗。登山的乐趣,对那些整天神经高度紧张地沉溺在麻将桌上,或漫步在空气污浊、彩灯闪烁的舞厅,或是在摆满美味佳肴的酒桌上喝得酩酊大醉的人来说,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相似文献   

7.
胡德林 《世纪行》2014,(3):36-40
<正>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耳闻目睹、经历或参与了我省民主党派、有关团体的恢复重建及其以后的工作和活动。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党对统战工作一贯高度重视,我省各民主党派、有关团体历经磨难之后喜获新生……这一切,常常使我心动,许多风雨往事涌上心头,令我回味思考。(一)1976年10月,中央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持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动乱。在揭批林彪、江青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次会面,被海内外称为"世纪握手"。这是跨越了台湾海峡的握手,是背负了66年沉重历史的握手,是震撼世界的握手,是两岸关系新的里程碑。66年,一个长长久久的等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几代人,经历了多少坎坎坷坷,经历了多少反反复复,仇恨、  相似文献   

9.
雄伟壮丽的大山高耸着,有的人登上去了,有的却只能望山兴叹。为什么呢? 爬过几回山,我似乎体会到了一些登山的奥秘,也明白了一点登山的哲理。面时高山,为了让壮丽的山河景色尽收眼底,你迈步踏上了盘曲陡峭的山路。但可能由于经验不足,体力有限,爬不了几步,你便会气喘嘘嘘,甚至无力再跨一步。爬山可真吃力,是继续上还是就此罢了呢?当你这么想时,登山的第一个问题——进与退的矛盾便应运而生了。“进”与“退”  相似文献   

10.
政协八年     
<正>2014年是我到政协机关工作的第八年。虽没经历过什么重要事件或活动,但在日日常常与点点滴滴之中,对政协与政协工作却越来越深切地感悟并感知着。"三点百题"(难点热点焦点)调查问卷,是一年一度江都区政协全会与全体委员分享、沟通和互动的"精神大餐"。转岗政协机关工作的2007年,我领受了十二届政协一次全会出题任务。经过调研,最后敲定的主  相似文献   

11.
<正>父亲会答允到阿里山的理由,与我的设想是不同的。他没搭过高铁、没去过阿里山,我因此安排旅游,他大约是被"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载歌载舞的情境给骗了,以为阿里山上,该有歌舞表演,没料到登山一看,尽皆苍翠。山与山、树与树,都是他看惯了的。与父亲同游机会不多,前一次到日月潭,他没有什么旅游经验,我兴奋地说订好房间、订好车票,还有下周就要出发,该带的衣物莫忘了……没料到我的叮咛造成他的紧张,才住进饭店就病倒。出远门,我都会带解  相似文献   

12.
偶然看到一本台湾出版的《现代名人录》,书中第二百二十八页上刊载有老同学吴文忠的照片和简历.文忠与我从小学起就是金台书院同学,直到中学毕业.在中学时,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打篮球,"七七"事变后分离,不见已经五十年了.看到文忠兄的照片,长长的面庞,依然那样熟悉.从刊载的经历看,文忠兄几十年从事体育工作,撰写出版过多部著作和专文著译一百多篇.在见到那本名人录之前,我也听到过文忠的一些消息.文忠的老同学兼好友、世界武术协会秘书长张震海兄,四年以前自美国给当年"国体"的老师程登科教授来信中,还说文忠打算赴洛杉矶参观奥运会.年已"望九"、卧病多年的程老读信后,曾唉声叹气道:"文忠是我的好学生,几十年不见,我很想念他;若不是我现在一身病,能去趟洛杉矶和他见见面  相似文献   

13.
果子 《小康》2012,(8):99
《中国天机》腰封上,有几个粗体大字很是显眼:我要跟你讲政治!7个字,仿佛一拍惊堂木,让人不自觉提起精神,准备聆听。这样的气势,唯王蒙这样经历、背景的作家才有吧。王蒙自然有理由"跟你讲政治"。按他自己话讲,5岁到11岁,他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11岁开始,追求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15岁,他已离开学校,成为一名青年工作干部了;19岁,他开始对文学义无反顾的追求;23岁,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如此这般,我与政治难分难解。是我的幸运还是不那么幸运呢?"  相似文献   

14.
2003年5月,人类开展了一项声势浩大的登珠穆朗玛峰活动,以纪念人类首次成功登珠峰50周年。此次登山活动,其意义还在于,它是一次民间组织的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登山行动,有助于推动业余登山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的有志于从事登山活动的爱好者投身到此一事业中。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9,(10)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在这个神圣的历史时刻,我回首自己近30年的工作经历,发现竟有20年与政协结缘。党和政协在我人生的不同时段给我以教诲,给我以磨砺,赋予我动能,赋予我光彩,让我拥有了三段亮色时光。茂盛成长的"青春绿"在即将进入30岁时,我作为共青团界别的代表,在区政协常委、市政协委员的岗位上开阔眼界、初放啼声,人生绽放一片茂盛成长的"青春绿"。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14,(7):4-4
<正>2014年第2、3期合刊《人民公安》好读,好看!读关于"故乡"的作品,我感到很亲切,我仿佛从字里行间,读到了我和我所有亲人朋友对故乡最醇厚、最浓烈的那份乡情。可见,编辑部的策划和作者的用心用情是到位的!胡玥的《老家安平镇》,在经历了世事流转之后,"我"终于明白:"一个有故乡的人,一个有回顾回望回忆牵挂思念想念的人,一个有着乡音乡愁乡恋的人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7.
我于2007年年初赴美留学,整整一个星期之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这两年半来我经历了美国新老政权更迭、金融危机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大事,也见识了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中国的不同观点和变化、看到了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许多正面与负面报道,也参加或旁听了几次中美关系的研讨会。我在我读书的学校发起成立了"中国文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们赖以为生的老龄特征逐渐强化的社会具有一些什么特点呢?我尝试着回答如下:第一个特点是快速老龄化过程中可能"断裂"的特点。我们知道,从成年型社会到老龄型社会,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美国经历了200多年,而中国只用了几十年。中国人口转型的这种宏大叙事,书写的是压缩式、超越式发展的历史,可能不到20年。2016年,我们60岁以上人口超过16.7%,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8%,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样庞大的老龄人口影响下,又发生着  相似文献   

19.
王珂 《福建乡土》2014,(6):60-61
正年轻的赵云在16岁时就"少年老成"地思考生命,写了《悲剧》:"悲剧是个灰黑色的圈子/有一天你走不出这个圆圈/悲剧便诞生了。"读赵云诗作,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孩提时山野里长的野葱,与"家葱"相比,它更细弱,香味也没那么浓郁,但却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野菜,最贴近人间烟火。这本诗集太真实了!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日记"——以诗写的日记。正如他在诗集的题记中说:"我的诗就是我的声音。我的声音起自青萍,远上白云:来自小溪,奔向长空。希望我的声音能悦人耳目,  相似文献   

20.
鲁甸记忆     
《人民公安》2014,(16):38-45
<正>进入鲁甸县城,已是2014年8月5日的上午。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种种原因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使我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因为经历过同样发生在昭通地区的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我预感这次"8·03"鲁甸6.5级地震会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的伤害。在起初知道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后,死亡人数还停留在数十人。然而一天后,死亡人数迅速攀升过百,而且还在不断更新。8月4日晚间,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