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热点     
<正>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养老地产成考核指标89岁老母雨夜被儿子赶出家门★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道理通过辩论而清晰"雾霾"在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这则消息马上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争论最激烈的莫过于雾霾到底算"天灾"还是"人祸"。不少媒体、网友甚至环保工作者对这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自然  相似文献   

2.
<正>通告部分一、我市为什么要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和机动车限行措施?答:我市当前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根据《201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良好水平的天数为29天,占监测总天数近8%。2013年先后有5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特别是2013年12月4日至9日,杭州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市气象台首次发布霾天气橙色预警。此外,据统计我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1月28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能见度降到500米以下,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其实不只是北京一地,中东部地区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霾预警。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4,(2):53-54
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道理通过辩论而清晰 “雾霾”在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这则消息马上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为了控制大气污染而引起的雾霾采取机动车限行和购车摇号的政策。这个政策对于控制大气污染和雾霾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机动车。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以大气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进入2018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均在3天以上。国务院在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  相似文献   

6.
<正>11月27日—12月1日,北京地区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侵袭。11月30日,在北京空气质量监测点中的"京西南区域点",其监测PM2.5浓度值一度高达945微克/立方米。截至12月1日,北京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霾橙色预警以及大雾橙色预警,为历史首次。华北、黄淮等地也持续出现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7.
郭双喜 《世纪行》2014,(1):29-29
一、雾霾当道,行人出门戴口罩“雾霾”从以前的书面词汇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每每遭遇雾霾天气,全社会都会紧张起来。政府紧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机动车限行、污染企业停产,舆论也会痛心疾首,或反思雾霾根源、或呼吁节能减排。然而,当一场风吹散雾霾、一场雨洗涤空气,人们重新迎来蓝天白云之时,曾经的决心和誓言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工厂烟囱重新冒起浓烟,城市里的车流依然望不到边,直到新的一轮雾霾天气不期而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叶气候变化绿皮书曳指出袁近50年来袁包括湖北在内的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天至100天袁局部地区超过100天,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燕 《时事报告》2013,(5):62-64
一、给定材料1.从今年1月7日开始,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表明,特定的气象条件是导致近期雾霾天气多发的重要原因。9月以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少,且强度偏弱,地面风速小,有利于水汽在大气低层  相似文献   

9.
于浩 《中国人大》2014,(9):36-37
2013年,雾霾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生活中,使得环境污染问题一下子成为有碍健康的社会热点。大范围、长时间、高浓度的严重雾霾天气,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频现,但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但今年,紧随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等四大雾霾重污染区之后,沈阳、长春等东北主要城市也接连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超过350微克/立方米,属严重污染。对此,日韩等国已有连续报道,称东北雾霾天气已波及到周边邻国局部地区。这说明此次大面积雾霾污染已造成不良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英 《乡音》2014,(1):32-32
这两年,由于京津冀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于是便把环绕京津的河北省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同时也把河北省摆到了"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最前沿。早在2012年,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履新第一年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施策并督办"治理石家庄大气污染"。当时,京津冀地区还没有出现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2013年以来,河北省政协在继续抓住石家庄市这个"点"的基础上,把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月份,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霾面积扩至143万平方公里,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其中,北京一个月内接连发生四次严重雾霾天气,仅有5天无霾。如此集中突发的雾霾天气将公众的视线一下子聚焦到大气污染问题上。虽然从表面看来,大气污染并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但这种威胁是以一种慢慢渗入的方式,危害公众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近年来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持续加剧,雾霾天气逐渐增多,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空气污染和雾霾与健康的关系,特别是雾霾天气同肺癌高发的关系。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发布的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排序中,恶性肿瘤死亡排在第一,其中肺癌居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位,构成比男性是27%,女性是22%。北京市卫生计生委2014年6月份发布了北京市2012年健康白皮书,2012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0307例,粗发病率为313.02/10万,其中肺癌新发病例8220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0.39%,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之首位,女性在乳腺癌之后居第二位。肺癌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11日,山东省临邑县防汛抗洪抢险实战演练在马颊河陈寨段举行。临邑县防汛抗旱突击队、乡镇民兵应急排、民兵应急分队、民兵防汛分队及医疗救护5支队伍共475人参加了这次演练。本次演练围绕防汛抢险行动中的情况判断、组织指挥、任务部署、综合保障、抢险救援等环节进行,模拟背景是:6月11日8时20分,临邑县出现雷电、暴雨、大风天气,最大降雨点德平镇雨量已达168毫米,最大风力10级,降雨将持续,预计将出现特大暴雨,对附近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2012年冬天以来,中国多地连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大气污染形势颇为严峻。雾霾天给民众生活带来了烦扰,如何驱散灰霾,持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4月28日,南开区人大常委会就生态城区建设情况开展的专题询问正在有序进行。常委会组成人员和30多名市、区人大代表参加,分管副区长和承担生态城区建设指标的11个区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会接受询问。心系碧水蓝天"对于清新空气行动,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如出现雾霾天气,区政府有哪些应急措施?"这一提问来自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陈树新。  相似文献   

17.
雾霾给城市上空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雾,人在白天相见,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市民甚至要“摸霾”寻找回家的路……今年以来,河南多次出现中度、重度雾霾天气,郑州的空气质量一直在倒数的位次上挣扎.2013年10月1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组织“中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对雾霾成因明察暗访,探究解决措施,打响了绿色保卫战,通过人大法律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为碧水蓝天中原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4,(1)
<正>一、雾霾当道,行人出门戴口罩"雾霾"从以前的书面词汇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每每遭遇雾霾天气,全社会都会紧张起来。政府紧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机动车限行、污染企业停产,舆论也会痛心疾首,或反思雾霾根源、或呼吁节能减排。然而,当一场风吹散雾霾、一场雨洗涤空气,人们重新迎来蓝天白云之时,曾经的决心和誓言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工厂烟囱重新冒起浓烟,城市里的车流依然望不到边,直到新的一轮雾霾天气不期而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3X):6-6
<正>中国气象局举办的"2011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共吸引了2。5万人次网民参与网络投票。其中,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数量约占总票数的54%。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2011年1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连续偏少,江淮、江汉、江南中部和北部偏少5至8成,出现了近60年来最严重干旱。6月3至24日,出现5次强降雨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区域平均降水量247.9毫米,为近56年历史同期最多,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及山洪地质灾害,"旱涝急转"特征凸显。  相似文献   

20.
<正>秋冬季节,雾霾天气频发,如何自我保护,有几个对策供大家参考:逃雾霾天,条件允许的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逃离雾霾地。躲重度污染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加剧,健康人群也会出现症状,人们应减少出门,尤其有心脑血管病、呼吸疾病的患者及儿童和老人。在家里时,应关好窗户。开窗透气应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将窗户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