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四川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把旅游作为四川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并进一步搞好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这是关系到四川经济发展的大事。一、四川旅游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四川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优势众多,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在西部多数省份中独具品位,并具有领先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四川的旅游资源,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旅游区域,即川西生态旅游区,成都口岸旅游区,乐山——峨眉山旅游区,自贡——宜宾——蜀南竹海旅游区。这四个旅游区分别包括了66个景区,其中2处自然遗产,1处自然文化遗产,9处国家级风景区;7座国家级和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0处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68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64所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56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37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2.
民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民族旅游城镇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必然选择。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提出民族旅游城镇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为例,对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治理的必要性进行探析,由此建构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郭文 《政协天地》2013,(1):48-49
作为台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建存在着大量的与台湾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这些资源,对实现海西旅游区的总体战略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09,(11):6-6
一、十堰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及构想 十堰可开发建成武当、郧阳和房陵三大文化旅游区,各旅游区内可规划建设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开发前景的若干个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形成以旅游景点、产品为依托,以三大文化旅游区为载体,以武当山为龙头的“丁”字型东、南、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谷昀凌 《桂海论丛》2014,(4):129-132
桂林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利用其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区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长远的社会效益。但是,桂林市红色旅游起步晚、发展慢,在基础配套设施、景区统筹规划、管理体制、景点旅游功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明确景区统筹规划、健全管理体制、丰富旅游功能等方面来探寻桂林发展红色旅游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是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区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要不断丰富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泛珠三角合作的湖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湖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湖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优势。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合作定位,强化政府协作与市场运作,构筑无障碍旅游区,扩大旅游市场,树立旅游品牌,实现区域间旅游业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8.
刍议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楚洲  宋健 《湖湘论坛》2003,16(1):37-37,95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品位很高 ,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关注。如何合理、有序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我们认为应该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对湖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湖南被旅游界专家誉为旅游资源大省 ,全省共有 16个旅游区及 4 5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风景名胜区 ,总面积达6 115平方公里 ,形成“东一线”、“西一片”和“中一带”格局 ,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极品旅游资源 ,而且具有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武陵源风景区…  相似文献   

9.
皖西南旅游区客源市场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西南旅游区为安徽省六大旅游区之一。区域范围为安庆市所辖区范围。总面积15352平方公里,占全省110%。1997年末常住人口6002万人。皖西南旅游区在全省六大旅游区和皖江旅游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安徽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风景名胜旅游区。...  相似文献   

10.
王献丰 《传承》2013,(12):13
自治区党委、政府日前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凤山县作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盘阳河的源头,面临着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凤山县委、县政府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平台,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是丝绸古道上历史遗存最集中、最丰富的一个地区,具有空间上的同一性、文化上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及区域交通的便利网络,发挥整体区域优势是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该区地区间的旅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应以中心城市为依托,重点旅游区为支点,特色旅游热线为纽带,打造旅游精品,重塑旅游形象,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旅游产业带,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3,(2):22-23
云南的高山大川不仅带给世人秀美的山水画卷,还有藏在"画卷"里的宝贵生物资源。多样性的资源正孕育出靓丽的产业明珠,伴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这一"暖阳",云南省的优势产业放射出越来越迷人的光芒。旅游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规划摘要】围绕把云南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推进滇中昆明国际旅游休闲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13.
周松青 《政策》2004,(9):34-34
钟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250余处,素有“大地博物馆”、“旅游胜地”之美誉。遗憾的是,钟祥的知名度与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今后,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建成旅游名城、热点旅游区。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脉地处中国中南部,跨越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武陵山区旅游开发合作有良好的基础,应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畅通旅游网络,规划旅游精品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武陵山特色旅游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目前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在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各类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通知明确提出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大对旅游区的环境监管力度,要依照法律、法规对旅游区建设、施工、经营中与环境相  相似文献   

16.
“海峡旅游区”的构建及其对台湾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进而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区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福建提出的闽台两地共同建设"海峡旅游区"的条件与时机已经逐渐成熟。从区域合作效应来看,加快推动"海峡旅游区"的建设,对海峡东岸的台湾一样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一是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提升台湾旅游业的竞争力;二是拓展客源市场,平衡台湾出入境游客数量;三是实现区域内无障碍旅游,降低旅游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品牌知名度越高,消费者对其喜欢程度越高。“石林”作为云南旅游市场一个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在很早以前,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闻名于世,成为旅游产品中一块响当当的牌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各种类型风景区的大量涌现,石林这一名牌旅游产品垄断优势正逐渐减弱。因此,如何重振这一名牌旅游产品形象,就成为石林旅游区开发、建设应注意的一个问题。1、在认清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客源市场在云南初步形成的三个主要旅游区(滇中旅游区、滇西———滇西北旅游区、滇西南旅游区)中,滇中旅游区是全省风景旅游网络的枢纽和中心,地位最为重要,而石林在全省旅游业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旅游界中常有“到了云南不到石林等于没有到云南”之说。很久以前,石林就以其面积最大、发育最为齐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闻名于世。其岩柱高大兼容密集,造型奇特怪异,加之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民族风情,使它与北京的故宫、长城,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历史上很多名人墨客都在石林留下了踪迹。其次,石林还有着第四纪旧石器遗址,石林崖画、古墓、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火把节、...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应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市场为基础,把重庆市的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一、重庆旅游业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四大景区重庆占三:巫峡景区、瞿塘峡景区和大宁河景区)又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金佛山;既有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缝,又有三峡名珠—巫溪灵巫洞、武隆芙蓉洞和红池坝的夏冰洞;既有武陵山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又有南方草场红池坝避暑度假旅游区。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9.
考察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推动其参与和支持旅游发展,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步骤.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贵州巴拉河旅游区为例,研究表明,巴拉河旅游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持肯定态度,但不同类型居民对旅游发展态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长白学刊》2011,(2):2
净月潭始建于1934年,雄厚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已闻名国内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风景旅游区示范区,2009年2月被国家三部委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景区已通过ISO9002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如今的净月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吉林八景之一,被誉为"净月神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