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聂荣臻五台受命,扩大武装,发动群众,在晋察冀边区创建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被党中央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统一战线模范区",聂荣臻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靠基本群众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群众。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晋察冀边区,仍然是这样。必须依靠农民群众,把根扎在农民群众之中,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有  相似文献   

2.
1932年3月12日,赣州战役结束不久,中革军委决定重新组建红一军团,时任红4军军长的林彪升任军团长,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聂荣臻调任军团政治委员。对于这一任命,聂荣臻因事前没有任何领导同他谈过话而感到突然,同时又因能到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一军团工作而感到高兴,决心努力工作,带出一支过硬的革命队伍,以不负党的信任和重托。对于军事主官林彪,聂荣臻并不陌生。早在黄埔军校时期,聂荣臻就认识林彪,当时林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而聂荣臻则是该校政治部秘书。林彪毕业时,又是由已到武汉军委工作的聂荣臻将其分配…  相似文献   

3.
“子弟兵”是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最亲切的称呼,它极其深刻地反映着军民之间的鱼水情义。 第一个提出并使用“子弟兵”这个名词的是聂荣臻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块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创始者与领导者。他在为边区部队起“子弟兵”这个名字时是这样考虑的: 第一、边区部队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边区和保卫家乡的任务,这个“子弟兵”的称呼,就把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4.
1、在确定阅兵总指挥的人选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聂荣臻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8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开国大典阅兵的通知,并决定步兵方队由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二十兵团后来被称为“首都师”的199师为主力组成,炮兵、装甲兵、航空兵则由华北军区组成,第一次公开亮相的人民海军前导方队由安东海军学校和华东军区海军组成.当确定阅兵总指挥的人选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几乎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说出了一个名字:聂荣臻.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7,(7):48-48
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在《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中写道:解放初期,父亲代理总参谋长时,有一天,毛泽东把他叫了去,一见面就猛  相似文献   

6.
聂荣臻与阅兵典礼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这个伟大的节日。8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开国大典阅兵的通知,并决定步兵方队由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二十兵团、后来  相似文献   

7.
李莉 《党史博览》2008,(2):18-21
特别随和的人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就知道彭真是晋察冀边区的领导。 解放后,彭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后来兼任市长。我一进城就在市人委郊区工作委员会做人事工作。1951年初,郊委领导没有时间,派我到市里开会,到那里后才知是张友渔副市长主持的欢送市长聂荣臻的会议。聂荣臻在会上说:市长由市委书记彭真兼任,大家同心协力,今后在彭真同志领导下,北京工作会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1991年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红军攻打漳州的经过,提到在打下漳州之后,红军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是乘飞机从漳州飞回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汇报战况的。那么,聂荣臻乘坐的这架飞机是哪儿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共3000余人由聂荣臻率领驻守五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成立后,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部队和驻地群众缺医少药。当时,军区基本上没有医疗卫生机构。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军区卫生部成立后即着手组建军区医院。为了组建医院,经上级同意,除由廖明亮、刘小康带领来五台山接收伤员的八路军  相似文献   

10.
1996年3月18日,薄一波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切怀念荣臻同志》,深情回忆他与聂荣臻的最初交往:“我与聂荣臻同志初次相识是在1930年初。那一年,我见到他时,党中央刚撤掉了顺直省委书记张金刃,另调贺昌同志主持省委工作。贺昌带来了一大批同志,有阮啸仙、陈复、聂荣臻等。荣臻任组织部长并参加北方军委的领导工作。那时我任  相似文献   

11.
在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的谈话(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毛泽东当聂荣臻汇报到苏联撤退专家后,我们科学技术发展更快时,毛泽东说:这等于抗战时何应钦不给我们发饷,各根据地生产出来的比发的要多得多。毛泽东在讲到社会科学时说:社会科学也要有一个十年...  相似文献   

12.
正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反共后,一方面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另一方面又竭力煽动张发奎"清共"。在汪精卫的影响下,张发奎态度动摇,形势十分险恶。当时叶挺等同志率领的部队,因奉命"东征讨蒋"已开往九江。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7日(或18日)在武汉召开会议,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动问题。会后,中央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派聂荣臻、贺龙、颜昌颐三位同志组织前敌军委,聂荣臻为书记,立即去九江,以协同叶  相似文献   

13.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纪录电影片。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14.
白求恩大夫的名字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早已家喻户晓。然而,白求恩大夫和聂荣臻司令员的密切交往却鲜为人知。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和缅怀聂荣臻司令员的丰功伟绩,这里记述的是发生在白求恩大夫和聂荣臻司令员之间的几个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5.
聂荣臻与林彪早在黄埔军校就认识了。当时,聂荣臻是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员,林彪是黄埔第四期学员。林彪于黄埔军校毕业后还是经聂荣臻分配到叶挺独立团工作的。在战争年代,聂荣臻与林彪先后共事三次:第一次是红军时期,前后达  相似文献   

16.
正开国元帅中最早去世的是罗荣桓,时间是1963年12月16日;最后一位去世的是聂荣臻,时间是1992年5月14日。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最为长寿,活了94岁,其次是聂荣臻,活了93岁。其实,聂荣臻的身体在十大元帅中算是比较差的一位,特别是晚年,健康状况又进一步恶化。据他的保健医生傅志义回忆,聂帅85岁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肠功能紊乱等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一代元戎聂荣臻,其一生戎马,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指挥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与敌方将领斗智斗勇。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却是一个性情温和、感情细腻的儒雅人。尤其是他对身边战友同志的关心和对人才的厚爱,是其一生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的高尚品格和伟人情怀的集中表现。全部牛奶给病重的邓小平救命用全部牛奶给病重的邓小平救命用聂荣臻和邓小平有一种特殊的战友情。邓小平私下习惯称聂荣臻为老兄,聂荣臻则称  相似文献   

18.
林彪与聂荣臻相识于1925年冬天。那年,林彪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聂荣臻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曾给林彪上过第一堂政治课。1932年3月,林彪与聂荣臻结成搭档,分别出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和军团政委。在共事的几年中,聂荣臻坚持原则,与独断专行的林彪发生过数次激烈的争吵。新中国成立后,林彪称病拒绝挂帅出兵朝鲜。毛泽东指示其专心养病,从此林彪退到政治舞台的“边角”,成为清闲的旁观者。聂荣臻则代理总参谋长,积极协助毛泽东、彭德怀筹划抗美援朝战争。1959的庐山会议风云突变,林彪出任国防部长,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此后,林彪在党内…  相似文献   

19.
顾育豹 《党史文苑》2008,(10):52-53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纪录电影片。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20.
资讯     
《红岩春秋》2023,(6):4-5
<正>>>“百年建党历程中的聂荣臻”学术研讨会在江津召开5月18日至19日,由重庆聂荣臻研究会、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百年建党历程中的聂荣臻”学术研讨会在江津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收录了近50篇专业学术论文,重点对聂荣臻的精神和品格进行了简要而精辟的阐述,为党史、军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进一步丰富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