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议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及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园园 《宁夏党校学报》2006,8(2):95-96,F0003
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实践见证了一个事实,即各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化过程中,都经历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从布局、管理、形式、层次等全方位的变化。其中,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是大众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研究生培养正处于由追求数量与规模转向调整结构与提高质量过程中,要解决现实出现的问题,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深入探索研究生文化的特点、构建内容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研究生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校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研究生培养正处于由追求数量与规模转向调整结构与提高质量过程中,要解决现实出现的问题,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深入探索研究生文化的特点、构建内容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研究生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校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定义及形成背景,指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互动,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陈芳  鲁萌 《学习月刊》2010,(18):90-91
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速度加快,其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地高等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以数量为特征的“大众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除了要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之外,还面临着与中国大众的传统文化思想在观念上的碰撞与沟通,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经的阶段。中国共产党所致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大众的传统文化思想互相激荡、双向顺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科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明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相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了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方向,并贯穿于文化软实力建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邓慧萍 《理论导报》2006,(11):30-32
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仅仅是数量的发展,更是高等教育结构、效益和质量的优化与提高.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发展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在教育界,而且在全社会都成为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既存在互补和融合,也不乏碰撞与冲突,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同样如此。要卓有成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走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和风格,必须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特点,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心理特征。概言之,中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土壤,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郑海祥 《求实》2012,(9):7-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除了从政治意义或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论证外,还应该从文化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深入分析:从历史的传播轨迹来看,文化契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心理基础;从现实的实践过程来看,多元文化并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的文化境遇;从推进的路径选择来看,文化繁荣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海 《求实》2012,(Z1):221-222
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大众文化本质所在。大众文化本质特征就是消费性,我消费故我在。而年轻人,尤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社会化,大学生日渐成为时尚和流行的追逐者和生力军。而其消费时尚性正是青年群体追捧的主因。大众化也是文化化大众的过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时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其动力、内能和指向作用。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发展,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14.
熊建文 《唯实》2013,(5):87-89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有量的提高,更要有质的提升。比较大众化背景下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可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到2020年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将取决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强弱状况。高校作为文化重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采取积极行动,塑造当代大学生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偏小,毛入学率偏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供求矛盾如果持续下去,将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高等教育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论是在全局或局部的意义上,还是在长远和当前的意义上,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形态的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演进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两条重要的历史线索,两者在起始时间上相互重合,在历史进程中良性互动,在形态转换上是有机统一的。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形态的嬗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层次的文化动因;而嬗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形态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必需的时代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8.
地方中小型高校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9%,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与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相适应,一批专科学校应急升本,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克勤 《理论导报》2010,(12):45-45
<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注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做好精英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陈肖婷 《世纪桥》2011,(5):117-118
我国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经过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提前实现了大众化,但这只是数量上的大众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诸多的不公平现象,因此,慎重反思造成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制度性障碍,以公平为导向进行高等教育的价值重构,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战略规划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