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注重使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刘忠礼根本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发展和贡献。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党的...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经济与执法环境徐海波,汪天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优化执法环境。这是一...  相似文献   

3.
《前进》1994,(2)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笔(二)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精辟的科学论断,是源于改革实践而在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它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以来,广东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目标进行了大胆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公有制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正逐步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农村的市场化体系已经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建设有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广东已初具雏形。但是,我们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面临的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从总体上看,全省仍处于新旧体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中,坚持法德并举,努力确立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做到法治德治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还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在我国既要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进程,健全市场体系,又要加强市场经济的规则体系建设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若干问题苏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  相似文献   

8.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交易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用关系,信用机制将逐步成为维系市场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我省对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不仅提出了建设“诚信江苏”的目标,而且许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声体系要求建立企业家市场唐旭升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几十年改革探索之后获得的深刻认识。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建立、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七)发展劳动力市场会不会否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必须发展劳动力市场。没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完全由国家计划安排,企业没有用工权,劳动者没有择业权,劳动力不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要求加强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同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在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又是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四大作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战略决策。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了正确领会决定的精神,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需要在弄清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报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之路。它不仅在理论上是个重大突破,而且也是我们探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一个转折点。从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计划与市场都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调节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抓好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这一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要素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内容。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温守信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强调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这些目标的提出,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问题陈德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思想和理论宝库,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疑是其基本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经济学角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来讲,就是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上的最大突破和变化,就是从过去的传统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牧区改革,一开始就是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发展,无论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还是流通体制改革,或兴办乡镇企业,一直到后来的农牧区产业化,都是面向市场,按照市场的要求发展商品生产。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有许多复杂的情况需要研究,有许多突出的矛盾需要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不概…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论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李益前《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要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环境欠佳,既会影响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也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作用的发挥。所以,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以市场为载体,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市场机制、完备的市场规则、科学的市场管理、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经济决不会健康发展。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彻底打破过去由政府分配生产要素的旧体制,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科技市场等,让所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