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当代德国的收入与财产分配日渐不均,贫富分化加剧。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引起了左派人士对社会福利国家再分配功能的质疑,还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究其原因,既有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制约,也有德国劳动力市场分化的影响,还包括社会福利国家再分配结构对新变化的不适应。本文将在考察德国收入与财产分配状况的基础上评述德国社会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均的发展趋势,并探究其根本原因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差异问题,不能仅局限于收入分配问题。坚持社会公平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正确认识和整合社会差异的关键。,社会差畀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差异的无限扩张和放大。社会差弁的限度首先是承认社会差异的合理性,但又应将社会差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人们不反对差异的合理存在,但反对违背社会公平的差并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大众所周知,但究竟差在哪里,人们并不十分清楚。马克思认为,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我们可以按照马克思这一分析框架来解析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背面和正面,以期对差距及其原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周俊 《法国研究》2006,(2):76-7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调节,其采取的这些措施与政策对法国政府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法国收入再分配机制的主要内容1.调节收入差距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制度为再分配提供物质基础法国政府始终认为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不公正会带来社会动荡,社会动荡势必影响国家各项事业的运行。因此,实现社会公正,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1959年法国对…  相似文献   

5.
李楠  程扬勇 《法国研究》2005,(1):266-27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人收入取得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我国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如何解决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世界上一般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公平分配起着重要作用,这已被西方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韩国目前的社会问题收入两极化出发,回顾了历届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指出需要一种能导出经济增长与分配善循环的国家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策",同时把灵活稳定性作为新政策理念。同时指出,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策"的实现,韩国就必须加强社会型合作。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学界在分配制度研究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以国内CSSCI数据库中5350篇文献和国外SSCI数据库中9594篇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这两种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可绘制出一系列国内国际分配制度研究知识图谱。就时间分布而言,国内分配制度研究经历了“在波动中逐渐增加—陡增并高位运行—回落后逐步上升”三个阶段;国际分配制度研究则以2007年和2013年为界经历了三个上升期。就空间分布而言,国内以经济学、管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研究为主,科研力量独立化、分散化特征明显;国际上发达国家研究成果丰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相关研究日渐增多。学界围绕经济增长、发展战略、再分配、二元结构等热门主题展开研究,形成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发展战略对分配格局的影响、再分配对分配格局的影响、二元结构与分配扭曲的关系等重点论域。就前沿热点而言,共享发展、产业结构、数字经济等主题的热度较高并将持续下去。国内学界应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国外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调适,加强研究力量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王金强 《当代亚太》2013,(1):33-50,157,158
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国际组织及其相关协议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与国际制度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制度种类繁多,其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方式也多种多样。文章认为,国际制度关于分配结构的变革影响了国家的政策选择。分配结构可以分为追求效率的市场型分配结构和公平优先的权威型分配结构。市场型的分配结构决定了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偏好最大程度地获取权力与资源的收益,权威型的分配结构则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等政治权威对权力与资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和调节。在给定的国家偏好下,制度分配结构的变革改变了国家的收益,进而决定了国家行为体不同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顾耀强 《新民周刊》2012,(29):87-87
我们面临的更为严峻的很多问题就是快速增长的副产品,比如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社会价值和道德观的底线缺失等。我们生活在一个必须增长的世界中——人们对经济衰退有着天然的恐惧,因为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先例,经济增长的停滞可能会导致诸如国民收入下滑、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地缘政治争端等等各种类型的灾难性后...  相似文献   

10.
气候正义涉及复杂的国际法与国内法问题。传统国际法强调主权独立和互不干涉,而应对气候变化必然要求国际社会合作减排。国际合作减排的前提是各国主动放弃部分排放权利,主动承担减排义务。气候变化对整个国际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国所受的负面冲击不尽一致。有些国家必须支出巨额的调整成本以适应变化了的全球气候,而有些国家反而会因气候变化获得短期利益。根据科斯定律初始权利分配原理,气候正义不是简单的排放权的界定与转让问题,它要求运用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原则对不公平分担减排责任的现象进行平衡处理。中国固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减排,但同时要坚持发展权优先的观点,与工业发达国家展开有理有节的谈判与斗争,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矫正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