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正一 《台声》2000,(11):15-15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税”,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杀了台商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制”来规范大陆投资,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岛内生产毛额(即 GDP) 2%;还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应是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台商仅是“外移大陆”,并非进行全球化布局,“政府”就不准其赴大陆投资。这是继李登辉 1996年 8月提出“戒急用忍”之后,又一次…  相似文献   

2.
曹文莉 《台声》2000,(5):45-46
1999年12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了。许多台商都想了解《实施细则》中关于台湾同胞投资项目的具体规定 ,以及大陆今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台湾同胞投资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本文介绍的内容将有助于台商了解祖国大陆相关投资政策和法律 ,便于台商更方便、直接地选择具体投资项目。一、指导性文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实施细则》第6条明确规定 ,“台湾同胞投资 ,应当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 ,…  相似文献   

3.
漳州台商李先生问:请问:大陆对台商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有哪些规定? 答:大陆对台商投资项目一般审批程序规定是: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对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办法另有规定的(如旅游宾馆、高档房地产、航空运输、商业、对外贸易、金融、保险、租  相似文献   

4.
台商问:我拟赴大陆投资,请问如何将资金汇入大陆?又如何将投资收益汇回台湾? 答:台商到投资大陆时,最关心的事隋就是投资资金是否可以顺利地汇入大陆,并且可以在投资后得到自由、有效地使用,在所投资的企业取得投资收益后其分配的利润是否可以自由、便利地汇出。根据大陆有关台商投资企业的法律规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实行限制性措施的“戒急用忍”政策,并不能阻挡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在经济利益和市场法则的驱动下,台商纷至沓来,投资势头有增无减。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台当局核准赴祖国大陆投资案件为729件,比上一年增长了90.8%;投资金额为16.1亿美元,增长了31.3%。迄今台商赴大陆投资案累计已达15602件,总投资金额已接近100亿美元。台商赴大陆投资额已跃居台湾对外投资的首位。看好祖国大陆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是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因。由于祖国大陆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看好的经济成长地区,世界…  相似文献   

6.
陈越骏  李茂泉 《台声》2000,(10):24-24
蔡世明先生来祖国大陆已经10年了。1992年他到苏州投资房地产;1996年,他到上海投资注册上海永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欲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蔡总说:“两地的制度不同,在许多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很大,不少台商不了解大陆的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障碍。本公司可为台商投资投石问路,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上台后,在入世压力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下,对台商赴大陆投资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加强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管制 台湾当局在对台商赴大陆投资采取一些开放性措施的同时,加强了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管理,设置了许多新的障碍,加大对所谓“违规者”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8.
高昂的代价     
近年来,台商来大陆投资办企业日趋热络,祖国大陆有关部门也相应制订有关法律和政策,以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然而,个别台商却忽视投资规定,私下与个人洽谈投资项目,结果为自己的“隐性”投资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2年前,台商温先生来上海寻找投资项目,与大陆赵某等人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约定由温出资人民币100万元,委托上海市民赵某出任董事长兼总  相似文献   

9.
郜言 《台声》2007,(11):52-53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遣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此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0.
广州台商魏先生问:我欲赴大陆投资,请问在大陆的台商投资企业应如何缴纳所得税? 答:大陆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应依法缴纳所得税。台商投资兴办的企业的纳税事宜,参照外商投  相似文献   

11.
《政协天地》2011,(6):1-1
去年以来,福建进一步放宽台商投资领域,除国家规定的禁止类项目外,台商可投资钢铁等限制类项目;对5亿及5亿美元以下的台商投资项目实行特殊审批政策;鼓励两岸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双向互设、相互参股,在指定银行开展新台币双向兑换;率先开放在闽台胞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相似文献   

12.
为台商提供融资贷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磊 《两岸关系》2006,(8):28-30
继开发银行300亿元人民币的台商专案贷款之后,华夏银行承诺未来5年将提供给台商人民币200亿元的融资额度,并承诺不需担保品。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得出两点推论:一是大陆方面极其重视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台商解决包括融资在内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台商投资大陆模式中“大陆出资”成分日益加重,台商投资大陆的模式越来越多地向“台商搞管理、大陆搞配套”方向发展。大陆方面真心实意为台商办事、解台商燃眉之急截至2006年5月,大陆累计批准的台商投资项目已达69900个,这些投资项目普遍需要金融支持,对此大陆一直十分重视。目前,…  相似文献   

13.
邰言 《台声》2007,(11)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造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比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4.
内定的“中央银行”副总裁陈师孟5月11日对外界表示,赞成“财政部长”许嘉栋所提拟开征大陆台商“国安捐”的计划。他声称,台商赴大陆投资设厂,应该付出代价。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此事引起“立法委员”和台商工商界人士的普遍反感。本刊记者为此约请在大陆的部分台商就“国安捐”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0,(3):56-59
两岸经济的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两岸各界共同奋斗的方向。台湾方面在2009年6月30日公布了相关规定,开放大陆投资人赴台投资,但台湾地区与投资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同,投资人要完全且深入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度。但大陆投资人赴台投资就在眼前,如何让大陆的朋友在赴台投资前的很短时间内,能对台湾地区相关投资法规有一定的基础认识,一直是台声杂志社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刘结 《台声》1999,(12)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成熟模式,许多台商亦是通过这些方式投资大陆,并按忡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忡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具体规定经营运作各自的企业,但在实践中如果不了解与前述三部法律密切相关的法规,将会直接影响投资效益和企业的良性运作。如当合资企业进行“承包经营”时,应严格按照1993年9月13日外经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承包经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规定》办理;如当外资企…  相似文献   

17.
蔡世明先生来祖国大陆已经 10年了。 1992年他到苏州投资房地产; 1996年,他到上海投资注册上海永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欲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蔡总说:“两地的制度不同,在许多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很大,不少台商不了解大陆的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障碍。本公司可为台商投资投石问路,指点迷津。”   永然公司积极推进两岸法律界人士的交往, 1998年邀请上海法学会组团访问台湾, 1999年邀请上海法制报社记者组团访问台湾,今年又准备邀请上海仲裁委员会组团访台。蔡总认为:这些年台湾人士到大陆参观很多,但大陆组团访台…  相似文献   

18.
天津台商张先生问:大陆对台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审批权限。程序有何规定? 答:台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的审批程序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限额即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按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性质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或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分别审批。限额以下项目,由国家  相似文献   

19.
李非 《台声》1998,(12)
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始于80年代初,在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从近20年的发展历程看,其投资变化大致经历了初期的试探阶段(198-1987)、中期的扩张阶段(198——1993)以及近期的调整阶段(1994-1998)。对历年台商投资的情况,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投资金额,或是投资规律,两岸所公布的统计数据存在明显差距。根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截止1997年底,台商对大陆投资累计为20362项,核准投资金额为112.07亿美元,平均单项投资额为55万美元;而同期国家外经贸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8485项,协…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结束两岸对峙、实现"三通"的建议,之后,台商冲破重重阻力开始在大陆投资。由于要素成本、政策法律环境、文化氛围等原因,大陆东南沿海诸省市成为台商聚集地。分布概况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台商对大陆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投资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的不断增加,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