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再见 《理论探讨》2001,4(5):72-73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 ,如政策合法化程度、政治目标的弹性限度、政策执行信息的非完备性、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倾向性和目标团体的影响力 ,等等。针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风险因素 ,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提升政策合法化程度、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强化政治社会化功能 ,从而增强政策执行的风险意识 ,降低政策执行风险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共政策终结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公共政策终结研究途径分为四大类,即政策阶段论、政策变迁论、政策机会论和政策比较论。这四种研究途径的理论特征、研究重点、理论设计等各有不同,也呈现不同的理论解释力。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探讨公共政策终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性指南,也有助于中国自觉地形成公共政策终结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国公共政策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公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民族国家的范围。全球化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政策的作用范围、政策的利益相关者、政策权力的分配和政策的独立性。文章从政策过程角度,较为深入的解释和评价了全球化封公共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的公共政策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政策系统中潜在很多来自于系统内部或外部的风险因素,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环境三方面对公共政策产生的风险影响,针对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识别和风险分析,以期达到有效地降低政策风险,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合法性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组织部分,公共政策合法性危机影响政策的最终执行效果,危及政策主体的权威性和政治系统的合法性,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公共政策合法性危机的产生源于政策系统自身的特点以及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公共政策价值追求模糊且冲突,政策决策者的自负和自利倾向,公共政策参与低效等原因都会引起政策合法性危机。与传统代议制民主不同,协商民主理论主张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审慎而理性的商谈来参与公共生活,以此来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消解政策合法性危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发挥公共政策本身的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从生长迟缓和消瘦两个方面考察6-18岁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不良状况。结果表明,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队列中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不良概率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集中表现为在出生队列规模增长阶段,出生队列规模越大队列中学龄儿童少年出现营养不良的概率越高。同时,模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出生队列规模对队列中学龄儿童少年的营养不良概率存在相应的拉高或拉低效应。出生队列规模效应的出现是社会营养资源总量与人口自然变动节律不匹配的结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当以增加社会营养资源量和避免因政策波动导致出生人口规模大幅波动为目标,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政府信息网络化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必将深刻地影响到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本文借用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系统粗略划分为三大阶段,政策输入、政策转换、政策输出。这三大阶段的循环反复始终是以信息的传递为基础的。接着分析了信息网络化对公共政策系统的正负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策科学发展迅速,为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这些公共政策实践前沿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作为公共政策的外部客观环境对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内容等政策系统要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政策系统总是打上了特定文化的烙印。文化通过引导公共政策主体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行为规范体系进而塑造着公共政策主体的思想和行为;文化通过影响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民主性进而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性;文化影响着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和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和服从。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府利益及其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军 《理论探讨》2007,(2):135-138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政府在选择政策方案时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将影响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在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是否能够按照政策目标的要求获得各自的利益,也将深刻地影响公共政策的总体效果。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和供给者,其政策取向相应以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目标,在社会中保持一种公正超然的地位。但由于政策过程中政府利益的存在,在政策实践过程中又往往与该价值目标发生分离,应然与实然相冲突,从而降低政策实效。因此在政策实践中要分析政府利益产生的原因,构建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避免政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产生冲突,达到一种良好的利益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对托达罗模型前提、变量及政策含义的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中国二元制度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在前提、变量及政策主张诸方面不同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指出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影响农民作出外出务工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其流入城市的净收益现值,并对决定这一现值的各变量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二元的经济和社会体制限制了农民的外出,降低了农民的流动和迁移意愿.最后作者就此提出了短期内促进农民工流动和长期内保证农民迁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燕继荣 《政治学研究》2020,(2):2-13,M0002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为中国政治学提出了新议题:如何理解制度优势、制度供给与治理效能的关系、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讨论上述议题,需要探究国家治理效能的来源。在当今国际体系中,国家作为一个共同体,其运行状况和竞争实力取决于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发展水平,二是治理能力。这也就是说,发展和治理是国家的双重任务和追求。无论谋发展,还是求治理,国家运转需要有制度支撑,也需要有政策支持,因此,制度供给和政策供给二者互动状况决定着国家治理的绩效。良好的制度要配套良好的政策才能产生良好的效能,中国发展绩效实则就是制度效应与政策效应相结合的结果。中国在实现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方面,尤其是在40多年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显示了良好的绩效。主要资源国家所有和多种所有制下不同经济主体市场化竞争的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单一制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这三项制度的综合效应支持了中国高效快速的发展,也为中国治理优势的展现提供了保障。今后,中国共产党应继续凭借集中性、协调性、持续性、高效性的制度优势,通过改革创新,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关切的问题,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逐一解决最终实现制度的成熟固化。  相似文献   

13.
1980年以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急剧升高并长期高位徘徊.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性别失衡作为社会管理领域的重大人口问题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当前的人口社会管理中的管理理念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就需要突破旧有的管理格局和机制,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最终构建性别平等的和谐社会.本文描述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最新态势,评述了近年来性别失衡治理的公共政策体系,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论述了社会管理视域下性别失衡治理问题,并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了性别失衡的社会管理框架,为政府性别失衡治理问题提供支持.基于上述框架,本文发现在中国的性别失衡社会管理框架中存在碎片化问题,公共政策体系需要完善,在性别失衡整体性治理的社会管理框架中要纳入对大龄未婚男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从1900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到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时间整整一百年。中国加入WTO与百年前的“门户开放”政策有着本质区别“。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破坏中国主权与独立的反动政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政策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两难抉择”及其应对理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后发展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两难抉择”所引发的多种公共政策困境。在“第三步”发展战略时期,中国政府行政改革所面临的政策困境及其应对理路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大政府与小政府、强政府与弱政府、大众政府与精英政府、国际化政府与本土化政府、经济政府与均衡政府。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现实需求,对于建立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归纳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灾害的机理机制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研究、应急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与决策行为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模拟仿真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后评估与重建研究,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扼要的回顾和展望;最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重大研究计划以便加强研究力度,并就如何提炼和组织其中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我国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甘肃康乐县教育发展现状,认为康乐县"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致使教育事业还面临着较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我国城市贫困儿童问题的忽视。笔者在对武汉、西安、福建三地调研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城市贫困家庭中的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我国城市反贫困政策在儿童保护方面仍存在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政策绩效的价值取向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政策绩效不同于政策结果之处在于它对其内在价值及其行为方式改变的特别关注,因而具有较强的价值意蕴.政策绩效在社会转型中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现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政策问题存在的闭区间.在此基础上,公共政策的自由裁量权、公共政策的回应性、有效性、公共性、公民精神以及治理、善治等作为一种"绩效指标",对政策绩效及其实现程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特质的社会问题的大量积聚、政府主导的政策模式、公民社会的不健全等,首先作为一种"自变量",影响着当下我国的现实政策绩效,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政策的自由裁量权、回应性、有效性、公共性、公民精神等的存在形式和发生作用路径;另一方面,作为"因变量",它们被嵌入不同的制度运行、政策实践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成为一种既定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决定着当下各种利益诉求、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等的性质和内容.在技术和价值之间,政策绩效找到了其存在的基本空间.  相似文献   

20.
本概述了美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过程,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其在美国社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对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作对我国政府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