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洪 《新民周刊》2012,(16):25-25
在过去几年,奥巴马试图重整美国经济基础,攻破华尔街的堡垒。2007年5月,在纽约对冲基金界的一次筹款会上,一位经理人问正竞选总统的奥巴马:"假如你当选总统,你会对房间内的这些人征税吗?"奥巴马立刻回答:"我会征税。"这种态度并未改变华尔街抛向奥巴马的媚眼。在那次大选中,奥巴马从华尔街筹措的竞选资金,两倍于他的共和党竞...  相似文献   

2.
张磊 《新民周刊》2012,(41):42-45
体制的力量使任何人想当官必须获得选票,选票的力量推动他们在这场政治秀中想方设法去呈现经过塑造的自我。美国当地时间10月22日晚9点,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林恩大学里,掀起了美国总统竞选最终辩的幕布。当晚掌局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王牌主持人鲍勃·希弗,在约3500名美国和国际媒体记者的围观下,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美国和平队成立的第50个年头。现任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的总统竞选中提出将摈弃小布什时代的单边主义,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并主张在美国领导世界时,不仅要应用硬实力,而且还应更加重视对软实力的应用。奥巴马总统上任后,大幅增加和平队的预算,并许诺在2011年把和平队的人数翻一番。奥巴马对和平队的鲜明态度,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和平队作为软实力资源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49):26-27
成功卫冕美国总统后,奥巴马在Twitter上写道:"又四年(Four more years)。"短短三个字,浓缩了太多情绪。今年这一仗,奥巴马打得不轻松,几次差点被罗姆尼盖过锋芒,最后总算扳回局面。过去这四年,总统当得也不省心,经济、医改、失业三大魔咒,共和党的反击,茶党的崛起,让奥巴马和他所领导的民主党在2010年...  相似文献   

5.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16):88-88
如果判决不利于政府,意味着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努力前功尽弃。遇到选举之年,美国总统也是要讲政绩的。医疗业在美国占到国民经济总值的六分之一,2012年奥巴马竞选总统连任,把医疗保险改革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力促国会通过了《可承受医疗法》。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约为3200万,占到人口的八分之一。《可承受医疗法》的关键内容是,所  相似文献   

6.
石渝 《新民周刊》2012,(5):56-57
美国人是否仅仅四年后就又准备迎回曾令美国经济掉入深渊的共和党?角逐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初选战,于2012年1月3日打响,民主党因奥巴马宣布争取连任而暂时无初选之累,美国2012年大选在共和党"独角戏"序  相似文献   

7.
分裂的美国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表明美国社会陷入严重分裂,特朗普和克林顿是历来参加总统选举民望最低的两党候选人。美国经济两级分化,最富有的1%家庭的平均收入为其余99%家庭平均收入的20多倍;种族关系几十年来总体趋向缓和,但奥巴马连任两届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种族主义反弹,主张白人至上的另类右翼势力抬头;文化方面,同性恋、堕胎等问题上的道德冲突依然存在,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精英和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工人阶级在价值观方面的隔阂增大。这些都是美国社会分裂的原因,但特朗普总统本人在竞选中和上台后反体制和分裂性的言论和政策应当是美国目前处于越战之后最分裂时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学成 《美国研究》2012,(3):130-131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将于2012年11月6日举行。民主、共和两党分别推出现任总统奥巴马和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参与角逐。目前选战已经进入白热化,两人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唇枪舌战,至今选情仍不明朗。盖洛普在9月19~21日的民调显  相似文献   

9.
<正>我想谈的是从奥巴马的弱势看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在当今国际社会强势领导人不断涌现的时候,美国的奥巴马总统却处于空前弱势地位。从一个明星般的总统快速"变身"为弱势总统,撇开奥巴马本人的理念和性格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原因不谈,这种弱势反映了美国面临的外部挑战的复杂性和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面临的外部挑战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战略竞争对手发起挑战。俄罗斯的强势战略复兴和中国在经济、战略上的  相似文献   

10.
吴雪 《新民周刊》2020,(17):54-57
一边是棘手难缠的疫情,另一边是竞选连任的压力,四年时间不到,一切都已经改变。看来,特朗普要想当好这个"战时总统",成为那个唯一拯救美国的人,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智慧。"它要走了。它要离开了。它就要消失了。"4月29日,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再次开启了自我催眠式的回答。尽管他"病毒4月会消失"的迷之信念已经被现实打脸;"人体注射消毒剂"的诡异想法饱受非议,但这丝毫不影响美国政客将浪费了两个月的疫情应对,称之为"一个巨大的成功故事"。  相似文献   

11.
国会山恩怨     
杜剑锋 《新民周刊》2012,(35):43-45
克林顿一家和奥巴马的是非恩怨,是美国政坛上一出精彩纷呈的连续剧。9月4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开幕的时候,民主党内除总统奥巴马外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国务卿希拉里,却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北京。四年一次的党代会,是大选年美国两大政治阵营为争夺白宫和国会山筹划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传播呈激增之势。放眼世界,网络谣言危害已成为具有共性的社会问题。美国网络曾热传奥巴马并非美国公民无资格竞选总统;韩国著名女主播宋智善因不堪网络谣言而轻生自杀;墨西哥2005年网上谣传沿海城市帕亚尔塔港将发生大地震引发民众惊恐和大逃离。可见,泛滥的网络谣言传...  相似文献   

13.
领导博览     
1 俄美大选引领世界“换届年” 2012堪称世界“超级换届年”,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年换届。普京在3月4日的大选中获胜,俄罗斯开启“普京3.0时代”。奥巴马11月6日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后,于2012年11月19日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成为第一位访问缅甸的美国总统,引起世界的瞩目。奥巴马访问缅甸表达了美国政府对缅甸政治改革的奖励和支持,对争取与西方逐步重建关系的缅甸政府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核运用政策基本维持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选项。美国国内推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努力均告失败,其中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其任内的两次努力。奥巴马推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既是政治需要,也基于他对安全威胁形势的判断。奥巴马及其支持者认为,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使其没有必要首先使用核武器来威慑"非核"攻击,改变"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能够缓解美国在国际核裁军领域面临的压力,降低核扩散的风险。反对派则强调,未来美国的常规军力有可能在特定区域处于劣势,因此仍需要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选项。在美国制胜型核战略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是不会被放弃的。鉴于特朗普总统的核立场趋于保守和强硬,未来美国改变"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可能性将更加渺茫。  相似文献   

16.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12,(4):8-8
按有关部门的测算,江苏要超过广东大概在2017年,当然,我们现在也不打这个仗了,你愿意超就超吧,我们首先要把结构调整好。汪洋谈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WILL JOBS COME BACK?JOBS是去年去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姓,也有"工作"的意思。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美国企业将工作机会从海外带回美国,但这就像让乔布斯复...  相似文献   

17.
法国戴党新总统萨科奇及其当选的基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2007年总统选举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一次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重要选举,在此次选举中,法兰西人民运动联盟总统候选人萨科奇脱颖而出,当选为总统。本文从法国政局和政党演变的角度出发,指出萨科奇之所以当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萨科奇是战后出生的新一代杰出的戴党政治家;是此次总统选举中实力最强和民意指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同过去"平静决裂"的竞选纲领并最终获得了戴党领袖希拉克的支持;还得益于法政局"右强左弱"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18.
高海龙 《美国研究》2020,34(1):99-121,M0005
"单一行政官"理论是在对美国宪法有关总统权力条款的解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其核心含义是,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单一行政官"的概念形成于200多年前的制宪会议。后来,"单一行政官"理论不断地发展演变,为美国总统不断扩展其行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单一行政官"理论通过证明总统扩张权力的正当性,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机制构成了威胁。要厘清总统权力的边界,必须参照宪法的文本和结构,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行政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政策轨迹表现出起伏性的变化。在执政初期,奥巴马试图改变布什时期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敌对态势,对伊朗实施了积极接触的政策。但是,奥巴马趋向缓和的调整遭遇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挑战。在伊朗大选危机、美国国会坚持对伊朗实施制裁等因素的压力下,奥巴马逐渐回归到对伊强硬的姿态,并重新运用制裁这个工具遏制伊朗。从美伊关系的角度看,两国的领导层都没有足够的战略紧迫感来调整对各自核心利益的认知。双方都只是在建构良性关系的道路上迈出一小步,因此,这种试探性行为在两国国内政治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很容易重新回到过去的对立状态。  相似文献   

20.
美国2008年大选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美国2008年大选奥巴马和民主党获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选结果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的趋向.文章认为,2008年大选是美国选举政治史上最引人瞩目的一次历史性的选举.奥巴马获胜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严重衰退,选民对布什处理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不满,以及奥巴马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非洲裔总统竞选人所激起的黑人、拉美裔和年轻选民的投票热情.大选的结果将对美国政治走向和美国社会的种族关系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中左将是今后四年美国政治的基本走向.民主党16年来第一次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公众的期望和支持率高,这些为奥巴马政府实施其内外政策主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它仍然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