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国友 《新民周刊》2012,(38):40-41
对于美国经济而言,QE3不是"救命药",而是经济大病之后的"补药",起到固本健身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QE3的实施有助于美国经济好转,也因此相应地帮助了奥巴马的竞选连任。  相似文献   

2.
刘洪 《新民周刊》2012,(16):25-25
在过去几年,奥巴马试图重整美国经济基础,攻破华尔街的堡垒。2007年5月,在纽约对冲基金界的一次筹款会上,一位经理人问正竞选总统的奥巴马:"假如你当选总统,你会对房间内的这些人征税吗?"奥巴马立刻回答:"我会征税。"这种态度并未改变华尔街抛向奥巴马的媚眼。在那次大选中,奥巴马从华尔街筹措的竞选资金,两倍于他的共和党竞...  相似文献   

3.
<正>我想谈的是从奥巴马的弱势看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在当今国际社会强势领导人不断涌现的时候,美国的奥巴马总统却处于空前弱势地位。从一个明星般的总统快速"变身"为弱势总统,撇开奥巴马本人的理念和性格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原因不谈,这种弱势反映了美国面临的外部挑战的复杂性和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面临的外部挑战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战略竞争对手发起挑战。俄罗斯的强势战略复兴和中国在经济、战略上的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就任以来,对美国核政策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奥巴马核政策的目标是:在确保美国核武器安全、可信和有效的战略威慑能力的同时,通过与俄罗斯签署进一步削减核武器相关协议,提出并倡导"无核武器世界"理念,重塑美国在核问题上的道德形象,恢复美国在国际核裁军和防扩散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权,重振国际防扩散努力,增进美国的安全。奥巴马对美国核政策的调整将对美俄关系、全球核军控和核裁军、国际防扩散努力,以及地区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其核政策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49):26-27
成功卫冕美国总统后,奥巴马在Twitter上写道:"又四年(Four more years)。"短短三个字,浓缩了太多情绪。今年这一仗,奥巴马打得不轻松,几次差点被罗姆尼盖过锋芒,最后总算扳回局面。过去这四年,总统当得也不省心,经济、医改、失业三大魔咒,共和党的反击,茶党的崛起,让奥巴马和他所领导的民主党在2010年...  相似文献   

6.
改变     
《新民周刊》2012,(50):26-31
Change(改变)是四年前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的口号。这个简单的单词是奥巴马给出的承诺,给美国选民带来了期待,也投合了他们对现状的厌倦情绪。这一切最终把奥巴马送进了白宫。大家都期待改变,因为改变真的很难。四年后,奥巴马再次投入总统竞选的时候,最大的变化也许是他在四年任期里迅速变白的头发。2012年,很多国家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美国和平队成立的第50个年头。现任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的总统竞选中提出将摈弃小布什时代的单边主义,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并主张在美国领导世界时,不仅要应用硬实力,而且还应更加重视对软实力的应用。奥巴马总统上任后,大幅增加和平队的预算,并许诺在2011年把和平队的人数翻一番。奥巴马对和平队的鲜明态度,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和平队作为软实力资源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剑锋 《新民周刊》2012,(42):39-41
虽然选前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齐头并进,但是我非常有信心,在经过非常失败的四年之后,美国选民不会再给奥巴马另一个机会了。像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一样,我最初也是因为希拉里才对奥巴马心生反感的。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希拉里通过电视辩论和各种选举活动,展示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在华人中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稀饭"...  相似文献   

9.
对奥巴马现象的政治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的政治"角度出发,探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竞选人贝拉克·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对于美国政治与社会文化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奥巴马胜选既是共和党执政8年导致的政治与经济困境所致,也得益于他的多民族多文化出身背景.奥巴马的成功,加快了美国老一代黑人领袖向新一代黑人领袖的代际过渡,还表明在美国社会的种族关系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以黑自种族划分的美国政治格局并未彻底改变,这预示着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之后,将不得不致力于一种种族和阶级平衡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权贵的高超统治艺术,靠制造恐惧统治已经是一种很落后的方法了。如不发生意外,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将由奥巴马与共和党的罗姆尼对决。罗姆尼是华尔街的人,他本人就是靠资本市场起家的资本-政治两栖精英,美国中产阶级的天敌——这点已无争议。另一个已无争议的是,奥巴马总统任内也没有大力维护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29):80-80
把夕阳工业和污染工业转移到中国或其他国家,对美国有何不好呢?就是共和党把话说得太死,坚决反对工作外流,弄得罗姆尼很是被动。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了奥巴马竞选连任的软肋。奥巴马反守为攻,指责罗姆尼亲自缔造和指挥过的贝恩资本难逃其咎,贝恩资本"投资的公司是外包美国工作的急先锋"。如果美国百姓相信,罗姆尼...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后,于2012年11月19日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成为第一位访问缅甸的美国总统,引起世界的瞩目。奥巴马访问缅甸表达了美国政府对缅甸政治改革的奖励和支持,对争取与西方逐步重建关系的缅甸政府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关系陷入紧张状态。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包括安全、外交、经济三个领域的全面战略,宗旨是牵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奥巴马开始第二任总统任期,中美领导人一致同意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先前具有对抗性的对华政策正在出现微调现象。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基础是两国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4.
《美国研究》2012,(3):122
编者按:2012年8月15~16日,由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在长春举行。与会者围绕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美国巧实力战略、奥巴马能源政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在正式入住白宫的第一天,唐纳德·特朗普就开始了很"特朗普"的一天:签署首个行政令叫停"奥巴马医保"计划,宣布推翻奥巴马的"气候行动计划",宣布退出TPP,宣布未来7年给美国工人增加300亿美元工资……就像特朗普一直声称的一样,这是为了美国的复兴。在就职演讲中,他说这是为了美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16):88-88
如果判决不利于政府,意味着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努力前功尽弃。遇到选举之年,美国总统也是要讲政绩的。医疗业在美国占到国民经济总值的六分之一,2012年奥巴马竞选总统连任,把医疗保险改革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力促国会通过了《可承受医疗法》。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约为3200万,占到人口的八分之一。《可承受医疗法》的关键内容是,所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东盟经济政治形势总的特点是稳定和发展。尽管面对不利的世界经济形势,东盟的经济前景仍然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在国际关系方面,美国奥巴马总统的新东南亚政策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东盟是否需要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作出选择,东盟将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林垚 《新民周刊》2012,(42):36-38
作为一个擅于自我推销的精明商人,罗姆尼和赵本山一起卖拐倒是无比合适;但指望他身为总统带领美国前进,不啻问道于盲。成就与挑战:客观评价奥巴马奥巴马入主白宫四年,交出的成绩单虽非完美,要及格却绰绰有余。标志性的医保改革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大为人注意。比如从长远而言相当重要的工作,包括启动教育体制改革、增加科...  相似文献   

19.
连任下马威     
黎远 《新民周刊》2012,(44):92-92
美国大选,驴鸣象嘶,结果奥巴马再干4年,不确定性消除,股市总该涨了吧?没想到欧美股市连续大跌,把正在反弹的中国股市也给拖累了。原因何在?一是因为新一届政府一成不变,投资者的变革预期落空;二是因为当前美国一系列宽松财政政策即将在2013年1月1日前到期,美国的实际财政支出将有约6000亿美元级别的紧缩。奥巴马连任对许多...  相似文献   

20.
国会山恩怨     
杜剑锋 《新民周刊》2012,(35):43-45
克林顿一家和奥巴马的是非恩怨,是美国政坛上一出精彩纷呈的连续剧。9月4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开幕的时候,民主党内除总统奥巴马外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国务卿希拉里,却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北京。四年一次的党代会,是大选年美国两大政治阵营为争夺白宫和国会山筹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