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29):80-80
把夕阳工业和污染工业转移到中国或其他国家,对美国有何不好呢?就是共和党把话说得太死,坚决反对工作外流,弄得罗姆尼很是被动。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了奥巴马竞选连任的软肋。奥巴马反守为攻,指责罗姆尼亲自缔造和指挥过的贝恩资本难逃其咎,贝恩资本"投资的公司是外包美国工作的急先锋"。如果美国百姓相信,罗姆尼...  相似文献   

2.
最后的摇摆     
乐悠 《新民周刊》2012,(43):40-41
竞选中,奥巴马和罗姆尼一边打压着对方,一边标榜自己适度节制的选举策略。而当最后的赢家沉浸在获胜喜悦中时,还会记得要保持当初那份谨慎吗?  相似文献   

3.
杜剑锋 《新民周刊》2012,(42):39-41
虽然选前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齐头并进,但是我非常有信心,在经过非常失败的四年之后,美国选民不会再给奥巴马另一个机会了。像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一样,我最初也是因为希拉里才对奥巴马心生反感的。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希拉里通过电视辩论和各种选举活动,展示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在华人中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稀饭"...  相似文献   

4.
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44):11-11
@李稻葵:从历史角度观察,成功的大选要不凝聚了新的社会共识,如里根;要不产生务实解难的新领导,如尼克松。这一次显然不是第一类,看不出奥巴马的新"主义",选票如此接近,谈不上共识。奥巴马与罗姆尼相比,不是一个解难题者。我更加担心美国经济。新动荡难免。老曹:美国选民正好分裂成两半,不管谁当总统日子都不好过。先看奥巴马如何...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权贵的高超统治艺术,靠制造恐惧统治已经是一种很落后的方法了。如不发生意外,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将由奥巴马与共和党的罗姆尼对决。罗姆尼是华尔街的人,他本人就是靠资本市场起家的资本-政治两栖精英,美国中产阶级的天敌——这点已无争议。另一个已无争议的是,奥巴马总统任内也没有大力维护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刘洪 《新民周刊》2012,(16):25-25
在过去几年,奥巴马试图重整美国经济基础,攻破华尔街的堡垒。2007年5月,在纽约对冲基金界的一次筹款会上,一位经理人问正竞选总统的奥巴马:"假如你当选总统,你会对房间内的这些人征税吗?"奥巴马立刻回答:"我会征税。"这种态度并未改变华尔街抛向奥巴马的媚眼。在那次大选中,奥巴马从华尔街筹措的竞选资金,两倍于他的共和党竞...  相似文献   

7.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12,(41):22-22
过去十年来与中国的较量,美国始终没有得到必要的教训,也未能充分体会到中国式的亮剑精神!战争或对抗局面,对美国而言是长期有益的。一方面,这有利于美国在全球纵横捭阖,孤立对手,团结盟友,并且乱中取胜。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政客为选举或提升政治威望牟利。一点都没有出乎意外:此番美国总统大选,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都在声嘶力竭...  相似文献   

8.
刘学成 《美国研究》2012,(3):130-131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将于2012年11月6日举行。民主、共和两党分别推出现任总统奥巴马和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参与角逐。目前选战已经进入白热化,两人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唇枪舌战,至今选情仍不明朗。盖洛普在9月19~21日的民调显  相似文献   

9.
林垚 《新民周刊》2012,(42):36-38
作为一个擅于自我推销的精明商人,罗姆尼和赵本山一起卖拐倒是无比合适;但指望他身为总统带领美国前进,不啻问道于盲。成就与挑战:客观评价奥巴马奥巴马入主白宫四年,交出的成绩单虽非完美,要及格却绰绰有余。标志性的医保改革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大为人注意。比如从长远而言相当重要的工作,包括启动教育体制改革、增加科...  相似文献   

10.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49):26-27
成功卫冕美国总统后,奥巴马在Twitter上写道:"又四年(Four more years)。"短短三个字,浓缩了太多情绪。今年这一仗,奥巴马打得不轻松,几次差点被罗姆尼盖过锋芒,最后总算扳回局面。过去这四年,总统当得也不省心,经济、医改、失业三大魔咒,共和党的反击,茶党的崛起,让奥巴马和他所领导的民主党在2010年...  相似文献   

11.
应琛 《新民周刊》2012,(42):28-31
从以往的经验看,似乎候选人对中国的态度越"强硬",就越不会丢掉选票。这一次,奥巴马罕见地直接出面叫停中资收购案。每到美国大选年,有关"中国威胁论"的叫嚣声就会变得频繁起来。只不过,今年的论调中,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被叫得格外响亮。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装备制造企业三一集团(以下简称"三一")便"躺着中枪"。2012...  相似文献   

12.
就职以来,特朗普政府已经在南海地区进行了八次"航行自由行动"(包括两次"飞越"行动),其频度大大超出奥巴马时期,并在行动的方式及授权等方面有所突破。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利用各种双边及多边场合提及南海问题,热炒本已降温的南海问题。不过,基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对外政策理念,以及朝核及经贸在特朗普亚太战略棋局中的优先地位,南海问题似乎并不是其亚太政策的关注重点。虽然出于维护美国海上霸权及安抚亚太盟友的考量,特朗普政府不会放弃南海问题,但其重要性不可高估,且不能排除特朗普政府拿南海问题作交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研究》2014,(美国中)
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是一次针对奥巴马执政绩效的民意公投,也是一次有利于共和党的选举回摆。在中期选举历史惯性、选举议题发散分布、奥巴马民众满意度低迷,以及共和党竞选策略奏效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共和党得以在国会两院占据多数席位,与奥巴马政府形成所谓的"强分立"府会格局。基于这一状况,美国国内政治对峙与极化的态势将会延续下去,新一届国会将继续与奥巴马在内政外交领域展开缠斗,这无疑扭曲着国家利益,令美式民主陷入深深的迷思。就对华政策而言,新一届国会将延续其扰乱中美关系稳步、健康发展的"不和谐背景音"角色:在分立府会下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可能在经贸和军事安全意义上助力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贸、中国周边安全、人权等议题上为中美关系带来不必要的成本;而关键委员会及其领导层、关键非正式连线组织、关键涉华议员的调整与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会采取消极涉华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是一次针对奥巴马执政绩效的民意公投,也是一次有利于共和党的选举回摆。在中期选举历史惯性、选举议题发散分布、奥巴马民众满意度低迷,以及共和党竞选策略奏效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共和党得以在国会两院占据多数席位,与奥巴马政府形成所谓的"强分立"府会格局。基于这一状况,美国国内政治对峙与极化的态势将会延续下去,新一届国会将继续与奥巴马在内政外交领域展开缠斗,这无疑扭曲着国家利益,令美式民主陷入深深的迷思。就对华政策而言,新一届国会将延续其扰乱中美关系稳步、健康发展的"不和谐背景音"角色:在分立府会下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可能在经贸和军事安全意义上助力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贸、中国周边安全、人权等议题上为中美关系带来不必要的成本;而关键委员会及其领导层、关键非正式连线组织、关键涉华议员的调整与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会采取消极涉华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几乎一夜之间,"保罗·瑞安"(Paul Ryan)占据了美国媒体的各个角落,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近日宣布,这就是他挑选出来的副总统候选人。当地时间8月11日9时,罗姆尼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停泊的美军退役战列舰"威斯康星"号前,向公众正式介绍了他的竞选拍档,只不过,兴奋的他闹了个乌龙:"让我们欢迎下一任美国总...  相似文献   

16.
连任下马威     
黎远 《新民周刊》2012,(44):92-92
美国大选,驴鸣象嘶,结果奥巴马再干4年,不确定性消除,股市总该涨了吧?没想到欧美股市连续大跌,把正在反弹的中国股市也给拖累了。原因何在?一是因为新一届政府一成不变,投资者的变革预期落空;二是因为当前美国一系列宽松财政政策即将在2013年1月1日前到期,美国的实际财政支出将有约6000亿美元级别的紧缩。奥巴马连任对许多...  相似文献   

17.
吴海 《新民周刊》2012,(4):38-39
美军计划大量削减地方部队,注重海军、空军建设,以始终保持美军在全球各地强大的、快速的介入和干涉能力。"现在不再有美国人在伊拉克作战,这是9年来的第一次。本·拉登不再对美国构成威胁,这是20年来的第一次。"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本届总统任上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称美国现在"更安全、在全世界更受尊敬"。在这个前奏...  相似文献   

18.
<正>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首先,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秩序问题将是中美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核心的问题。奥巴马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达成协议后发表声明称,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定全球经济规则。美国和中国在经济和非传统安全领域是互利的,在传统安全方面,双方也明确表示不对抗,不冲突,不打仗。两国相争的焦点主要是国际秩序的主导权和规则的制定权。当今的中美关系与过去的美苏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会山恩怨     
杜剑锋 《新民周刊》2012,(35):43-45
克林顿一家和奥巴马的是非恩怨,是美国政坛上一出精彩纷呈的连续剧。9月4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开幕的时候,民主党内除总统奥巴马外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国务卿希拉里,却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北京。四年一次的党代会,是大选年美国两大政治阵营为争夺白宫和国会山筹划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克林顿、布什、奥巴马三位总统任内,美日同盟经历了三次调整。1996、1997年接连出台了《美日联合安全宣言》和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新指针》,对同盟进行了再定义,安保体制从"专守防卫"扩大到了"应对周边事态"。布什政府任内同盟被定义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日本自卫队为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持。加强美日同盟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中之重,美国强化了在中日钓鱼岛争议中支持日本的立场。2015年出台的新《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强调美日间安全与防卫合作的全球属性,扩大了合作的范围,要求同盟从平时到战时都实现"无缝、强力、灵活、高效"的协调和反应。解禁集体自卫权是三次调整的核心内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被架空。同盟的调整既表现了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政策的高度一致性,也显示了美日两国利益的高度契合。中国因素是同盟调整的一个重要考量,美日在制衡中国上有共同需求。同盟的调整给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