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尊敬的校长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法国驻华大使马洛先生奉法国外交部长罗兰·杜马先生之召,回国述职。代表大使参加武汉大学和我国的合作五周年纪念活动的荣誉落到了我的身上。马洛先生本来非常希望来武  相似文献   

2.
2001年是韩国退溪李滉先生诞辰500周年,为此韩国“世界儒教文化”促进委员会在庆尚北道安东市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深入讨论退溪的生平、学问、思想,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退溪学作为李朝的意识形态,在当时具有崇高的地位,郑惟一说:“先生生于东国学绝之后,不由师承,超然独得,其纯粹之资,精诣之见,弘毅之守,高明之学,道积于一身而言垂于百代,功光乎先圣而泽流于后学,则求之东方一人而已。”退溪继绝学,使孔孟程朱之学复明于世,并使之与  相似文献   

3.
畅销榜     
《新民周刊》2012,(22):91-91
北京三联韬奋老照片(第八十二辑)上课不要烤香肠叫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法国制造:法国文化关键词100寂静之道王阳明寒夜客来读库1202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山东画报现代出版社北京三联现代出版社北京三联世界图书北京三联北京三联新星出版社北京三联冯克力九把刀孔飞力九把刀吴锡德希阿荣博堪布秦家懿逯耀...  相似文献   

4.
艾琼柏先生是法国知名学者,著述颇丰,在文学批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尤其是在汉学研究等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之欧洲》是他近年完成的一本力作,书中介绍并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叙述详尽,见解精辟,无论对外国读者还是中国读者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里发表的是艾琼柏先生特意为此书中文版(许钧、钱林森译)写的前言。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书局发行的牟钟鉴先生的《君子人格六讲》一书出版了。作者说,数千年中华文明培育出无数精英,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使之历久弥新,其秘密在哪里?一是提炼出"君子"作为人格养成的范式、道德自律和监督的公认标杆;二是做君子的道德要求、道德教化实现为活生生的人的言行,造就了许多君子人格的榜样。作者殚精竭虑深入思考,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构建了"君子六有"的理论框架,即:有仁义,立人之基;有涵养,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扩人之胸;有坦诚,存人之争;有担当,尽人之责,并以一系列历史故事和道德群英作佐证。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最初了解吉田松阴 ,是在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就读时期 ,通过读松阴的著述《幽室文稿》而得。戊戌变法失败后 ,梁启超逃亡日本期间 ,在给品川弥二郎的信中写道 :“启超昔在震旦 ,游于南海康先生之门 ,南海之为教也。凡入塾者皆授以幽室文稿。曰苟士气稍有衰落 ,辄读此书 ,胜于暮鼓晨钟也。仆既受此书 ,因日与松阴先生相对晤 ,而并与阁下相对晤者 ,数年于兹矣。”①《幽室文稿》一书 ,是松阴从安政五年( 185 8年 )一月到安政六年五月 ,被东送期间所作的文章、书简、诗歌等的集成 ,是松阴后期思想的反映。由此可见 ,早在戊戌变法之前 ,…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公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刚才,公使先生代表密特朗总统授予我“法国国家荣誉勋章”,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一九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根据中法两国政府文化交流计划,签订了《中国武汉大学与法兰西共和国合作交流纪要》。在纪念中法文化科技合作在武汉大学五周年的日子里,我荣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1989年春季开始跟汪熙先生读博士的。当时他给博士生开了一门课,叫"中美关系史",每次讲一个专题,然后布置我们看书,写读书报告。每次的读书报告他都会点评,从内容到文风都很在意。我那时喜欢给上海一家叫《书林》的杂志写文章,文风比较新潮,先生看了不以为然,认为读历史的人文风应该非常朴实,不要花里胡哨或故作高深。他特别强调史论必须得当,要分析到位,但也不能讲过头。此外,先生还与我们分享做读书卡片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他多年摸索出来的,简便而实用。  相似文献   

9.
昔人有言:“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去年荣获泰皇普密蓬·阿杜德陛下颁赐玛希隆哇拉努颂荣誉纪念盾和最佳社会福利家光荣称号的谢慧如先生,就是当代一位具有非常之事和非常之功之非常者,一位名倾泰国朝野、誉满中华乡邦的泰籍华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历史和地域环境等因素,中俄两国在文化方面有过极为深远的相互影响。鲁迅先生所说的“中俄文字之交”首先是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开始的,本文是对这种早期文化交往轨迹的探寻。东方、中国,这一切留给古罗斯作家的更多的还只是充满想象的空间。而18世纪俄国作家的中国印象中漂浮着的其实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映象。  相似文献   

11.
北京语言学院开设韩国语专业北京语言学院首届韩国语专业新生开学典礼1995年月11日在北京语言学院隆重举行。到会的主要来宾有韩国驻华使馆教育官罗中化先生和文化官柳在沂先生。北京语言学院张晋峰书记、崔永华副校长等出席了开学典礼。韩国驻华大使黄秉泰先生送来...  相似文献   

12.
在韩国济州岛,有这样一位“农夫”,他如痴如醉地爱上济州岛的树木,36年来,倾注毕生精力,将一片荒凉的乱石地建成了世界唯一的盆栽庭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饱蘸着这位农夫的信念与理想,这不仅是一座盆栽之苑,更是一座浸透着灵魂的精神之苑。他就是韩国济州岛盆栽艺术苑———“思索之苑”的苑长成范永先生。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思索之苑》一书,讲述的就是这位韩国“农夫”的石头与树木之爱以及他的人生故事。2006年2月17日,该书首发仪式暨出版座谈会在现代文学馆举行。该书2003年在韩国出版,由成范永先生亲笔撰写。成范永先生…  相似文献   

13.
应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邀请,我院王忍之副院长于1998年11月24日至26日率领由7人组成的我院代表团出席了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七次韩中论坛会议。代表团成员有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谷源洋先生、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先生以及我院韩国研究中心秘书长韩镇涉先生等。  相似文献   

14.
何兴强 《美国研究》2007,21(4):149-151
2007年10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以及美国中美教育基金会(USCET)联合举办的“九一一后的美国:变化与延续”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英、德、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美国中美教育基金会主席张之香大使、美国驻华使馆公使丹尼尔.皮克塔先生、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元敦奎先生及曾任中国驻印度等国大使的周刚先生也与会。与会者从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文化视角对九一一之后的美国进行探讨,议题涉及美国外交…  相似文献   

15.
关于鲁迅精神的真谛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近年来学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引发了某些争议。读了鲁迅博物馆所编《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别有一番感触。这本文集收录了17篇韩国学者研究鲁迅的论文,由文集的主要编选者、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朴宰雨先生和中国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分别作序,并附有1920~2004年韩国鲁迅研究论著目录。据朴宰雨教授在序言中说,收入文集的17篇文章是从400余篇学术论文里精选的。17篇论文虽然视角和立论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从两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交往出发来进行梳理和探…  相似文献   

16.
垂声谢后世 气节故有常胡松荣《白凡逸志》一书,是韩国民族伟人金九先生所著的自叙体著作,写的“全都是亲身经历的事实”。这部倾注了金九先生一生心血、目的在于教育后代勿忘过去奋斗之艰苦、激励人们建设未来之光明的著作,处处洋溢着作者的亡国恨、爱国心、同胞爱、...  相似文献   

17.
北京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晚些,可是11月中旬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一下子就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了。眼前是一片冬天景象,使我想起年初——戊寅的春节了。在春节收到的贺卡中,有三张寄自一衣带水的近邻韩国的朋友。寄自汉城的金俊烨先生的贺卡上是一幅神采飞扬的墨虎,从彗田闵丙德会长寄来的是春意盎然的苍松白鹤图贺卡,另一张淡墨小品画贺卡则是李钟国教授从大田寄来的。这几幅毛笔画出自韩国不同风格的画家之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之感,两国绘画艺术乃至中韩文化之间多么相亲相近,有着不可忽视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期: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下午2点半 参加者: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部长安秉万先生,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当代韩国》韩方主编朴宰雨先生 地点: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部长办公室 安秉万先生担任有“部长中最辛苦且最难当”之评的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部长已过七个月,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了《当代韩国》杂志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刘迪 《新民周刊》2017,(37):65-65
在日本,读博而心有旁顾,很难。读博,心有旁顾而能有大成就者,更难。如还未读,可好好想想不迟。如已决心读,那真要有破釜沉舟的气概了。最近,有一在大学工作的朋友说:“有的中国赴日学子,还不懂读博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至少在日本,一个选择了读博的人,那就意味着他立志抛弃其他诱惑,要一生“侍奉”学术。当然,现实中有许多例外,但至少在外人看,  相似文献   

20.
草婴的世界     
王泠一 《新民周刊》2012,(14):70-71
就是这位像草一样普通的子民,却像他敬仰的鲁迅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为读者营造了一道俄罗斯文学的彩虹。为大师立传俄罗斯文学翻译大师草婴先生90高寿了,另一位美国学术背景的经济学大师张仲礼先生还要长他三岁。按中国文化的传统,他们都是在米寿(88岁)的时候由晚辈为其立传,传记的书名分别为《译笔求道路漫漫:草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