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08,(9):F0002-F0002
近年来围绕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部署,无锡市农林局把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此为平台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市现代高效农业面积已达95.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5%,其中,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已达16.1万亩。全市已初步形成十大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区,  相似文献   

2.
《政协天地》2013,(9):10-13
我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发展设施农业,对于实现我省有限耕地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特色省、农业高效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尤其是我省设施蔬菜具备了气候条件优越、季节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便捷、民间资本雄厚等诸多优势条件,已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共辽宁省委文件辽委发[2012]1号(2012年2月27日)2011年,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设施农业面积突破100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07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半壁江山,农民收人再上新台阶;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全省经济平  相似文献   

4.
《山西政报》2010,(5):45-45
祁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足山廷省首批建设的琨代农业示范区。全县总人口26.3万人。现有基本农田42.75万亩,土地耕作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近年来.我们抓住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机遇,大力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有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慈溪: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嘉祥 《今日浙江》2008,(22):19-20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准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近年来,慈溪顺应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为着力点,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流转土地30.7万亩,10亩以上规模面积达30.85万亩,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1,(7):57-58,F0003,F0004
2010年高平市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此为锲机,该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推进设施蔬菜发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8,(13):22-23
藤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70多万人,占全县人口的75%,总面积3945.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78万亩,肉桂、八角、西瓜、粉葛、沙田柚等众多农业名特优产品享誉桂东南,曾获“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百强县”、“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县”等殊荣。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藤县积极探索本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为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8.
刘田喜 《政策》2010,(6):20-22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我们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现状]推进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是实施以工业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泰兴市切实把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咬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大调整力度,突出产业重点,创新发展机制,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不断推进,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比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2,(7):92
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富民壮村强乡镇不动摇,坚持走"三化"带"三农"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基本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粮食总产达到90.7亿斤,居全省第三。新增高效农业40万亩、设施农业14万亩、高效渔业10万亩、设施渔业5万亩。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45元。(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学化水平持续攀升。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12%。在全国率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7,(1):34-34
2006年12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4,(10):65-65
农业“高精专”,农民致富有新路。定襄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在,全县设施农业已经达到了5800亩,以甜瓜、蔬菜为主要作物的设施农业亩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最高达1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张军 《中国发展》2010,10(6):58-65
毕节是中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大力推进毕节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对毕节反贫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指出,毕节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大力加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深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推动全区反贫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政协》2010,(5):29-30
为助推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如皋市政协前不久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着力揭示制约发展的矛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问题和矛盾按照土地产出三年倍增计划的要求,2012年全市的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要达到20万亩,在2009  相似文献   

15.
邱丽敏 《长白学刊》2008,(3):110-112
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间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产业化基础逐步完善,这些条件都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业投入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措施,并从发展现代农业实际需要出发,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六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六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樟树市地处赣中,跨赣江中游两岸,境内以平原低丘为主,全市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22.5万,辖4乡、10镇、5个街道办事处。全市耕地总面积90多万亩,可养水面14万亩、林地39万亩,是全省粮食、蔬菜、生猪主产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2012年,该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5.2亿元,增长9.3%;农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4.45%;农民人均纯收入9106.94元,增长16.13%,高出全省1278元,增幅高出全省2.53个百分点。该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葛慧君 《今日浙江》2010,(14):10-11
转变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命题。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三农”方针政策,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行生态化、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探索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12,(3):25-26
加快培育新型主体,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农业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三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大力  相似文献   

19.
《协商论坛》2011,(7):22-22
建议人:省政协常委 张冬平 案由: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粮食生产补贴等措施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20.
王亚华 《求索》2023,(1):113-1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农业强国的提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政策导向。农业强国建设需要通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来落实,并且对“五大振兴”提出内在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五大振兴”,要立足国情农情,完善城乡人口互动体制机制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农业科技能力和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我国全球农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