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依据西方的民主理论,所谓“政治民主化”的基本含义就是“主权在民”、“民有民治民享”。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人民有言论新闻出版自由、集会结社参政议政权、政党公平竞争、普遍选举制、代议制、司法独立,以及各种各样体现民主、分权和监督制衡精神的,关于政府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人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的法律规范。本文试以这一理论来检视、分析一下台湾自1987年解除戒严至今,所谓“政治民主化”的表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及其原因等,进而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迈向快速发展阶段,民众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中产阶级兴起,要求民主权利的呼声日渐高涨;与此同时,所谓“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蔓延至亚洲,面临内外多重压力的台湾当局,不得不顺应潮流进行“政治革新”,逐步开启民主化的进程。从1980年代末迄今20多年时间里台湾“民主化”取得了备受关注的重大进展,但也出现了“台独”思潮泛滥、民粹政治以及形式民主等异化现象,不仅影响了台湾民主的品质,也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制造了新的障碍。台湾只有走出意识形态左右的负面选举的迷思,才有望提升民主政治素质,培植台湾社会乃至两岸共同的价值认同,促进台湾的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台湾统"独"冲突导致了台湾选举民粹异化、党争泛滥、司法混乱、公共领域失范失序等问题。这一缺陷还极大地影响着台湾民主政治的效能,造成或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困境。可以说,统"独"争议从根本上制约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台湾深陷"民主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的民主化发展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就,两次政党轮替已经使台湾民主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台湾民主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台湾民主的“异化”现象更是备受关注。在台湾民主日益成熟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深入理解台湾民主“异化”的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台湾民主政治,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运用政治营销的相关概念,以民进党的实力消长为例,尝试探讨台湾民主“异化”的原因,并从新的视角解析和理解台湾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问题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在台利益,美国不仅长期维持与台湾的所谓“盟友”关系,并将支持和保护台湾的“民主”纳入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敦促台湾当局启动和完成“民主转型”,“民主牌”也成为台湾当局寻求美国支持的重要手段,成为美台“断交”后双方构筑“实质关系”的价值纽带。但是,美国推动台湾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客观上也为台湾当局以“民主”方式抗衡外部特别是美国压力、  相似文献   

6.
话语民主:哈贝马斯对当代民主政治的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诠释的“话语民主”理论 ,全方位地构建了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包括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和国际政治民主———的新模式。尽管他的诠释存在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但其建设性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转型民主的内涵有其特有的规定性,包括作为理念或思想的民主和作为制度或组织规范程序的民主以及作为管理方式的民主等三个层面。其目标应该定位为,通过宪政体制的构建、广泛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社会精英行为的民主化规范、支持民主的市民文化和市民社会的培育以及民主治理的实现等,使民主的意识深入人心、民主的文化蔚然成风、民主的程序被大众普遍自觉遵守、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实现民主基础上的善治,从而使公共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所有。而转型民主目标的实现、民主体制的维系,有赖于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的成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李乔 《法制博览》2015,(1):82+81
司法民主化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构成和实现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深化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司法的民主化建设。但由于对司法民主化的误解,出现了长期将司法民主化与司法大众化等同的理论误区,并将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对立起来,引发了法学界和司法界对于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的激烈争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将会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产生严重误导,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与司法民主化有关的理论与争议问题厘清,进一步深入理解我国在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台湾一些政治派别大打"民主"牌,极力吹嘘台湾取得的所谓民主化成果.实际上,台湾民主政治逐渐发生异化和扭曲,如民粹主义盛行、族群撕裂、分裂势力张狂、政客道德沦丧等,严重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深刻认识台湾"民主"的实质,对于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确幸”本是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但部分台湾青年将其视为追崇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由此引发了两岸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将观察视角聚焦于“小确幸”这一文化概念在台湾的意义转向和台湾青年的心理表征。研究发现,原本具有正面意涵的“小确幸”被政治介入后,破坏了其文化的共通性,不仅扩大了台湾内部的社会分歧,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民进党当局通过重新编码文化内涵,对台湾青年进行软性“改造”的政治模式值得警惕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通过降低经济和政治交易成本来提高市场和民主的绩效。民主政治的社会资本应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结构中能够降低民主政治交易成本的制度和组织资源,社会资本通过不断生产和再生产自愿性合作共同体和普遍性互惠规范在社会中形成普遍性信任,而后者正是协商民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结合,借助于交易成本的分析工具,使民主的社会资本理论在对民主的社会条件研究上,将可能提供比政治文化更有力的解释范式。  相似文献   

12.
在政治学领域,民主转型一直是备受瞩目和争议的话题。透过转型国家喧嚣动荡的政治乱局洞察一波又一波民主化浪潮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有着重大意义。那么,究竟应如何评价转型国家的治理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部分国家转型失败的根源何在?在立宪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等民主形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当前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是什么?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光斌教授就转型国家民主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吴强 《南风窗》2007,(13):78-80
社会民主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社会民主运动,二是社会民主化。这两者都超越了社民党是否执政的问题,而代表着社会民主政治在社会、经济和政治范围内的全面结构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两岸关系已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并且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文化教育、两岸关系、国际政治与青年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仍然呈现出“去中国化”与“台湾化”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继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建构“双重认同”作为化解台湾青年“中国认同”危机的基本路径,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5.
脱欧公投后,英国政党政治一度出现传统两党党内分歧加剧、地区型及议题型政党力量上升、政党政治极化等变化趋势,议会制度及政治社会共同体都受到冲击。经由2019年大选,英国政党政治格局有所回归和趋稳,脱欧与独立公投未来短暂明晰,政党党纲再度向中间路线靠拢,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英国政治制度韧性于此再度彰显;然而在正式脱欧后,能否以更高的治理绩效解决其国内“民主赤字”问题,或将成为未来英国政治制度韧性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民主化的曲折过程有其内在规律,其过渡状态的复杂蕴含深刻的原因.威权政治的回潮是暂时的、有限的,俄国已达到了西方民主的底线"选举民主"的水平.民主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民主不是万能的,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营造相应的制度环境,培育成熟的民主政治文化,威权政治并不一定能促进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多党政治面临的挑战与民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菲律宾传统的政治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在多党政治民主巩固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这主要是国家功能发育不全,市民社会虽有生气但过于好斗,经济增长缓慢,以及由此而加深的阶级、地区和宗教间的分裂。其次,后马科斯时代,民主巩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武装的社会运动及其政党从体制外制约着多党体制和国家体制民主化及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这些社会运动或政党声称自己代表被边缘化的部分,它们以武装斗争为后盾,干扰政治现代化的进程。自20世纪末以来,它们大都被融入了政治体制,参加了多党竞争和选举,成为整个民主过程的一部分。但由于保持着好斗的政治性格,因而也使菲律宾政党政治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分裂性。最后,从政党政治发展的视角来看,这一时期是菲律宾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存在着世界各国政党体制转型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多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很低,尤其是由于菲律宾特殊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其多党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化水平的提高特别困难。尽管按照经典的理论,政党的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但就目前菲律宾等国的情况来看,国家也需要发挥其强力作用,以促进政党和民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末产生的左翼社会主义理论.它倡导经济领域的民主化,主张在经济民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它的提出是对当代社会经济体制批判性反思的结果,是国外左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寻求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理论探索.虽然仍然是一种改良和空想的理论,但它提出的一些基本理念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台湾民粹主义是伴随着台湾政治转型而逐渐凸显出来的一种政治现象。它不仅涉及到民主化理论的根本性问题,而且也对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嬗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台湾学者对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现状进行纵向的历史回顾和横向的理论梳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台湾民意的结构化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过历史因素的沉淀、现实长期的互动。已形成了主要以地域性、情感性以及传统社会关系的集合分化为基础的结构模式,且具有一定稳定性和一致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本文回溯台湾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变迁历程,寻找台湾民意结构分合的支点,在社会影响与顺从、议题设定、媒体倚赖等理论的视阈里分析台湾民意结构是怎样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再生产的,分析了影响民意结构化生成及再生产的因素。从民意在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角度看,这可作为理解和前瞻台湾未来政局的一个重要起点与视角,也可作为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现实与民意本质及趋势的出发点,对今后推动“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策略,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