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 ,新千年的帷幕徐徐开启。大团结大联合将是我国新世纪统一战线的主题。重视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态。西周末年的思想家史伯说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而“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等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四大文明古国中 ,中华民族是唯一薪火不绝的 ;世界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中 ,中国是最和谐最安定的 ,原因之一便是中华文化中“和”的传统。包括各参政党在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  相似文献   

2.
正先贤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道出了人能群、合群,从而能聚群成社会的精髓。社区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生活的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充满着友爱互助、团结和睦,是一群人共同的生活家园。在当今时代,社会分化加快,人员流动频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情感联系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面对面的真情互动越来越被人留恋向往,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重构这种变得稀薄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机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的管理。在逐步走向“人本化”的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理念及意识正成为主旋律,这种回归人本的管理理念,正凸显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机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构建和谐机关首先要“人和”,只有人和机关才能和谐,我认为在人的管理中。认识人、关爱人、培养人、举荐人、使用人应该成为构建和谐机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沟通与城市相互建构关于沟通与社区(社会)谁先谁后,如同“鸡与鸡蛋,孰先孰后”,说法不一。中国古人对这个问题基本是回避的,认为人的沟通问题根本不成其为问题,但其潜台词是:沟通先于社会。例如,荀子(《荀子·王制篇》)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这里,荀子并没有说明人类“群”的能力从何而来,但获得它难道不需要沟通?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潘琦 《当代广西》2005,(20):9-9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日趋深入人心,全党、全国人民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英明的战略决策,得民心、顺民意、贴民生,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关于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左传·襄公》便有“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不谐”。老祖宗孔子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旬子则  相似文献   

6.
一盆火效应———河北省行唐县公安局纪事□觉悟振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总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古人把这些条件概括为三大要素,叫做“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三个条件中,人们最看重的是最后一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万事兴”,这是中国人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1) 人和有六大益处:人和凝聚力量,人和创造财富,人和集中智慧,人和利于成才,人和心情欢乐,人和利于健康。难怪孟老夫子断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战争的胜负是要取决于经济实力,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人心,“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在人事部门霍玉生中国有句古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因素中,特别强调了“人和”这一因素对事业成功的重大影响。人事部门是各级人氏政府甲的一个综合管理职能部门,每项业务工作都涉及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经常处于...  相似文献   

9.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古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用“和”阐发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管子:“畜子以道,则民和”;老子:“知和说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旬子:“万物各得其和为生”;《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表达了世界万物万事都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在事物不同要素中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反相成。“和”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铁路推进跨越式发展,实行路局直管站段是铁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过程,这是铁路行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建设和谐铁路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古代,孔子提出了“和为贵”思想,并且贯彻于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观念以及“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构想。在西方思想中,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提…  相似文献   

11.
韩颖龙 《今日浙江》2006,(19):23-23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互助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在我国儒家伦理思想中“,和谐“”、仁爱”等道德观念受到特别的重视,人们经常听到的“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话语,就是“和谐“”、仁爱”等传统伦理文化的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团结就是力量,互助增进团结。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重视团结,维护团结,以互助行动搞好团结,才能同心同德,和谐发展。如果…  相似文献   

1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今中外的许多典型事例都证明其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辩证思考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拓展我们的思维。一、逆向思维,思考三者关系。我国现在扶贫开发的地区中,有不少是革命老区,那里民风淳朴,团结和睦,党群干群关系融洽,领导协调,干群勤奋,不可谓不和。为什么经济发展不快?变化不大?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他们那里基础条件差,交通、通信不畅、闭塞,既不毗邻港澳,又不沿海沿江,此谓人和不如地利。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沿海、沿江、沿…  相似文献   

13.
漫歌和谐     
和谐是一个悠久的历史名词。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其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孟子则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哲理名言。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画,主张“公正即和谐”。16世纪以来,在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力求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  相似文献   

14.
广义工具说     
人生活在地球上,就是为了改变这不尽如人意的世界,使人本身生活得更美好。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人所使用的工具。富兰克林说:“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这确实抓到了人和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试想,人负重不如牛,疾行不若马,远眺比鹰差得远,可是,为什么人却能够君临一切,成为万物之灵呢?基本原因就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而弥补了人自身的生理局限,大大增  相似文献   

15.
稳定是治国兴邦的根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六条基本特征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安定有序”。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唯有稳定,政权才能巩固,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有幸福。没有稳定,社会就会动荡,人民就会遭殃,民族就会衰败。邦乱则国衰,心乱则事废。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搞不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成为一句空话。一维护稳定是国际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挑战。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之一。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了义利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开的一对基本矛盾。因为人都处在社会中,组成社会必须有一定的原则。战国时的荀子说得好:人不如牛力气大,不如马会奔跑,但牛马都为人服务,就是因为“人能群”,即人是组成社会的。但单有社会还不行,“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的质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到处都有知音和朋友,办事左右逢源,很少遇到人为的障碍。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作为青年来说,尤其是大学生,搞好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有一个好的心境和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为走上社会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青年搞好人际关系必须注意一下几个“多点”与“少点”: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具有互动性。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对你微笑,你对别人关心,别人也会对…  相似文献   

18.
我厂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桥梁轨枕生产基地,1984年并入铁道部。伴随着由兵到工、由计划到市场的改革大潮,我厂一度跌入浪底,偌大的基地,不产桥梁只长草,数千名职工求食无着、嗷嗷待哺。有本事的找路子,没本事的靠亲戚,许多人要求调离工厂。 企业出路在哪里,如何架设通往市场的“桥梁”?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万事兴。工厂领导班子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凝聚人心上,靠人和创造最佳产品质量、最佳企业形象、最佳经济效益,促进企业从闭塞的山区逐步走向全国和世界,成为全路混凝土桥梁轨枕生产厂家中占有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关系比人际关系更为重要,也没有什么技能比交往技能更加永恒。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无怪乎有研究黑猩猩的动物行为学家对我们的远房亲戚下了如此一个定义:“一只黑猩猩,不是黑猩猩”。不知道如此说法是否可以类推到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之所以为人,关键不在于某个被称之为人的个体,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问:不久前出版的《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一书,其中收录了您题写的一句格言,是叫“乐知出灵感”吧,读来颇具新意和耐人品味,您能就此格言谈谈具体的治学体验吗? 答:这确实是我个人的一点体验。人生的种种体验或者说感悟, 其实很容易从先贤那里找到最经典的说法。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之”字,便是指做学问这件事;而“知”、“好”、“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